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實習記者 田碩
部分二線熱點城市仍在繼續調整限購政策,以更好得支持房地產市場復蘇。
4月4日,據“合肥發布”消息,合肥對樓市政策作出調整,其中涉及放開部分區域限購,即在廬陽區大楊鎮、三十崗鄉,蜀山區小廟鎮,包河區淝河鎮、大圩鎮購買住房不限購,進行限購資格查詢時,上述非限購區域住房不計入家庭住房套數。同時對有二孩及以上多子女的戶籍家庭,可以購買第3套住房。
在合肥之前,鄭州也調整了相關政策。4月3日,網傳消息稱鄭州二環外取消限購。對此,界面新聞向鄭州房管局工作人員進行求證,并得到了肯定回復。
該工作人員表示,限購范圍調整為航海路以北,桐柏路以東,農業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在此范圍內依舊執行每個家庭2套住宅的限購政策。
也就是說鄭州市二環內,執行原有的限購政策。限購區域外的房產套數,不計入限購房產數量。
鄭州的限售政策也進行了調整。鄭州房管局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表示,此前鄭州金水區、中原區、惠濟區、二七區等執行1年限售政策,即以取得不動產日期算起,滿1年可以進行出售。目前新政策則調整為以網簽時間、契稅繳納時間和不動產權登記時間為準,三者任一滿一年可出售。
貝殼鄭州區域中介也向界面新聞表示,已在逐步通知此前限制購房的客戶重新來看房。

此前,鄭州市內五區、航空港區、鄭東新區、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新鄭市與中牟縣均實行限購政策。在限購區域內,鄭州市戶口限購2套住房;老人來鄭投親養老,允許多購1套;單身限購1套;非鄭州市戶口居民限購1套。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至少有10個城市或區域放松了限購政策,合肥、武漢、廈門、沈陽等二線城市先后均有所調整。
除此之外,沈陽也在早些時候優化了限購區域。另外,上個月廈門則表示本地戶籍單身和二孩以上家庭可多購一套住房;武漢也在2月動態調整住房限購范圍,在住房限購區域增加一套購房資格,在非限購區域的住房不計入購房認定套數。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限購政策的放松,是今年激活合理住房消費需求方面的一個較為重要的政策,通過限購政策的放松,對于郊區市場和市區市場都有積極的作用。
郊區市場會因為購房約束減少而增加購房活躍度,而市區住房則可能因為認房套數規則變化也增加購房的套數,進而也利于購房活躍度的提振。
不難發現,鄭州近年來為刺激樓市一直在政策端持續發力,推動市場信心修復。2022年以來,鄭州優化樓市相關政策已有十余次,政策呈現出漸進式調整。
在房貸利率方面,鄭州部分銀行首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已下調至3.8%;目前鄭州已有5區1縣1市也開了開啟2023年新一輪的契稅補貼,補貼力度上限也由契稅總額的20%提升到40%。
“鄭州市相關政策的支持,有利于提振消費者信心,促進購房意愿者的成交落地,短期內新房成交量有望好轉。政策持續放松,也有助于促進正處于觀望階段的購房者入市,提振市場活躍度。”中指研究院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告訴界面新聞。
一系列政策的持續利好帶來了需求端的增長,鄭州樓市也迎來了階段性回暖。
據鄭州市房管局數據,鄭州2月全市商品住房銷售12583套,環比增長118.25%,同比增長120.31%。2月份二手住房成交6906套,環比增長22.18%,同比增長121.37%;1、2月份累計成交12422套,同比增長87.09%。
據中指研究院初步統計,2023年一季度,鄭州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七成左右,其中3月成交面積超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一倍,環比增長近三成。
盡管鄭州樓市迎來了小陽春,但目前仍面臨著較重的交付任務以及較大的庫存去化壓力,保持樓市穩定仍面臨挑戰。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第13周(3.20-3.26)鄭州商品住宅成交超17萬平方米,處于2022年以來周度較高水平,但相比于2月末、3月初成交規模有所回落,市場企穩恢復仍存壓。從短期庫存來看,截止今年2月末,鄭州可售面積仍處高位,出清周期超20個月,市場去化壓力較大。
此外,克而瑞數據顯示,3月鄭州共17次開盤,推貨2143套,去化829套,去化率39%。因多個優質新項目首開集中成交量高,3月開盤市整體數據優于2月。
但市場整體認購量縮近兩成,積壓客戶需求集中入市后,客戶量下滑。3月份,鄭州住宅整體認購約7615套,環比2月,降幅約17%。其中,主城區住宅認購約5809套,環比降幅約16%。
陳文靜分析,從目前鄭州樓市情況來看,此次限購限售政策的調整也是為了鞏固當前市場企穩修復態勢,增強樓市“小陽春”的可持續性。縮短限售年限也表明購房者置業之后可以再交易的時間縮短,有利于帶動置換需求入市,提升二手房市場活躍度,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也指出,各地在激活合理住房消費需求方面,依然有較多的動作。盡管一季度數據不錯,但是各地還是可以感受到,市場還沒達到讓大家非常寬心的狀況,政策必須進一步放松。
從去年開始,隨著房企停工問題逐漸發酵,“保交付”成為鄭州樓市的首要大事,自去年起便陸續實施開展“保交樓”專項行動。主要通過“統借統還、政府回購、項目并購、破產重組”及地產紓困基金“4+1”模式,加快各房地產項目可持續建設。
今年3月3日,鄭州市召開了2023年全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工作會議并強調,使用第一批專項借款的60個“保交樓”項目,10月底前要全部建成交付;使用第二批專項借款的82個項目,年底前要建成交付50%。交辦的不動產辦證類問題樓盤6月底前實習動態清零,停工爛尾類項目12月底前化解大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