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石榴
編輯丨月見
《最偉大的作品》發布九個月后,曾經被網友調侃為“饞哭了”的網易,終于以存在感十足的姿態,延遲參與到了這場“盛宴”之中。
4月10日,#周杰倫就不正當競爭起訴網易#的話題登上熱搜。有媒體報道,周杰倫起訴網易或與此前網易旗下游戲《天下3》在未經周杰倫授權的情況下,擅自抽獎贈送周杰倫新專輯和演唱會門票有關。
2022年7月,在各大平臺紛紛追趕周杰倫流量之際,不甘寂寞的網易旗下游戲《天下3》,以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將周杰倫新專與游戲的資料片建立聯系,并隨之官宣抽送1000張周杰倫新專《最偉大的作品》。
盡管《天下3》官方義正詞嚴,將這場廣受好評的“聯動”,定義為一場“不需要理由、沒有對錯的愛”,“送杰倫數專的活動僅為《天下3》日常回饋老用戶活動。我司并未在游戲中使用周杰倫之音樂作品,杰威爾公司也并未授權我方贈送周杰倫演唱會門票,該活動確實與杰威爾音樂無關,亦與杰倫無關。千言萬語,萬語千言,愛使人沖動。愛游戲如此,愛音樂也如此。”
但不論這場愛是否需要理由、是否能夠說出口,是否對錯,都已經無法阻止雙方即將對簿公堂。
01、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即便距離那一場“圍獵”已過去整整九個月,但彼時的盛況,不少人依舊歷歷在目。
2022年7月,周杰倫時隔六年的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面世,是否是最偉大的作品,至今仍存有爭議,但“最偉大的流量”,確乎非周杰倫莫屬。
每一個平臺,都對這份流量虎視眈眈,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迎接這場狂歡的到來。從7月5日預約,到8日預售,再到15日上線,QQ音樂盡可能將戰線拉到了最長,以期流量能夠留在平臺之內;B站在新專輯發布的半個多月前,便開始高調預熱,邀請周杰倫所屬公司杰威爾音樂入駐,開啟周杰倫新專輯預約通道;而快手的殺手锏是“周杰倫本人在快手全網首發”。
專輯發布當晚,包括騰訊音樂、騰訊新聞、B站、視頻號、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等多個平臺都上線了《最偉大的作品》MV,搶奪零點幾秒的時間差,狂熱姿態可見一斑。
這些年里,大眾對于流量的認知是,一方面,他們處于輿論場的頂端,振臂一呼便有萬千響應;另一方面,在更大的環境里,他們又處于權力鏈條末端,等待著被挑選。但周杰倫不同,眾多過氣和爭議里,似乎唯有他始終堅挺。有人說,周杰倫已經不僅是青春標志,更是一代人延續的情感寄托。
以至于,這些年里,爭搶周杰倫變成了一件越來越稀松平常的事情。平臺們恣意爭搶著他的音樂版權、二創版權、短視頻使用權、演唱會直播回放權,從周杰倫的音樂,到周杰倫本人,皆不被放過。
可喜的是,周杰倫也樂于與平臺保持這種略顯曖昧的關系,從流媒體到短視頻,從音樂到直播,大家都是朋友,有錢一起賺,有流量一起分。
其中,唯有網易是個例外。
在那場萬眾一致的狂歡之中,網易云是唯一一家沒有參與到“搶奪周杰倫運動”中的平臺。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調侃,“周杰倫這波版權合作啊,大概已經把網易云饞哭了。”
網易云心情幾何,如今已經無從追溯,但顯然,這場巨大的流量狂歡,即便是吃不上肉,也多的是人想喝一口剩下的湯,網易也不例外。
其旗下游戲《天下3》在周杰倫新專發布期間,內外聯動,蹭足了周杰倫的熱度。游戲內,玩家可參與活動,抽取獲得一張“周杰倫最新專輯·憑證”的道具。憑借該道具,可在7月20日更新維護后獲得周杰倫最新數字版專輯兌換碼;在游戲外,參與《天下3》官微所發布的一系列活動,也可以抽取周杰倫的專輯。
但遺憾的是,專輯還未送出,杰威爾音樂官方微博就火速上門“打假”,“本公司從未授權該款游戲使用周杰倫之音樂作品,亦無授權其贈送周杰倫演唱會門票,該公司活動與杰威爾音樂無關,亦與周杰倫無關!并非官方授權的活動!”
