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奇銳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寶尊電商近日公布2022年財報。
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寶尊電商總營收下跌10.6%至84億元,虧損則由2.2億元擴大至6.53億元。寶尊電商從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由營轉虧,到了2022年第四季度又虧損2.84億元,已經連續虧損了6個季度。
盡管GMV總值在報告期內增長18.6%至842.74億元,但經銷業務GMV卻下跌31.5%至29.7億元,而非經銷GMV增長21.9%至約813億元。反映到營收占比上,可以看到寶尊電商來自線上店鋪運營的收入下跌了22%,但數字營銷和技術服務收入卻上漲8%。
經銷業務讓包括寶尊電商在內的服務商崛起。這種模式的運作邏輯是,服務商和品牌達成合作后,從倉庫中買入貨物在線上官方旗艦店銷售。在這期間,線上店的運營也由服務商負責。
但這種模式的缺陷是容易造成庫存積壓,品牌在合約到期后轉投其它服務商或將運營權收回,也會對業績造成影響。為了減少潛在風險,許多服務商都在近年嘗試變更運作模式,以提供服務和咨詢為主的非經銷模式就是其中一種。
可當非經銷模式成為主流,品牌對于代運營的需求正在減弱。這種模式讓服務商的定位變得更接近廣告或公關公司。這既無法突出其積累的電商優勢,也讓自己在無形中投入到更激烈的競爭里。
寶尊電商的情況則更復雜一些。它高度依賴淘系平臺,但伴隨著近年天貓流量紅利逐漸見頂,寶尊電商每個季度新增合作公司數量也在走低。雖然它曾嘗試在其它電商平臺發力,但整個2022年來自非天貓平臺的GMV占比只有30.7%,和2021年持平。
作為曾經服務商中的龍頭大哥,寶尊電商如今的地位已經不如以往。截至發稿,寶尊電商的市值為22.02億元,競爭對手麗人麗妝和壹網壹創的市值分別為60.27億元和81.09億,甚至營收規模更小的若羽臣的市值也有24.36億元。
為了尋找新的增長曲線,寶尊電商開始將目光投向發展自有品牌。但和麗人麗妝等公司不同,寶尊電商更傾向投資已發展出一定成熟度的品牌,而非從0開始孵化新品牌,旗下寶銳資本就是為此而成立。
根據財報,截至2022年年底,寶尊電商的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及短期投資總共為31.41億元,這足以支撐其完成數筆規模不小的投資。此前寶尊電商便是以全現金交易方式,用4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5億元)收購美國快時尚品牌GAP大中華區業務。

在近期,又有消息人士透露,寶尊電商有意競購英國雨具品牌Hunter。
Hunter的其它競購者還有Forever 21母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寶尊電商的底氣來自于,在數字營銷和技術服務版塊,其來自服飾和配飾業務的營收在2022年逆勢增長5%,更為細分的奢侈服飾領域漲幅達到28%。
但其中問題在于,不管是GAP還是Hunter,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好日子已經過去。2022年營收1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3億元)的GAP集團愿意用4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中國業務,足以顯示出其已成為燙手山芋。
此前寶尊電商并沒有涉足太多線下業務。
線下門店涉及商圈選址、陳列、導購等方方面面的細節,與線上運營邏輯全然不同。更何況這筆交易還包括設計和生產授權,磨合供應鏈也是難題。此外,將收購來的品牌形象重新盤活,難度系數也并不算小。
而這些都是持續花錢的舉措,如果無法收到成效,或將對寶尊電商本就已經下滑的業績產生更大影響。拿下GAP大中華區業務和有意收購Hunter的消息都證明了寶尊電商轉型的決心,但這條路能否走通,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