文|劉曠
短短幾個月時間,ChatGPT從一個人人擁護的明星產品,變成大佬抵制的“未知技術危害”。
近期,一封呼吁暫停訓練比GPT-4更強大AI系統的公開信,得到了“人工智能教父”杰弗里·辛頓、特斯拉和推特CEO埃隆·馬斯克、圖靈獎得主約書亞·本希奧等千名科技人士的擁護,一石驚起千層浪。
盡管外界對ChatGPT褒貶不一,但國內關于ChatGPT與教育硬件的“融合實驗”并未止步。在教育行業,有多家教育公司均透露了相關的產品及技術布局,科大訊飛、網易有道兩家公司更是計劃推出智能教育硬件新品,積極搶占這一技術風口。
ChatGPT的誕生攪動了教育行業風云,也將給教育智能硬件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新技術吹響革命號角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場景的增加,使得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與用戶洞察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預計消費級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達431億元,同比增長超20%,預計未來四年增速將保持兩位數。
不過,市面上關于教育硬件產品的評價不全是“A+”,教育硬件行業遠沒達到人們理想的狀態。一來,產品相對同質化,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二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定價也沒有統一標準,質量得不到保障;三來,智能硬件產品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互動性弱。
產品智能化創新不足是目前教育硬件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技術升級和創新成為教育硬件企業的突破口。恰逢以ChatGPT為代表的最新AI技術如火如荼發展,教育硬件企業隨之聚焦ChatGPT之上。
ChatGPT作為一款基于大語言模型的文字聊天產品,其智能聊天、智能寫作的作用已經被用戶充分認可。據了解,ChatGPT上線兩個月,月活用戶超過1億,是互聯網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應用。
也因此,更多人相信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技術能夠改變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現狀,助推行業更好更快發展。
對學生來說,和傳統智能硬件產品相比ChatGPT理解力、學習力和互動性更強,使用效果更好。傳統學習硬件僅僅提供答案和指導,缺乏深入的解析和引導而且功能千篇一律,ChatGPT則可以解析和跟蹤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風格和學習進度等數據,提供相對應的個性化學習輔導。
對于教師來說,ChatGPT比傳統智能教學工具靈活而且適應性更好,能輔助教師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師工作效率。例如,ChatGPT可以為教師備課提供更多資源,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也可以自動執行布置作業、說明考試規則、批改作業等重復性任務,節約教師時間。
不管如何,盡快把國產ChatGPT研發出來,學習如何利用ChatGPT更好地工作、學習,把ChatGPT融入教育智能硬件產品是每個教育智能硬件企業迫在眉睫的任務。
科大訊飛“技術為先”
作為一家靠人工智能起家的科技企業,科大訊飛布局機器人、智慧教育、互聯醫療、智慧城市、無人駕駛等多個智能業務線,覆蓋B端、G端、C端市場。盤子鋪得越來越大,營收凈利卻沒有如預期般增長。
科大訊飛2022年度業績公告,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83.14億-20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10%;預計實現毛利75.33億-82.8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10%。預計2022年度凈利潤4.67億元-6.23億元,同比下降60%-70%。
營收增速放緩、凈利大幅下滑的原因,科大訊飛解釋到:“業績增長未達預期主要系因新冠疫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不斷持續,全國各地項目招投標延遲,尤其是第四季度超過20個項目、超過30億元合同延期所致。”
又或許是“智能語音技術領跑者”的故事不好講了,恰逢ChatGPT出現掀起人工智能熱潮,科大訊飛毅然而然的提出布局ChatGPT的小目標。
2月16日,科大訊飛高調宣城將發布生成式預訓練大模型的產品級應用——科大訊飛AI學習機、訊飛聽見等產品將成為該項技術率先落地的產品,將于5月6日進行產品級發布。有確切的產品線、明確的時間點,說明科大訊飛在布局ChatGPT上很有底氣。
從出發點來看,智慧教育業務營收占著科大訊飛整體營收的大頭,如若搭載ChatGPT技術的學習機能夠成為爆款,那么科大訊飛教育產品知名度和銷量也高,在教育智能硬件的地位會更牢靠,其商業護城河也將更寬、更深。
科大訊飛官方數據顯示,訊飛智能硬件產品目前主要以辦公和學習類場景產品為主,其中訊飛學習機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53%,2023年預計增長同比更快。辦公類場景的產品中,智能辦公本2022年線上線下市占率第一,月活增幅78%。