時至今日,這場矛盾仍在繼續。浙江法院網顯示,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則開庭公告,案由為不正當競爭糾紛,原告為周杰倫及杰威爾音樂有限公司,該案將于4月1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這則消息在昨天火速沖上微博熱搜榜,聞訊而來的網友發出真情實感的疑問:當時那么多家公司都在抽送周杰倫的新專,為什么只有《天下3》被抓包了呢?
有人答:“誰讓他們是網易呢?”
02、恩怨從何而來?
盡管已經過去了五年多,但往事并未隨風不可追。一切故事的起源,或許要追溯到2015年。
彼時,音樂行業亂象叢生,盜版屢禁不止。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在2015年7月31日前,將無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據公開數據顯示,在規定時間內下線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多達220余萬首。
站在內容正版化的混沌海里,無人不想先下手為強。在音樂平臺版權競爭最激烈的2015至2018年間,騰訊音樂先后通過與中國音樂集團(CMC)整合,謀劃國內數字音樂市場;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達成獨家音樂版權授權協議,握住獨家音樂版權的命門,用真金白銀和敏銳的眼光,為自己建立了一條牢不可破的版權護城河,成為了那個毫無疑問的頭部選手。
在這三年里,網易云短暫地擁有過周杰倫,其音樂版權被騰訊音樂以870萬、864萬、1818萬的價格轉授給網易云音樂。
到了2018年,騰訊音樂一家獨大,版權之爭愈發激烈。為了制止惡意競爭,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騰訊、阿里、網易達成版權合作,互相授權了99%的版權,僅保留 1% 的版權。
而這1%中,包含了周杰倫。騰訊音樂以5.7億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周杰倫所有歌曲三年期的獨家版權,自此聽眾只能在騰訊系流媒體聆聽周杰倫完整音樂作品,騰訊不再向網易云轉授權。
網易云擁有周杰倫的時間,定格在2018年3月31日之前。
在有限的時間里,網易自然也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周杰倫的余熱。但彼時它或許想不到,這次野心勃勃的舉動,會為后來埋下多大的雷。
2018 年3月31日晚間,網易云音樂將周杰倫的 200 首熱門歌曲打包成合輯,以 400 元的價格出售,并多次發布站內消息、PUSH、微博,引導用戶購買。截至4月1日早上被版權方要求下架,《周杰倫熱門歌曲合輯》累計售賣約 9 個小時。也就是說,在版權到期后的7個小時內,網易云還在進行合輯售賣。
這場版權風波史稱“周杰倫下架事件”。盡管在事件之后,網易云音樂馬不停蹄地發布聲明,進行了深刻地反省,甚至自黑“對此豬頭的不能再豬頭的行為我們表示深刻反省和最深的歉意”,但依舊不能阻止輿論的全面傾斜。
業內調查數據顯示,失去周杰倫之后,網易云15%的用戶轉投了騰訊音樂。2019年11月,騰訊音樂因周杰倫作品訴網易云音樂侵權,獲賠85萬元。網易云在這場與騰訊音樂的較量中,輸得徹底。
而至今,五年倏忽而過,大廠們還在爭奪周杰倫,音樂市場卻已經改了面貌,換了天地。互聯網已經不再是唱片業的破壞者,而是新音樂產業的建設者:獨家版權模式被取消、偶像選秀急剎車、圈層化加劇、音樂行業似乎更難從小圈子自娛自樂的困境中突圍、短視頻對于音樂傳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種種跡象顯示,如今的音樂市場早已不再是我們曾經熟悉的模樣,網易卻始終沒能贏得周杰倫的“芳心”。
03、周杰倫之爭五年后
即便被“百般嫌棄”,卻依舊對周杰倫念念不忘,網易這副堪比“王寶釧挖野菜”的上頭姿態,不僅僅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更因為,“周杰倫”這個IP是真的值錢。
在魔天輪世界巡回演唱會馬來西亞站上,周杰倫曾對粉絲開玩笑,“即將上市的新專輯,聽就好,不用買,因為我不靠這個掙錢。”盡管周杰倫本人稱其為笑言,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周杰倫的商業帝國,確實不僅只有音樂。
