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每日推送
2023年3月各家新能源車企銷量出爐了,造車新勢力除了理想,普遍表現不太好;“傳統車企”相關的新能源品牌,卻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傳統車企煥發新生
具體來看,比亞迪、埃安、騰勢、深藍和極氪這幾家,與傳統車企相關新能源車企,同比環比都有不錯的增長。
其中,比亞迪3月賣了20.70萬輛,同比增長97%,環比增長7%。這個成績,讓迪粉和迪黑都有些沉默。
迪黑沉默是因為,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大環境不太好的情況下,比亞迪如此龐大的體量依然保持增長的態勢。
迪粉沉默是因為,這都幾個月了,比亞迪月銷量還是徘徊在20萬輛上下。繼續這樣下去,別說今年360萬輛的目標,就是300萬輛的保底都完成不了了。
其實,這個成績跟3月份漢、唐等車型換代,銷冠產品“宋家族”也面臨大更新,不少潛在車主處于持幣觀望階段有關。
待以上車型換代完畢,明星車型海鷗以及仰望、騰勢等子品牌新車上市,還有海外市場開始發力,月銷量破30萬不是夢。
值得注意的是,騰勢憑借一款均價超過40萬的MPV車型,便取得月銷過萬的成績,這夸張得有點過分了。
目前騰勢N7/N8兩款SUV車型都已經曝光,如果能延續D9的競爭力,那么BBA今年的新車折扣,怕是又要加大了。
造車新勢力只剩理想
造車新勢力這邊,3月的成績普遍不太理想。
唯有理想稱得上是造車新勢力之光,在其它品牌要么同比暴跌,要么環比暴跌,要么雙雙暴跌的情況下,依然取得同比環比暴漲的好成績。
截止到3月31日,理想汽車的累計交付數據達到了309918輛。成為了國內高端造車新勢力中,最快達成30萬輛的汽車品牌。
需要注意的是,L7車型是在3月中旬才開始交付,后續火力全開的情況下,4月的成績可能更上一層樓。
有人歡喜有人愁,造車新勢力中,3月表現最讓人失望的,莫過于AITO問界。
今年年初,在特斯拉的降價風潮帶領之下,問界很快跟上,降價幅度更是高達30000元。
但效果卻并不理想,去年12月問界還有超萬輛的銷售表現,而今年1月份僅交付了4475輛,環比暴跌55.9%,2月份交付量不增反減,3月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究其原因,主要是問界持續溢價能力不足。在“消化”完有購買能力的華為忠實粉絲后,問界現有車型的產品力,不足以吸引到更多的用戶。
3月初,“AITO問界”的字樣更改為了“HUAWEI問界”的消息傳出,讓很多持幣待購的華為粉絲興奮了一把。結果還沒改一個月,便被強制要求拆除所有相關華為字樣的宣傳物料。
目前來看,華為的名字是用不了了,繼續降價也會背刺老車主,嚴重損害品牌,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只能期待M5系列高階智能駕駛版上市,通過頂級的自動駕駛能力,吸引更多用戶群體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