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長短視頻融合:抖音成眾寵,B站快手為何落單?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長短視頻融合:抖音成眾寵,B站快手為何落單?

無論是長視頻還是短視頻賽道,“落單”玩家恐怕都難以置身事外。

文|財經故事薈 王舒然

編輯|萬天南

騰訊視頻牽手抖音,簡直皆大歡喜。

輿論忙著贊長短視頻攜手之歡,卻留另外兩個短視頻重要玩家快手和B站“顧影自憐”。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自去年至今,在長視頻陣營中,搜狐、愛奇藝、騰訊視頻相繼向抖音拋出“橄欖枝”,而快手僅有樂視可聯手,B站則徹底“落單”。

尤顯“落寞”的是,騰訊作為快手、B站的股東,也是“在商言商”,毅然與抖音“雙向奔赴”,對“自家人”并無半點垂青。

那么,為何抖音成了眾寵,而快手、B站齊齊被“冷落”?在長短視頻大融合之勢下,快手、B站未來會有用武之地嗎?

快手、B站也求版權若渴

長短視頻的融合,建立在視頻平臺集體“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流量見頂、變現難破是一致困境,快手和B站也不例外。

2021年底,快手高喊“降本增效”;同年,B站CEO陳睿也定下目標:2023年實現4億月活,2024年實現盈虧平衡。

降本增效的方式固然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用戶增長與留存是永恒的命題。而對短視頻平臺而言,這一點拼得還是優質內容。

作為泛娛樂平臺,影視類內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抖音如此,快手、B站也如此。

在快手上,不乏百萬粉絲級別的影視類內容創作者,比如有440多萬粉絲的“香蘭愛影視”、370多萬粉絲的“會火”、340多萬粉絲的“小白影視”等,新榜數據顯示,在3月27日-4月2日的快手娛樂大類熱門榜Top100上,他們赫然在列,可見影視類內容在快手創作者端和用戶端有一定的需求空間。

而快手在去年6月與樂視視頻合作,為創作者爭取影視二創版權,這場合作甚至早于愛奇藝和抖音間的合作,足以看出快手對長視頻版權的“渴求”。

只是,與愛奇藝、騰訊視頻相比,樂視手握版權有限。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劇集互聯網版權上,騰訊版權覆蓋率超過50%;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互聯網版權中,騰訊版權覆蓋率82%,為行業最高。

而且,近幾年,樂視在影視領域一直是靠《甄嬛傳》《太子妃升職記》等作品“吃老本”,并無新的爆款劇產出,因而快手與其的合作有點“小打小鬧”,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在此方面顯然更具吸引力。

B站方面,影視二創類內容也是其生態的重要構成。

據毒眸報道,2019年1月,時任B站主站運營中心總經理的劉智表示,包含影視、明星、綜藝等在內的娛樂是B站第二大內容品類,其中,影視類內容是重要組成部分。

B站去年Q4財報顯示,平臺月均活躍UP主達380萬,其中不乏影視二創UP主,比如有1000多萬粉絲的“木魚水心”、620多萬粉絲的“三代鹿人”、620多萬粉絲的“小片片說大片”、550多萬粉絲的“阿斗歸來了”,他們的單條視頻往往有幾十萬甚至百萬播放量,其中,“木魚水心”“小片片說大片”曾多次登上B站百大UP主名單。

B站UP主的影視二創需求相當旺盛,實力也不俗。

以最近大熱的愛奇藝獨播劇《狂飆》為例,B站涌現了大量二創內容,其中,一個以周杰倫的《以父之名》作為配樂剪輯出的《狂飆群像》視頻,連續幾天登上B站熱門榜,累計播放量近500萬。

還有“古早”IP《甄嬛傳》,去年1月開始發布“甄嬛傳中譯中”系列視頻的UP主“S同學甄不錯”,10天漲粉超15萬,該系列播放量近8千萬;動漫UP主“覓2”發布的動畫《30秒講完<甄嬛傳>》,總播放909.4萬。

