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伴隨著一季度地產數據的出爐,經歷漫長調整期的A股地產板塊迎來難得大漲。
4月7日,地產開發領域粵泰股份(600393.SH)、天保基建(000965.SZ)、中交地產(000736.SZ)漲停,新城控股(601155.SH)、宋都股份(600077.SH)、濱江集團(002244.SZ)、沙河股份(000014.SZ)、陽光城(000671.SZ)、招商蛇口(001979.SZ)、金地集團(600383.SH)、華發股份(600325.SH)、中國武夷(000797.SZ)、大悅城(000031.SZ)、萬科A(000002.SZ)、首開股份(600376.SH)等十余股漲超5%
房地產服務板塊中,我愛我家(000560.SZ)、國創高新(002377.SZ)漲停,特發服務(300917.SZ)漲6.92%。
房地產ETF基金(515060)上漲幅度逼近4%,重倉股幾乎全線飄紅。
股市熱情高漲的背后,是一季度房地產數據出爐,遭遇漫長低迷后市場逐步回暖。
4月6日,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發布會上提到,住房消費呈現回暖跡象,房地產業1-2月份銷售收入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3%,較去年全年加快19.5個百分點;3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同比增長17.9%。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2023年1-3月,國內百強房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2%,是2022年以來首次實現增長。其中,3月銷售額環比增長36.7%,同比增長24.6%,呈現雙增長的良好趨勢。
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3月,全國5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57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43%。統計顯示,50個城市中,有43個城市出現環比正增長,有42個城市出現同比正增長,這說明本輪樓市復蘇具有全面性,即普遍出現了市場復蘇、交易活躍的態勢。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近期整體房地產市場數據見好,包括多個券商機構都在持續推薦,疊加本身估值處于歷史性地位,地產股短期上漲也是市場關注的表現。
銀河證券此前研報表示,2023年1-2月全國房屋住宅開工、竣工面積分別為9891.04和9781.50萬平米,同比-8.7%和9.7%。其中竣工面積加速回暖,同比增速轉正,相比2022年的-14.3%回升了24PCT。開工面積同比增速雖未能轉正,但下降幅度明顯收窄。地產銷售改善明顯,3月份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數同比增加70.37%、31.24%、38.68%。隨著居民購買力修復、地產利好政策落地,地產景氣度改善趨勢有望進一步延續。
浙商證券指出,進入二季度各地需求端的因城施策有望持續,部分地區在公積金貸款政策、限購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等增量政策方面仍有一定的放松空間。目前市場整體已經逐漸由“量升”轉至“價穩”階段,預計在房價趨穩的情況下,二季度購房市場修復熱度恢復有望整體保持延續。
中泰證券表示,3月百強房企單月累計實現銷售金額7457億元,同比+28.7%,環比+43.8%;1-3月百強房企累計實現銷售金額16635億元,同比+2.2%,整體表現超市場預期。3月,受益于房企加大推盤量,新增樓盤帶動銷售回暖,尤其是一二線等高能級城市的銷售表現相對優異。綜合來看,在各地寬松的政策環境下,銷售有望持續修復,我們預計二季度將延續當前的復蘇態勢。
嚴躍進也表示,應該說(房地產數據)回暖的趨勢是可持續的,但也不必然表現出月度交易持續拉升。有時候月度交易數據也會有所下調。但大方向說,今年各地市場交易數據肯定以同比正增長為主要方向。
此前,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對市場的分析有各種各樣的看法,但我認為市場既沒有“狂飆”,也沒有“倒春寒”,對于現階段的市場,從萬科的視角,結論與去年類似,市場仍然處于溫和恢復的階段。
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64.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426.3億元,同比上漲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