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聚美麗 小栗子
編輯|Lucky
隨著居民消費的不斷升級,國內化妝品的市場規模也在逐年增加。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來看,2019-2021年,化妝品零售額一直穩步上升,直至4026億元,雖在2022年下跌至3936億元,但隨著疫情相關政策的放開,2023年的化妝品市場規模仍然可觀。
從市場格局來看,國際品牌仍然占據著不少市場份額,尤其在高端化妝品領域,基本被國際品牌所占領。另一方面,不少中國品牌也在持續做著“走出去”的努力,特別是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彩妝品牌。
故我國化妝品的進出口數據值得引起行業內的關注。本文中,聚美麗記者整理了中國海關統計的我國近三年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以下統稱為“化妝品”)進出口數據,供讀者參考。
2022出口額大幅上漲,貿易逆差縮減
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化妝品出口金額達313.51億元,同比增長6.4%,進口金額為1612.96億元,增長15.2%;2022年出口金額為376.52億元,大幅增長20.1%,進口金額為1493.59億元,同比下降7.3%。
2021-2023年化妝品進出口更為詳細的數據情況見下圖:
在這5張圖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
1、我國化妝品出口金額近兩年基本處于增長趨勢,僅2021年的個別月份出現同比下降。
據前瞻經濟學人的數據整理顯示,2018-2020年期間,我國化妝品的出口數量和金額都處于不斷上漲中。其中,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出口數量的大幅增長,主要由于唇類化妝品出口數量增長。
2、而進口金額較2021年持續增長的情況不同,2022年的多個月份(3月、9月、11月、12月)出現大幅下跌,一度同比下降23.20%。
事實上,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2021年期間,我國化妝品的進口金額一直處于上升態勢,2022年全年進口總額的下跌確為近年以來的首次下跌。
據悉,我國化妝品行業最大進口國為法國,2022年1-11月期間,法國化妝品的進口金額達到41.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8.64億元),占總進口金額的24.98%。
其次是日本,進口金額為41.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6.23億元),占總進口金額的24.77%。韓國、美國、英國都進入中國化妝品行業主要進口來源國前五。
法國化妝品企業聯合會FEBEA總代表伊曼紐爾·吉查德(Emmanuel Guichard)曾表示,這一成績主要歸功于香水、護膚品和彩妝三大類別的推動,其中,最受中國消費者喜歡的是法國口紅。
3、雖然2021年、2022年進口金額仍然大于出口金額,但貿易逆差(從2021年的1299.45億元到2022年的1117.07億元)在縮減。
據灣藍貿易整理的數據顯示,2016-2021年期間,貿易逆差逐年擴大。可見,此次在2022年出現了轉折,主要原因系2022年相較前一年,出口金額增長的同時,進口金額卻在下跌。
4、從最新披露的2023年1-2月的數據來看,化妝品出口金額為55.75億元,同比增長13.1%;進口金額為206.97億元,同比下跌5.1%,而在1月,進口金額就同比下跌了23.40%。
出口增長,進口下跌——也成了2023年頭2個月的主要態勢。
前不久舉辦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公開表示,海關在密切監測3月以來的外貿發展形勢。目前海關對外貿形勢的整體看法是:開局平穩,趨勢向好。同時,海關也對今年我國外貿實現促穩提質的目標充滿信心。
外貿政策進一步放開,于化妝品是機遇也是挑戰
近年來,化妝品行業進出口的發展變化與我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存在一些聯系。
早在2021年,中國就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以下簡稱“RCEP”)。RCEP成員國GDP占全球30%,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50%。這次簽署是順應了世界發展與開放合作大勢。
在2022年12月,中國人大網則發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決定”,刪去其中第九條關于“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規定。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不再需要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手續,自動獲得進出口權。
取消備案登記,這一門檻的放開,對那些新入局想做進出口生意的中小企業而言意義更大,有助于這些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而對于已經成熟的進出口企業和集團來說,這項規定則有利于它們繼續拓展旗下業務。
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國家更是作出了新的部署,明確指出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高水平開放更有力促改革促發展。”
隨著各項政策的放開,貿易進一步走向自由化,外貿環境逐漸向好,這些都將給國內化妝品行業帶來一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信息來源:中國海關、灣藍貿易、前瞻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