但繁盛背后,版權問題始終如不定時炸彈,快手和B站均“領教”過。

根據天眼查信息,截止去年11月中旬,僅B站關聯公司寬娛數碼涉及侵權性質的訴訟就達1000多起,愛奇藝、優酷、騰訊、樂視等多家平臺均起訴過;過去兩三年間,快手因《瑯琊榜》《老九門》《亮劍》等版權問題,也被愛奇藝、字節、優酷起訴過,被判決賠償幾萬到幾百萬不等。

受影響的不只平臺,博主也受重創。

比如,去年7月,快手博主“霧別挽月”被騰訊要求下架《斛珠夫人》《嘉南傳》等相關剪輯視頻,目前該博主已停更,作品已清空;比如,B站包含上述《狂飆群像》在內的多個《狂飆》二創作品也遭遇下架,此前發布《甄嬛傳》剪輯視頻的部分博主也被起訴過,最終下架作品或賠償。

“一損俱損”,當UP主內容產出不受保障時,最終影響的還是平臺。

目前,快手和B站均是虧損狀態,財報顯示,2022年,快手凈虧損136.9億元,同比收窄2%,B站凈虧損75.1億,同比擴大10%。

B站近期還遭遇了UP主“停更潮”,其中就有影視類UP主,比如有260多萬粉絲的懸疑推理劇解說博主“怪異君”,還有103.1萬粉絲的“看電影了沒”,后者在1月就已停更。

兩家平臺容不得更多流失了,但無奈的是,在抖音聯手愛奇藝、騰訊視頻后,他們很可能成為新的版權爭議焦點。

雖然B站一向自采版權,而快手已與樂視合作,但前者囿于高采買成本,后者囿于版權資源有限,所得版權對創作者而言,恐怕還是“供不應求”,從長期看,或許唯有獲得愛奇藝、騰訊視頻的授權,才能不掉隊。

抖音成眾寵,快手、B站齊“掉隊”

目前,愛優騰三巨頭已有兩家聯手抖音,壓力給到了快手、B站。

其實,站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的立場看,“貨比三家”,快手、B站“落選”,有跡可循。

其一,抖音用戶體量更大,且用戶畫像更契合。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今年2月,抖音月活用戶數為7.55億,快手5.1億,B站財報顯示,去年Q4,B站月活用戶數為3.26億——抖音用戶規模“一騎絕塵”。

再加上,在與騰訊視頻的合作中,抖音集團旗下的西瓜視頻、今日頭條也在授權范疇內,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去年6月,今日頭條月活用戶數為3.44億——抖音用戶體量更添優勢。

而在用戶畫像方面,AppGrowing去年8月的數據顯示,愛奇藝、騰訊視頻的用戶在一二線城市占比分別為55.9%和58.3%,主要年齡段是24-40歲,占比分別為71.2%和72.2%。

來源:AppGrowing

抖音與之高度契合,其24-40歲用戶占比70.3%,一二線城市占比53.8%;而快手用戶則是年齡段契合,24-40歲占比72.7%,但城市分布有所出入,其一二線城市占比44.5%,下沉市場的占比反而更大。

來源:AppGrowing

B站用戶則是年齡段有較大出入,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底,B站近82%的用戶是Z世代,大多數是聚集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學生和大學生。

其二,論影視二創博主的影響力,抖音勝過快手,B站則與之“不分伯仲”。

其實很多博主的作品都是全網同步,但平臺不同,反響也有差別。

比如大V“毒舌電影”,其2019年12月入駐抖音,目前有6000多萬粉絲,817個作品,獲贊13.3億;而其2020年5月入駐快手,目前只有1000多萬粉絲,1248個作品,獲贊只有1.1億。