從技術底蘊方面,科大訊飛長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在數據積累、算力等方面有一定優勢,特別是智能語音領域具有多項核心技術,為其大模型訓練平臺建設奠定了很好的技術基石,是“ChatGPT國產化”的有力爭奪者。
科大訊飛官方表示,ChatGPT主要涉及自然語言處理相關技術,屬于認知智能領域的應用之一,公司在該方向技術和應用具備長期深厚的積累。據了解,科大訊飛在多年積累和研發過程中,已經擁有超過50TB的行業語料和每天超過10億人次用戶交互的活躍應用。
目前,科大訊飛的新產品還未推出,其功能和使用效果還無從得知,不過可以預見如果科大訊飛研發出國產ChatGPT,將開辟一條智能教育硬件新路線,加速教育智能硬件產品的創新和進步,其企業價值也會水漲船高。
網易有道“生態至上”
和科大訊飛一樣,網易有道很快跟進ChatGPT國產化浪潮。
近期,網易有道宣布將推出自研的教育場景下類ChatGPT模型“子曰”。基于“子曰”研發的AI口語老師和中文作文批改DEMO已完成,這也將是國內企業推出的首個教育場景下“類ChatGPT”模型。
在此之前,網易有道高度重視智能硬件業務,基于在硬件、AI算法、內容等方面的優勢,打造了詞典筆、聽力寶、學習機、翻譯王等多元化的智能硬件矩陣,智能硬件業績一路飆升,成為網易有道強勢增長點。
財報數據顯示,2022財年,網易有道50.1億元的營業收入中,有30.8億元來自學習服務,同比增長26.3%;智能硬件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28.2%;在線營銷服務凈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智能硬件板塊的增速高于其他各業務板塊。
網易有道計劃推出類ChatGPT模型的目的也很明顯,為了進一步夯實智能硬件產品競爭力和拓展智能硬件業務的商業化空間,但其能否如愿?仍需時間去驗證。
首先,網易有道布局智能學習賽道多年,在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AI技術等方面有一定的積累,因而面對新技術(ChatGPT)能夠快速響應并做出布局。不過,人們對“子曰能否像一個真人老師一樣理解、分析問題并給出答案?”這一話題議論紛紛,市場對網易有道技術存疑。
其次,布局ChatGPT是機遇也是挑戰。網易有道布局教育智能硬件賽道的優勢在于海量的教學內容和用戶數據,以及后期形成的“軟件+硬件+服務”一站式服務,也就是很強的教育產業生態。而此番嘗試應用新技術有可能進一步拔高產品價值,也有可能影響原有的產品口碑,是機遇也是挑戰。
再有,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網易有道教育生態處處承壓。字節跳動、騰訊、百度、阿里等互聯網企業的入局使得教育智能硬件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老對手科大訊飛、好未來、新東方持續加碼教育硬件業務,給網易有道發展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網易有道率先在“內容”層面做出了布局。其推出了系列自研 AI 課程——人工智能繪畫與設計、ChatGPT 從入門到精通,這兩門 AI 相關課程已經在網易云課堂上架,劍指“ChatGPT 生態 ”。
此外,為了增強在ChatGPT 生態方面的實力,網易有道投入了更多研發資金。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網易有道的研發費用已經達到了8億元,同比增長32.3%,這一增長主要在于對智能硬件在內的業務研發投入的增加。
可以發現,網易有道正試圖全面推進內容、產品、技術,布局“ChatGPT 生態 ”。而基因不同路徑不同,科大訊飛的“重擊技術”和網易有道的“包圍產品、內容、技術”與各自企業的常規戰略布局相關,不同的作戰選擇會在競賽新節點得出不同的結果。
競賽進入新節點
AI技術的升級迭代,給了教育智能硬件企業高增長的機會。網易有道、科大訊飛等教育智能硬件玩家著手布局“國產ChatGPT”,專研新技術、優化產品、豐富內容的同時,教育智能硬件之爭也將進入新節點。
1,產品之爭
ChatGPT新技術將推動智能產品的整體革新,帶給教育硬件產品很多的想象空間。雙減政策下,智能教育硬件需求旺盛,然而當下教育智能硬件產品“偽智能”、“雞肋”的質疑聲不曾間斷,教育硬件技術遠不能滿足消費者對智能產品的需求,而更高級的ChatGPT技術或將改變這一現狀。
2,技術之爭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產ChatGPT之爭將推動教育行業發展。各大互聯網企業相繼布局“ChatGPT國產化”,試圖在教育、醫療、文娛等行業落地ChatGPT技術,而巨頭的激烈博弈或將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智能教育硬件行業也不例外。
3,內容服務之爭
教育產業的本質仍以內容和服務為主,內容和服務是教育智能硬件的“生命源泉”。當教育智能硬件產品呈井噴式爆發時,必然會出現技術、產品同質化現象,屆時誰家內容和服務更好,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市場增量。
需要注意,ChatGPT引入教育行業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有學生用ChatGPT編寫論文、洗稿、寫作業,學習“助手”變成“槍手”,學生群體頗有濫用ChatGPT之勢,如何制定ChatGPT相關規定,對教育企業來說是一大考驗。
總而言之,ChatGPT風潮之下,教育智能硬件之爭到達一個關鍵節點,待國內類ChatGPT產品真正落地,那么教育智能硬件市場將進入新一輪白熱化競爭階段。而網易有道、科大訊飛等教育智能硬件升級的推動者,也將獲得長足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