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跡》向婷婷
3月30日,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小眾香氛品牌Le Labo官方發布消息“久聞,不如見面”,中國首店即將在上海開業。《FBeauty未來跡》查閱發現,內地首店或落地上海前灘太古里商場。
對于此次官宣,消費者們在社媒平臺的留言呈現一片“喜大普奔”的景象:“一整個期待”、“上海人民歡迎勒萊柏”、“我等你等得好辛苦”、“終于等到你來內地了”……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業內就有消息稱,雅詩蘭黛集團就已開始正式為Le Labo在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備案,中文名定為“勒萊柏”,之后又有消息稱雅詩蘭黛集團在發布招聘信息,為Le Labo組建大陸地區團隊,但仍遲遲未等來品牌的官宣。不過,“千呼萬喚”之后,Le Labo在中國的“實驗室”這次終于要來了。
生于格拉斯,長于紐約,和市場“背向而馳”的實驗室香氛
“世界上已有太多香水,卻鮮少充滿靈魂。”這是來自Le Labo官網的宣誓詞。
正如它所說的那樣,Le Labo是一個有“靈魂香氣”的品牌。
Le Labo,誕生于法國蔚藍海岸之畔的香水之都,首店開在紐約,由調香師Eddie Roschi和Fabrice Penot聯合創立。
創始人之一Eddie Roschi出生于瑞士,學化學出身的他起初在瑞士知名香精香料公司芬美意任職,1999年開始在巴黎攻讀MBA,并跳槽到歐萊雅集團工作,負責喬治·阿瑪尼香水業務和一些年輕品牌。
在歐萊雅集團,Eddie遇見了他重要的商業伙伴——Fabrice Penot,他開發了阿瑪尼Privé品牌和Acqua di Gio系列。與Fabrice成為朋友的幾年后,兩人逐漸厭倦了程序化、商業化的產品生產模式, 他們對自己說:“我們創建一個品牌吧!”
于是在2006年,兩人在紐約的伊麗莎白大道開設了一家名為Le Labo的香水店。
在談及創立Le Labo的初衷時,創始人Eddie Roschi認為,大公司的各種動作更多的是關于產品而不是情感,但香水調配藝術才是他們想要關注的重點。“我們需要工藝和故事,”Eddie說道,“如果你能決定瓶子里裝什么,就更容易做出好香水。”
沒有正式的投資者基金、沒有廣告和名人代言、專注于最優質的原料和獨一無二的組合以及實驗室裝修的門店風格,Le Labo叛逆地走在美容市場的反面,這份固執也讓Le Labo專注于「喚起情感」的傳統香水制作。
2014年,Le Labo被雅詩蘭黛公司收購。
如今,這款小眾香水已成為集團旗下最為賺錢的香水品牌之一。除了香水產品,Le Labo的產品線已經拓展到了護膚品、身體護理以及頭發護理,涵蓋洗手液、沐浴乳、洗面奶、發膜、洗發水等近十余個品類。除此之外,LeLabo還與眾多豪華酒店合作,這也讓不少中國消費者開始認識這個品牌。在Park Hyatt 柏悅酒店、Fairmont費爾蒙,以及Edition艾迪遜等豪華酒店,都能看到Le Labo的身影。
有故事、有場景、有知名度,Le Labo不難出圈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高端香氛在中國市場的潛力很大,不過香氛品牌的感性因素很重要,需要強大的品牌故事和品牌力做支撐。“好好種草,小眾品牌才能出圈。”
那么,在國外風靡、頻頻出圈的小眾香水Le Labo能否成功打開中國市場?
《FBeauty未來跡》認為,Le Labo有品牌故事可講、有沉浸式場景體驗、有差異化風格和高知名度,有望在中國香水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從品牌風格看,Le Labo在法語中的意思是“實驗室”,品牌每家門店都被設計成一個開放式的香水實驗室,創始人們希望消費者對香水背后的實驗室一睹為快。
Le Labo的所有門店還配有一個香水制作間,消費者選擇自己的香水后,便可在店內等待調香師現場制作定制化的香水。在制作完產品后,瓶身會雕刻上顧客的姓名首字母,并標注上制造日期及地點。因此,每一款香水都是獨一無二的。此外,該品牌對香水的命名方式也很特別。每款香水都以主材料命名,其后的數字則代表制作這款香水所需要的香料種類數量。
例如,品牌的代表性產品Santal 33就是以檀香為主香調,用33種不同的香料組合配比而成。此外,Le Labo還有城市限定的獨家香水,創始人根據不同城市的風格去尋找創作靈感,中國香港、巴黎、東京、迪拜等城市都有自己的標志性氣味。
香水包裝也很簡單,只有一個印有Le Labo標志和打字機字體的環繞標簽,標明復合日期、商店和買家姓名。消費者們以“工業風”、“性冷淡風”來稱呼這種包裝風格。另外,Le Labo香水還是一個“純素”香水品牌,產品中不含對羥基苯甲酸酯、動物產品、防腐劑或人工色素等。
個性化定制、極簡、可持續、純素主義……Le Labo的種種特點都與國內消費熱點頗為契合。
不過也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國內香水市場正引得國內外各大品牌的紛沓入局,Le Labo除了要面對同樣定位高端的國外小眾香的競爭之外,還有來自國內本土品牌“東方香”、“國潮香”的夾擊。落地中國市場后,如何進一步聯結消費者成為關鍵點。
雅詩蘭黛能靠Le Labo重回增長嗎?
中國始終是雅詩蘭黛最為看重的市場之一。
在中國市場30年,集團旗下雅詩蘭黛、海藍之謎、M·A·C魅可等高端品牌已經有了強大的品牌競爭力和極廣的消費者認知度,不過,中高端品牌倩碧、悅木之源、蒂佳婷等,其聲量和銷量似乎不容樂觀。因此在王牌品牌之外,雅詩蘭黛也亟需在中國市場找到新的增長力量。
2022年,集團引入中國市場的首個高端專業護發品牌Aveda表現就十分出色。此次引進高端香水品牌,也是基于香水業務的良好表現和中國香水市場的巨大潛力。
根據集團2022年度最新業績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前三個月,集團香水業務共錄得凈收入7.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18億元)。受到雅詩蘭黛、Le Labo、Tom Ford Beauty三大品牌的推動,可比營收增長達到12%,香水業務在全球各區域板塊都有所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績下滑嚴重的亞太地區,香水業務仍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即使在后疫情時代,中國香水仍呈現較為理想的上升趨勢。據《2022中國香水行業研究白皮書》,2021年中國香水市場整體零售額僅占世界香水市場的4.1%,但在過去五年(2016~2021)的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1.4%,增速約為世界市場的十倍。
預計到2026年,整體中國香水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371.3億人民幣,未來五年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維持在22.3%左右,約為全球香水市場整體增長率的3倍。其中,高端香水是中國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由此可見,在香水業務中表現良好的高端香氛品牌Le Labo,有望成為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