比如B站擁有1000多萬粉絲的“木魚水心”,其抖音粉絲40多萬,373個作品,而在快手只有1000多粉絲,42個作品。

還有B站上有400多萬粉絲的“劉老師說電影”,其2018年4月入駐抖音,目前有200多萬粉絲,437個作品,獲贊1600多萬,而其早2個月入駐快手,目前卻只有60多萬粉絲,392個作品,獲贊只有350多萬。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頭部創作者在快手“水土不服”,而快手似乎也缺乏抖音、B站那種級別的影視類大V,其對長視頻平臺的吸引力自然略遜一籌。

其三,抖音珠玉在前,影視宣發成績有目共睹。

以愛奇藝與抖音合作為例,去年,抖音曾發布多輪二創激勵計劃,片單包括《唐朝詭事錄》《武林外傳》《瑯琊榜》等,去年9月的第一輪活動效果顯著,抖音收官戰報顯示,相關二創視頻播放量達629億次,總點贊量5.4億個。

其中《唐朝詭事錄》得以出圈,該劇導演郭靖宇直言,《唐詭》的出圈要歸功于長短視頻界限的打通。

還有去年8月的愛奇藝古偶爆款《蒼蘭訣》,其官方數據顯示,該劇播出29天后,抖音上《蒼蘭訣》相關話題的累計播放量達230億,網友共投稿超70萬條,百萬點贊視頻31個,可見抖音二創熱度之高。

其實,抖音一直是影綜宣發的頭部短視頻陣地,云合數據發布的《2022抖音劇集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95%的新劇選擇抖音作為宣發渠道之一,全國上線劇集在抖音的累計話題播放量超4500億。

相對而言,快手、B站的影視宣發聲量和效果則有些勢弱。

比如快手,爆款劇《狂飆》的相關話題播放量最高只有17億多,而在抖音,相關話題的最高播放量達590多億。

此外,B站還有一個尷尬之處,其自2020年開始自制長視頻,截止2022年底,B站已上線10多部自制劇,其中,去年上線的《三悅有了新工作》、《正義的算法》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

這種“長短通吃”的策略,或與長視頻平臺構成用戶注意力層面的競爭,從而引起對方“顧慮”。

因而,綜合種種因素,抖音無疑是眼下更妥帖的選擇。

落選只是“暫時”?

抖音雖是眼下的“香餑餑”,但財經故事薈大膽預測,這可能不是終局,快手、B站只是暫時“落選”。

一方面,對愛奇藝、騰訊視頻來說,用戶增長沒有盡頭,僅抖音一家的合作貢獻未必能滿足其野心。

今年3月,愛奇藝CFO汪駿接受36氪專訪時提到,“用戶增長還沒有到頭,爆款增長也沒有到頭,我們的野望距離到頭還有巨大距離。”

他的信心既來自于《狂飆》等爆款帶來的底氣,也來自于會員滲透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等理性分析。

總之,用戶增長沒有“點到即止”,越多越好,而“蒼蠅腿兒再小也是肉”,何況快手、B站3~5億的月活體量也不是“蒼蠅腿兒”,仍有合作價值可圖。

尤其,如前述所說,B站上不乏優秀的影視二創UP主,其對長視頻的引流貢獻不容小覷。

在B站被下架后又重傳的《狂飆群像》視頻下,就有不少人留言“二創明明是最好的宣傳,我就是看了B站這些優秀二創才去看的劇”、“正是看到這個超燃的群像混剪,我才去看了狂飆”。

同時,也有不少人共情UP主:“想取消愛奇藝會員了,不自動續充了”、“不會再給愛奇藝貢獻一分錢”——可知“堵不如疏”,強硬的維權或許還會給長視頻平臺帶來損失。

另一方面,騰訊作為快手、B站的股東,站在短視頻賽道的全局角度看,恐怕不會希望抖音一家獨大。

騰訊投資快手,本意就是在短視頻賽道抗衡抖音,雖然其自身的視頻號勢頭正猛,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中,視頻號月活已達8億,超過抖音,但目前,在視頻號用戶的內容偏好上,其泛娛樂屬性并不強。

