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作為ChatGPT概念的翻倍牛股,浪潮信息(000977.SZ)并沒有在2022年交出一份符合預期的成績單。
4月11日晚間,浪潮信息披露的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5.25億元,同比增加3.70%;歸母凈利潤20.80億元,同比微增3.8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7.38億元,同比下降3.28%。本次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
界面新聞注意到,相比此前多家券商給出的均值24.03億元的凈利預期,浪潮信息去年全年20.80億元的凈利顯然沒有達到理想的高度。其中,公司第四季度實現營收167.59億元,較前三季度有所下滑,單季度凈利5.34億元亦不及二、三季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數據中心IT基礎架構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浪潮信息的凈利潤率卻常年只有3%左右。
浪潮信息在年報中提及,由于本行業服務器生產商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集中度較高,如果核心零部件廠商發生重大變化,將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

“供應鏈風險”不容忽視
公開資料顯示,浪潮信息是全球領先的IT基礎設施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擁有8個研發中心、10個生產基地、26個分支機構,業務遍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控股股東為浪潮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6.26%,實控人山東省國資委持股比例為12.31%。
根據全球權威市場咨詢機構IDC發布的《2022 H1中國加速計算服務器市場報告》,浪潮信息人工智能服務器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3%,同時保持31%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下游互聯網、公共服務、金融等行業客戶需求的持續增長。
具體分產品來看,“服務器及部件”依舊是浪潮信息的核心業務,2022年共實現收入689.48億元,較2021年增長7.16%,占公司營收的比重也由原來的95.97%進一步提升至99.17%。
不過,去年浪潮信息“服務器及部件”的毛利率只有11.07%,相比2019年的11.77%已連續三年出現下滑。相對應的,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服務器廠商,浪潮信息近年來的凈利潤率一直徘徊在3%左右。


在此背景下,2022年,浪潮信息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進一步集中。公司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達223.75億元,較2021年的152.96億元增長了46.28%,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也由22.81%提高至32.18%。
其中,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超過百億,達到101.12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的14.54%。相比之下,2021年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為37.39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的5.58%。
然而從供應商方面來看,浪潮信息對第一大供應商的采購比例進一步降低。2022年,公司前五大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259.57億元,較2021年的389.70億元減少33.39%,占年度采購總額的比例也由2021年的54.82%降至47.83%。其中,僅對第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就由169.42億元降至76.92億元,降幅超過50%。
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司業務發展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中,浪潮信息首次在年報中提及“供應鏈風險”,稱“目前國內服務器行業原材料以進口為主,雖然目前供應相對穩定,但在目前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地緣政治越發復雜的背景下,我國服務器生產商將面臨核心零部件供應風險“。
浪潮信息坦言,公司服務器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 CPU、硬盤、內存等,受行業長期所形成的供應鏈生態環境影響,本行業服務器生產商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集中度較高,如果核心零部件廠商發生重大變化,將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
據了解,浪潮信息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英偉達(NVIDIA)分銷商之一,所生產的AI服務器幾乎均牽手英偉達。由于其AI服務器產品對英偉達GPU高度依賴,若未來出現斷供等不確定因素將會帶來較大影響。
對此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問道,“公司作為AI服務器龍頭,對英偉達GPU(依賴)非常高,是否擔心美國制裁,是否有準備相關的國產‘備胎’?”浪潮信息對此回應,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開展,相關部門也會實時跟進相關事項的進展并積極解決。
借ChatGPT概念股價翻倍
不過從二級市場來看,隨著年初ChatGPT火爆出圈,相關概念被市場熱炒,浪潮信息的股價自進入2023年以來成功實現翻倍(2022年12月30日收盤價21.52元/股,3月2日觸及43.98元/股高點),截至4月11日收盤,報41.50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信息在互動易平臺多次高調回復投資者關于“ChatGPT”及“AIGC”等相關問題,宣稱公司目前在ChatGPT和AIGC相關方向上已有布局,產品迭代相關的專項研究也在有序推進。
在應用方面,浪潮信息稱“公司于2021年發布的‘源1.0’是面向中文的超大規模預訓練自然語言模型,模型結構與GPT-3類似,與GPT-3相比參數量增加40%,訓練數據集提升10倍,達到了2457億參數,訓練使用了5TB的高質量中文數據”。
在AIGC所依賴的服務器領域,浪潮信息稱“公司市占率位居全球AI服務器市場第一,在中國市場份額已連續五年保持50%以上”“相關AI產品對于內容生成的全流程的計算能力需求都可滿足,百度、騰訊是公司重要客戶”。
對此,2月15日,深交所曾向浪潮信息發出關注函,要求結合公司AIGC、人工智能服務器等業務相關的具體產品、應用情況、實現的收入規模、行業競爭情況、技術研發進展等,說明互動易回復表述的具體依據,相關回復是否審慎、客觀,并充分提示相關業務技術研發、應用實踐、行業競爭等風險。
在深交所的直問之下,浪潮信息承認在“源1.0”大模型通用能力上,尤其在用戶意圖理解方面,與ChatGPT還存在差距,存在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落地行業應用的風險,且相關應用尚未產生實際收入。存在下游客戶需求及公司市場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在此次披露的年報中,浪潮信息只字未提ChatGPT,其在互動易平臺上也“保持沉默”。
那么,究竟哪些機構提前入局吃下了這波“紅利”?
從浪潮信息前十大股東來看,去年四季度新晉大家人壽保險和工商銀行-華泰柏瑞滬深300基金兩家機構,其持股數量分別為399.81萬股、353.83萬股。此外,中國銀行-易方達穩健收益基金增持74.85萬股,共持有572.15萬股,位列第六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