去年十月,一家名為巨星傳奇的公司第三次沖擊IPO,彼時,距這家公司成立不過短短5年。
這家成立于2017年的公司,創始人分別是周杰倫母親葉惠美、經紀人兼杰威爾音樂董事楊峻榮、杰威爾音樂藝人管理負責人陳中、多年合作伙伴馬心婷。雖然周杰倫本人未直接持股這家公司,但后者的“含倫量”卻不言而喻。
在巨星傳奇遞交的招股書中,“周杰倫”三個字出現了462次。靠著周杰倫這個大IP,以及販賣IP周邊商品,去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25億元。而2018至2021四個年度,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9468.2萬元、8658.5萬元、4.57億元、3.65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23.5萬元、2355.9萬元、7806.4萬元、4364.9萬元。
顯而易見,作為擁有著華語娛樂圈最確定影響力的IP之一,只要能爭取到周杰倫的相關版權,收益幾乎是毫無疑問的。
當然,其最直觀的轉化,還是在音樂上。當年聽周杰倫長大的80后、90后逐批向著不惑之年邁進,00后正在成為音樂市場的中堅力量。而曾經青春的他們,現在需要應付柴米油鹽、冷暖進退,再沒有傷春悲秋、風花雪月的空隙,也無力持續為偶像沖鋒打榜,但聽周杰倫的歌,依舊是“中年人”最后的音樂信仰。
以至于,每到周杰倫發歌之際,就會引發輿論的狂潮。2019年,數字單曲《說好不哭》上線不足24小時,總銷量548.5萬張。2020年的《Mojito》,凌晨發布,仍然刷爆朋友圈;截至今年3月底,《最偉大的作品》專輯銷售量超725萬,銷售額超過2.17億,創造數字音樂銷量歷史第一,并斬獲2022年全球唱片銷量冠軍。
在這樣的流量和真金白銀面前,網易云“眼饞”周杰倫,也不足為奇。
對于網易云而言,扭虧為盈的壓力一直客觀存在。據網易云音樂2022年財報顯示,其去年營收為89.9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0億元增長28.5%;經調整凈虧損由2021年的10.4億減至2022年的1.1億元,同比收窄89%。
盡管從業績來看,網易云音樂的虧損已經出現了大幅度收窄,但具體何時能夠實現盈利仍然是網易云必須面對的問題。與此同時,雖然網易云音樂的付費用戶規模是提升的,但該數據的增長是“以價換量”置換來的,其后續代換空間還有多大,可以想象。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網易云在短時間內,或許仍然很難與周杰倫牽手。此次官司雖然是引爆輿論的導火索,但更主要的原因或許在于,周杰倫和騰訊音樂的深度合作。
過去,互聯網遵循馬太效應,強者更強。騰訊音樂通過版權優勢,建立了穩固的護城河。當時,大眾的猜測是,如果這道護城河消失,在線音樂的市場格局是否將再起波瀾。
但后續的故事,卻并沒有走向大眾的預測。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騰訊音樂解除與上游版權方已達成的獨家協議,在線音樂開啟“后版權時代”。這個在中國互聯網音樂正版化進程中的特殊產物,正式成為歷史。
至今,一年半時間倏忽而過,不切APP聽歌時代并未到來,打開音樂APP也依然能看到各家缺失的“灰色歌單”。
騰訊音樂至今仍保持著行業絕對優勢地位,而其中,周杰倫和五月天的歌曲版權是核心壁壘之一。3月,騰訊音樂發布2022年報。其中,被特別標注的一點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將與周杰倫版權持有方杰威爾續約,雙方將繼續展開緊密的戰略合作。
盡管獨家版權的鐵板已經松動,競爭縫隙拉寬,但毋庸置疑,誰也不想將自家平臺最大的殺手锏讓與他人。
不過,這個世界總是存在著一些事情,足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一周,最轟動的消息,非抖音騰訊世紀大和解莫屬。曾幾何時,騰訊狀告抖音侵害版權,抖音提告微信不正當競爭,兩家公司從深圳打到北京,從《掃黑風暴》鳴冤到《云南蟲谷》,你方唱罷我登場地打了168場官司。但誰也沒想到,這對恨不得往對方臉上吐口水的老對手,兜兜轉轉后還是選擇了“大團圓”的結局。
社交平臺上不少人感慨“見證歷史”,但更多人也明白,在生意場上,對錯都是一時的,唯有利益才是永恒。
如今的周董和網易針鋒相對,但未來的兩者是否會牽手,這誰又說得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