東方證券今年2月發布的《騰訊視頻號深度報告:信息流廣告變現穩步推進,嚴肅向內容引領差異化增長》顯示,視頻號內容沿襲了公眾號風格,偏嚴肅向、專業化,同時用戶端因處于微信社交體系內,為立人設,其更偏好泛生活內容,該類型視頻的播放次數占比40%,而泛娛樂類型只有15%,遠低于抖音的45%。

這意味著,在短視頻影視娛樂的細分賽道上,騰訊最終的重要依仗可能還是快手。

另外,即使愛奇藝、騰訊視頻均對快手“無感”,還有優酷、芒果等長視頻平臺可以“抱團取暖”。

以芒果為例,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芒果TV的月活用戶數為2.76億,遠低于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4億多。

而且,芒果以綜藝見長,但影視劇方面卻不樂觀。

云合數據顯示,去年連續劇有效播放霸屏榜中,芒果獨播劇集無一入榜,同時,芒果TV的正片有效播放率同比下降了11%。

如今,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得到抖音二創“加持”后,可能會進一步搶奪用戶的注意力,“強者更強”,芒果境遇難言樂觀,或許也會尋求“以短帶長”的共謀路線。

總而言之,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兩大巨頭與抖音的合作,也開啟了某種程度的“內卷”,無論是長視頻還是短視頻賽道,“落單”玩家恐怕都難以置身事外,唯有擁抱變化,才能避免“掉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嗶哩嗶哩

3.8k
  • 恒生科技指數跌超3%
  • 港股開盤:恒生指數低開0.48%,恒生科技指數低開0.35%,嗶哩嗶哩開漲3.09%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長短視頻融合:抖音成眾寵,B站快手為何落單?

無論是長視頻還是短視頻賽道,“落單”玩家恐怕都難以置身事外。

文|財經故事薈 王舒然

編輯|萬天南

騰訊視頻牽手抖音,簡直皆大歡喜。

輿論忙著贊長短視頻攜手之歡,卻留另外兩個短視頻重要玩家快手和B站“顧影自憐”。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自去年至今,在長視頻陣營中,搜狐、愛奇藝、騰訊視頻相繼向抖音拋出“橄欖枝”,而快手僅有樂視可聯手,B站則徹底“落單”。

尤顯“落寞”的是,騰訊作為快手、B站的股東,也是“在商言商”,毅然與抖音“雙向奔赴”,對“自家人”并無半點垂青。

那么,為何抖音成了眾寵,而快手、B站齊齊被“冷落”?在長短視頻大融合之勢下,快手、B站未來會有用武之地嗎?

快手、B站也求版權若渴

長短視頻的融合,建立在視頻平臺集體“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流量見頂、變現難破是一致困境,快手和B站也不例外。

2021年底,快手高喊“降本增效”;同年,B站CEO陳睿也定下目標:2023年實現4億月活,2024年實現盈虧平衡。

降本增效的方式固然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用戶增長與留存是永恒的命題。而對短視頻平臺而言,這一點拼得還是優質內容。

作為泛娛樂平臺,影視類內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抖音如此,快手、B站也如此。

在快手上,不乏百萬粉絲級別的影視類內容創作者,比如有440多萬粉絲的“香蘭愛影視”、370多萬粉絲的“會火”、340多萬粉絲的“小白影視”等,新榜數據顯示,在3月27日-4月2日的快手娛樂大類熱門榜Top100上,他們赫然在列,可見影視類內容在快手創作者端和用戶端有一定的需求空間。

而快手在去年6月與樂視視頻合作,為創作者爭取影視二創版權,這場合作甚至早于愛奇藝和抖音間的合作,足以看出快手對長視頻版權的“渴求”。

只是,與愛奇藝、騰訊視頻相比,樂視手握版權有限。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劇集互聯網版權上,騰訊版權覆蓋率超過50%;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互聯網版權中,騰訊版權覆蓋率82%,為行業最高。

