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李一男的造車夢可能正在劃上句號。日前,有消息稱自游家NIUTRON汽車官方App已宣布停止服務,無法正常訪問。
界面新聞發現,在自游家的官方微信公眾號NIUTRON汽車內,其進入官方網站和下載App的鏈接同樣也已無法正常訪問。同時,自游家官方微博的所有內容目前也已經無法查看。
因在短期內無法交付,自游家汽車在去年12月7日發布了一封公開信,宣布將在48小時內全額退款。
自游家首款車型NV于2022年10月問世,該車定位于豪華中大型SUV,提供純電及增程兩種動力組合,價格27.88至31.88萬元。據自游家公開信介紹,這款車型共收到24376份訂單。
小牛電動成功上市后,李一男在2018年開始組建造車項目組,從時機來看,這一階段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日趨成熟,用戶對新能源車的認知也逐步建立,避免了行業早期拓荒的麻煩和痛苦。
2021年底,李一男正式對外公布了其造車品牌“NIUTRON”,中文名為“自游家”。鑒于過往的輝煌經歷,此時不少聲音以為這家新勢力將有機會攪動行業格局。
但造車資質絆倒了李一男。由于停產超過24個月,和自游家合作造車的大乘汽車的生產資質需要經過工信部的核查,而大乘汽車并未通過。
自游家隨即對生產、銷售等多個部門的員工進行了裁減,但保留了一部分核心團隊。有報道稱,李一男此時在接觸新的生產制造商,希望解決資質問題。外界對自游家產品重新開啟交付仍抱有期待。
今年2月,一輛尚無牌照的自游家NV現身奇瑞商用車總部。自游家內部人士向外界透露稱,目前雙方仍在洽談中,合作關系也并未確定,奇瑞方面則直接表示并未收到相關消息。
近年來,在新能源轉型的風口下,國內汽車產能閑置加劇,相關部門對于造車資質的審批開始收緊,代工和資質收購同樣受到影響,而這兩種方式正是造車新勢力獲取生存資質的主要途徑。
代工方面,工信部去年10月出臺“車輛生產準入許可管理”政策征求意見稿已將鼓勵代工的相關條文刪去。有解讀稱在未來的代工模式中,委托雙方均需具有生產資質,如果相關政策正式落地意味著自游家將無法通過代工進行投產。
資質收購方面,年初有傳聞稱為提高汽車制造準入門檻,國內汽車生產資質將禁止流通。界面新聞對此曾向接近政策制定的相關人士求證,對方并未直接否認。
在這樣的背景下,自游家獲得生產資質的可能性已經變得越來越小。官方App停止服務,可能只是自游家汽車“剎車”的一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