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觀察 黃愷
2021年是中國CAR-T療法上市元年,6月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獲批上市,9月藥明巨諾的倍諾達獲批上市。
雖然在上市當年,兩家公司均成功“開單”,但并沒有度過完整的商業化年度。2022年,才是兩款CAR-T療法首個完整的商業化年度。
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一直都是我們觀察行業發展的重要視角。財報數字背后體現的業務發展現狀,能夠為行業其它選手提供指引。
隨著財報季結束,兩款CAR-T療法的商業化成績相繼公布。過去一年,藥明巨諾處方量165張,復星醫藥的年阿基侖賽治療患者的數量,至多在200名左右。
從這些數字來看,國內CAR-T療法還有待努力。當然,我們也能看到,藥企們正在努力通過降本增效的方式,推動CAR-T療法惠及更多國內患者。
拉長周期來看,國內CAR-T療法商業化之路能否走通,應該是必然事件。實力選手,也終將脫穎而出。
01 藥明巨諾處方量165例
2022年,國內CAR-T療法處方量究竟如何?藥明巨諾的財報給出了答案:165張。
復星醫藥并未在財報中,明確寫出阿基侖賽的處方量,但大抵與藥明巨諾相近。
根據復星醫藥2021年財報,截至2022年2月末,大約有百名患者進入治療流程;根據2022年財報,截至2023年1月末,阿基侖賽已治療近300位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
從上述數字來看,2022年阿基侖賽治療患者的數量,至多在200名左右。單從治療人數來看,相比于傳奇生物在海外接近300人的處方量,國內CAR-T療法的推廣并不如海外順利。
當然,雖然治療人數不多,但CAR-T療法定價超過100萬元,因此其帶來的收入規模并不小。2022年,藥明巨諾的收入為1.45億元,復星醫藥并未公布相應的收入規模數據。
對于一家創新藥公司來說,這樣的規模尚不足以使自己盈利。2022年,藥明巨諾僅銷售費用就達到了1.9億元,超過商業化收入。
與此同時,藥明巨諾行政開支為1.79億元,研發開支更是達到4.07億元。在綜合費用的重壓之下,藥明巨諾2022年虧損額為8.55億元。
藥明巨諾作為全國第二家上市的CAR-T先行者,在行業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公司前期成本、費用較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接下來,隨著商業化團隊搭建完成,公司銷售費用率可能會有所下降。
不過,藥明巨諾的業績表現也告訴我們,研發CAR-T療法的企業,在國內要想盈利,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02 開源進行時
藥企努力的方向之一,必然是開源。它們只有盡可能獲得更高的收入,才有可能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具備盈利的可能。
那么,又該如何開源呢?
方式之一,是解決患者的支付問題。對于CAR-T療法來說,天價一直是其商業化限制之一。
放眼全球,雖然國內CAR-T療法已經極其“便宜”,但定價依然在120萬元左右;加上其他治療成本等,總費用超過200萬元。
毫不夸張地說,這限制了絕大部分群體使用CAR-T療法的可能。
從藥明巨諾的商業化表現來看,獲得保險補償的患者群體比例并不高。2022年,141名已回輸倍諾達的患者中,僅有34名患者獲得了保險補償,占比不到25%。
而獲得補償的患者中,補償比例為治療費用的38%—100%。這意味著,部分有保險補償的患者,負擔依然不輕。
在這一背景下,CAR-T療法的商業化自然也會遇到阻力。這要求CAR-T療法企業,在商業化過程中,為降低患者的支付負擔做出更多努力。
除了降低患者支付負擔,適應癥的拓展也尤為關鍵。除了“天價”這一因素,產品本身適應癥較小,也限制著產品的推廣。
比如,倍諾達首先獲批的適應癥為3L LBCL(三線大B細胞淋巴癌),對應的群體規模大約在1萬名左右。經過100多萬元支付門檻的過濾,最終留給倍諾達開拓的患者數量將更少。
當然,我們也能夠看到積極的一面。在適應癥拓展方面,國內藥企一直在不斷推進;在降低患者支付負擔層面,國內藥企在積極推動療法進入商保、補充保險的同時,也推出了分期付款、抵押貸款等更多方式。
與此同時,國內藥企在商業化之路上,還在付諸更實際的行動:降本。
03 降本增效怎么做?
2022年,國內藥企最核心的關鍵詞是降本增效,CAR-T療法企業也不例外。
如今獲批的CAR-T療法需要“個性化定制”,且制備時間長、制備原料昂貴,導致CAR-T療法成本居高不下。如何降低CAR-T療法的生產成本是重中之重。
去年,藥明巨諾CAR-T療法的毛利率為40.3%,較2021年的29.4%提升了約11個百分點。關于毛利率提升的原因,藥明巨諾表示并非規模化效應,而是生產成本的降低。
早在2020年,藥明巨諾便制定了降低成本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提高投料的效率,指的是在工藝上進行改進,降低原材料生產成本;
第二步,進行大規模國產替代。現階段原材料大多為進口,公司打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行國產替代;
第三步,實施新技術。簡化及合并單元操作,使得下一代CAR-T產品具有更低的成本、更短的生產周期時間,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從2022年毛利率的變化趨勢來看,藥明巨諾的舉措,也的確起到了降本的效果。當然,相比創新藥動輒80%的毛利率,當前有限的毛利率依然難以保證CAR-T療法企業獲得豐厚的利潤。
如何進一步降低成本,是每一家企業需要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