而且,近幾年,樂視在影視領域一直是靠《甄嬛傳》《太子妃升職記》等作品“吃老本”,并無新的爆款劇產出,因而快手與其的合作有點“小打小鬧”,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在此方面顯然更具吸引力。

B站方面,影視二創類內容也是其生態的重要構成。

據毒眸報道,2019年1月,時任B站主站運營中心總經理的劉智表示,包含影視、明星、綜藝等在內的娛樂是B站第二大內容品類,其中,影視類內容是重要組成部分。

B站去年Q4財報顯示,平臺月均活躍UP主達380萬,其中不乏影視二創UP主,比如有1000多萬粉絲的“木魚水心”、620多萬粉絲的“三代鹿人”、620多萬粉絲的“小片片說大片”、550多萬粉絲的“阿斗歸來了”,他們的單條視頻往往有幾十萬甚至百萬播放量,其中,“木魚水心”“小片片說大片”曾多次登上B站百大UP主名單。

B站UP主的影視二創需求相當旺盛,實力也不俗。

以最近大熱的愛奇藝獨播劇《狂飆》為例,B站涌現了大量二創內容,其中,一個以周杰倫的《以父之名》作為配樂剪輯出的《狂飆群像》視頻,連續幾天登上B站熱門榜,累計播放量近500萬。

還有“古早”IP《甄嬛傳》,去年1月開始發布“甄嬛傳中譯中”系列視頻的UP主“S同學甄不錯”,10天漲粉超15萬,該系列播放量近8千萬;動漫UP主“覓2”發布的動畫《30秒講完<甄嬛傳>》,總播放909.4萬。

但繁盛背后,版權問題始終如不定時炸彈,快手和B站均“領教”過。

根據天眼查信息,截止去年11月中旬,僅B站關聯公司寬娛數碼涉及侵權性質的訴訟就達1000多起,愛奇藝、優酷、騰訊、樂視等多家平臺均起訴過;過去兩三年間,快手因《瑯琊榜》《老九門》《亮劍》等版權問題,也被愛奇藝、字節、優酷起訴過,被判決賠償幾萬到幾百萬不等。

受影響的不只平臺,博主也受重創。

比如,去年7月,快手博主“霧別挽月”被騰訊要求下架《斛珠夫人》《嘉南傳》等相關剪輯視頻,目前該博主已停更,作品已清空;比如,B站包含上述《狂飆群像》在內的多個《狂飆》二創作品也遭遇下架,此前發布《甄嬛傳》剪輯視頻的部分博主也被起訴過,最終下架作品或賠償。

“一損俱損”,當UP主內容產出不受保障時,最終影響的還是平臺。

目前,快手和B站均是虧損狀態,財報顯示,2022年,快手凈虧損136.9億元,同比收窄2%,B站凈虧損75.1億,同比擴大10%。

B站近期還遭遇了UP主“停更潮”,其中就有影視類UP主,比如有260多萬粉絲的懸疑推理劇解說博主“怪異君”,還有103.1萬粉絲的“看電影了沒”,后者在1月就已停更。

兩家平臺容不得更多流失了,但無奈的是,在抖音聯手愛奇藝、騰訊視頻后,他們很可能成為新的版權爭議焦點。

雖然B站一向自采版權,而快手已與樂視合作,但前者囿于高采買成本,后者囿于版權資源有限,所得版權對創作者而言,恐怕還是“供不應求”,從長期看,或許唯有獲得愛奇藝、騰訊視頻的授權,才能不掉隊。

抖音成眾寵,快手、B站齊“掉隊”

目前,愛優騰三巨頭已有兩家聯手抖音,壓力給到了快手、B站。

其實,站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的立場看,“貨比三家”,快手、B站“落選”,有跡可循。

