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4月1日,通威太陽能公布最新電池價格,150μm厚度中,其單晶182尺寸的PERC電池報價為1.09元/W,相比2月10日報價下降5.22%;單晶210尺寸PERC電池報價1.13元/W,較上次下降1.77%。
對于此次電池降價,通威股份(600438.SH)向界面新聞回應稱,據三方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于3月30日的報價,182單晶PERC電池報價為1.05-1.09元/W;210單晶PERC電池報價為1.10-1.11元/W,該公司電池報價與市場報價基本保持一致。
在光伏產業原料端,硅料價格也延續了下跌趨勢。3月29日,硅業分會報價顯示,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20.88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4.31%;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20.67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4.39%。
與此同時,組件端價格穩定并呈現上漲之勢。
InfoLink Consulting在3月30日表示,光伏中游價格穩定,二季度組件價格醞釀漲勢。
晶科能源(688223.SH)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稱,該公司二季度組件報價一直較為堅挺,這主要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簽單可見度高。
另據一家頭部組件商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組件價格在1.7-1.8元/W范圍內,下游接受度尚可,組件經濟性較好。需求支撐下,組件未必要隨著上游價格波動再進行降價,從而把利潤讓步給發電。
另一家組件龍頭的內部人士也對界面新聞表示,一季度是傳統淡季,但今年市場裝機依然供銷兩旺;全行業硅片價格受產能影響略有回升,在市場供求影響下,組件價格也將略有回升。
由此可見,下游需求成為近期組件價格強勢的主要原因。國家能源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光伏新增裝機20.37 GW,同比增長87.6% ,超過市場預期。
川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表示,組件整體排產飽滿且逐月提升,預計隨著二季度末電站并網高峰期的到來,組件排產有望持續向上,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前期降價比較多的組件商,此波漲價動力或更大。
這也反映出光伏產業鏈的定價話語權正在下移。
“過去2-3年內,由于硅料短缺,光伏產業鏈的定價權掌握在硅料企業手中,組件價格隨硅料價格波動。隨著硅料產能釋放,定價權會逐漸讓渡給下游的環節,集中在組件環節?!敝袊履茉措娏ν度谫Y聯盟秘書長彭澎對界面新聞稱。
彭澎表示,組件端醞釀提價,通威股份的電池片卻在宣布降價,這也體現出不同光伏環節的龍頭在爭奪產業鏈環節的定價權。
她認為,因通威股份自身也擁有組件團隊,此波電池降價或為自己的組件產品制造價格優勢。
作為硅料和電池雙龍頭的通威股份,自去年下半年起正式進軍下游組件環節。同年,通威股份宣布在鹽城、南通分別建設兩個年產25 GW高效光伏組件制造項目。
3月21日,通威組件接連中標國家能源集團831.3 MW、華潤電力 1.5GW 組件采購,合計超2.3 GW。
通威股份光伏首席技術官邢國強此前公開表示,2022年公司組件產能14 GW,今年底將達到80 GW。
作為比較,目前組件第一梯隊中,晶澳科技預計2023年底組件產能超80 GW;晶科能源預計同期組件產能達90 GW。
“近期組件價格上漲,只是中長期組件價格下降中的一個‘小浪花’?!迸砼熘赋觯S著產業鏈各個環節產能釋放,后期組件價格仍會如期下降。老牌的組件強勢企業具有渠道、品牌的優勢,但通威等新進入者,最大優勢還是價格。
“不同于以往組件環節的新進入者,通威本身已是光伏知名企業。一旦通威通過低價建立了自身渠道,搶奪了訂單,后續其客戶粘性也較強?!迸砼旆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