其一,抖音用戶體量更大,且用戶畫像更契合。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今年2月,抖音月活用戶數為7.55億,快手5.1億,B站財報顯示,去年Q4,B站月活用戶數為3.26億——抖音用戶規模“一騎絕塵”。

再加上,在與騰訊視頻的合作中,抖音集團旗下的西瓜視頻、今日頭條也在授權范疇內,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去年6月,今日頭條月活用戶數為3.44億——抖音用戶體量更添優勢。

而在用戶畫像方面,AppGrowing去年8月的數據顯示,愛奇藝、騰訊視頻的用戶在一二線城市占比分別為55.9%和58.3%,主要年齡段是24-40歲,占比分別為71.2%和72.2%。

來源:AppGrowing

抖音與之高度契合,其24-40歲用戶占比70.3%,一二線城市占比53.8%;而快手用戶則是年齡段契合,24-40歲占比72.7%,但城市分布有所出入,其一二線城市占比44.5%,下沉市場的占比反而更大。

來源:AppGrowing

B站用戶則是年齡段有較大出入,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底,B站近82%的用戶是Z世代,大多數是聚集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學生和大學生。

其二,論影視二創博主的影響力,抖音勝過快手,B站則與之“不分伯仲”。

其實很多博主的作品都是全網同步,但平臺不同,反響也有差別。

比如大V“毒舌電影”,其2019年12月入駐抖音,目前有6000多萬粉絲,817個作品,獲贊13.3億;而其2020年5月入駐快手,目前只有1000多萬粉絲,1248個作品,獲贊只有1.1億。

比如B站擁有1000多萬粉絲的“木魚水心”,其抖音粉絲40多萬,373個作品,而在快手只有1000多粉絲,42個作品。

還有B站上有400多萬粉絲的“劉老師說電影”,其2018年4月入駐抖音,目前有200多萬粉絲,437個作品,獲贊1600多萬,而其早2個月入駐快手,目前卻只有60多萬粉絲,392個作品,獲贊只有350多萬。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頭部創作者在快手“水土不服”,而快手似乎也缺乏抖音、B站那種級別的影視類大V,其對長視頻平臺的吸引力自然略遜一籌。

其三,抖音珠玉在前,影視宣發成績有目共睹。

以愛奇藝與抖音合作為例,去年,抖音曾發布多輪二創激勵計劃,片單包括《唐朝詭事錄》《武林外傳》《瑯琊榜》等,去年9月的第一輪活動效果顯著,抖音收官戰報顯示,相關二創視頻播放量達629億次,總點贊量5.4億個。

其中《唐朝詭事錄》得以出圈,該劇導演郭靖宇直言,《唐詭》的出圈要歸功于長短視頻界限的打通。

還有去年8月的愛奇藝古偶爆款《蒼蘭訣》,其官方數據顯示,該劇播出29天后,抖音上《蒼蘭訣》相關話題的累計播放量達230億,網友共投稿超70萬條,百萬點贊視頻31個,可見抖音二創熱度之高。

其實,抖音一直是影綜宣發的頭部短視頻陣地,云合數據發布的《2022抖音劇集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95%的新劇選擇抖音作為宣發渠道之一,全國上線劇集在抖音的累計話題播放量超4500億。

相對而言,快手、B站的影視宣發聲量和效果則有些勢弱。

比如快手,爆款劇《狂飆》的相關話題播放量最高只有17億多,而在抖音,相關話題的最高播放量達590多億。

此外,B站還有一個尷尬之處,其自2020年開始自制長視頻,截止2022年底,B站已上線10多部自制劇,其中,去年上線的《三悅有了新工作》、《正義的算法》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

這種“長短通吃”的策略,或與長視頻平臺構成用戶注意力層面的競爭,從而引起對方“顧慮”。

因而,綜合種種因素,抖音無疑是眼下更妥帖的選擇。

落選只是“暫時”?

抖音雖是眼下的“香餑餑”,但財經故事薈大膽預測,這可能不是終局,快手、B站只是暫時“落選”。

一方面,對愛奇藝、騰訊視頻來說,用戶增長沒有盡頭,僅抖音一家的合作貢獻未必能滿足其野心。

今年3月,愛奇藝CFO汪駿接受36氪專訪時提到,“用戶增長還沒有到頭,爆款增長也沒有到頭,我們的野望距離到頭還有巨大距離。”

他的信心既來自于《狂飆》等爆款帶來的底氣,也來自于會員滲透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等理性分析。

總之,用戶增長沒有“點到即止”,越多越好,而“蒼蠅腿兒再小也是肉”,何況快手、B站3~5億的月活體量也不是“蒼蠅腿兒”,仍有合作價值可圖。

尤其,如前述所說,B站上不乏優秀的影視二創UP主,其對長視頻的引流貢獻不容小覷。

在B站被下架后又重傳的《狂飆群像》視頻下,就有不少人留言“二創明明是最好的宣傳,我就是看了B站這些優秀二創才去看的劇”、“正是看到這個超燃的群像混剪,我才去看了狂飆”。

同時,也有不少人共情UP主:“想取消愛奇藝會員了,不自動續充了”、“不會再給愛奇藝貢獻一分錢”——可知“堵不如疏”,強硬的維權或許還會給長視頻平臺帶來損失。

另一方面,騰訊作為快手、B站的股東,站在短視頻賽道的全局角度看,恐怕不會希望抖音一家獨大。

騰訊投資快手,本意就是在短視頻賽道抗衡抖音,雖然其自身的視頻號勢頭正猛,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中,視頻號月活已達8億,超過抖音,但目前,在視頻號用戶的內容偏好上,其泛娛樂屬性并不強。

東方證券今年2月發布的《騰訊視頻號深度報告:信息流廣告變現穩步推進,嚴肅向內容引領差異化增長》顯示,視頻號內容沿襲了公眾號風格,偏嚴肅向、專業化,同時用戶端因處于微信社交體系內,為立人設,其更偏好泛生活內容,該類型視頻的播放次數占比40%,而泛娛樂類型只有15%,遠低于抖音的45%。

這意味著,在短視頻影視娛樂的細分賽道上,騰訊最終的重要依仗可能還是快手。

另外,即使愛奇藝、騰訊視頻均對快手“無感”,還有優酷、芒果等長視頻平臺可以“抱團取暖”。

以芒果為例,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芒果TV的月活用戶數為2.76億,遠低于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4億多。

而且,芒果以綜藝見長,但影視劇方面卻不樂觀。

云合數據顯示,去年連續劇有效播放霸屏榜中,芒果獨播劇集無一入榜,同時,芒果TV的正片有效播放率同比下降了11%。

如今,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得到抖音二創“加持”后,可能會進一步搶奪用戶的注意力,“強者更強”,芒果境遇難言樂觀,或許也會尋求“以短帶長”的共謀路線。

總而言之,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兩大巨頭與抖音的合作,也開啟了某種程度的“內卷”,無論是長視頻還是短視頻賽道,“落單”玩家恐怕都難以置身事外,唯有擁抱變化,才能避免“掉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陇川县| 固安县| 都安| 江源县| 南阳市| 叙永县| 东城区| 卢湾区| 招远市| 平原县| 湘潭市| 哈尔滨市| 宜春市| 呼图壁县| 巴彦县| 锡林浩特市| 衡水市| 鲁甸县| 双流县| 醴陵市| 冷水江市| 屯昌县| 宝山区| 克什克腾旗| 德钦县| 岳西县| 怀安县| 彭阳县| 田阳县| 凤凰县| 邯郸市| 盐亭县| 土默特左旗| 漾濞| 习水县| 东阿县| 哈巴河县| 仁怀市| 霍州市|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