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支付百科 張浩東
POS機套現是大多數持卡人資金周轉的主要方式,自從去年下半年POS機費率開始了一輪漲價潮后,部分無卡支付產品的需求增加,用戶量大漲。
然而,無卡支付平臺本身就不夠穩定,除了受支付通道的影響較大以外,還隨時都有關停業務和調價的可能,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面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01、有平臺上調費率
近日,有讀者向「支付百科」反映,有一款無卡支付產品突然漲價了,最高的費率已經達到了0.63%+3元/筆,平常如果是小額多筆來刷,也要多支付不少的手續費。
從相關的讀者反饋得知,無卡支付平臺浦匯寶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考慮到成本以及回本等原因,將對平臺的收費規則做出調整,具體細節用戶可在App中查看。
據了解,對于2023年2月1之前注冊的用戶,費率會適當浮動,大額上調至0.63%+3,小額0.38%+3;2月1日以后新注冊用戶,費率不變,此次調整只影響了老用戶。
根據浦匯寶的宣傳來看,用戶注冊和開通是完全免費的,不收取任何的隱形費用,同時也沒有實體POS機的押金和流量費等套路,
費率方面,在此次上調之前,浦匯寶的費率還是屬于正常的,沒有每筆加3的費用,大額支付0.6%,單筆2萬且實時到賬,小額支付為0.38%,單筆1000,也是實時到賬。
此外,浦匯寶還有查看交易明細、添加和綁定銀行卡等功能,并且用戶可以在App首頁的界面中看到申請代理的選項,點擊申請代理后需要聯系上級開通,成為代理后能獲得額外收入。
對于無卡支付產品而言,漲價就意味著用戶可能會流失,不過在發布費率上調的通知前,很多無卡支付平臺也做好了準備,先通過小幅度的漲價來試探用戶的反映。
浦匯寶在介紹中稱是某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旗下的產品,不過經過查詢,浦匯寶在微信上的認證主體為深圳市巧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非該持牌支付機構。
02、多家平臺關閉業務
在現在POS機費率普遍升高的市場環境下,無卡支付平臺漲價也可以理解。POS機如今動輒1.5%+3、2%+3的費率,無卡支付產品運營方即便調高費率,也依然具有優勢。
據了解,目前漲價的無卡支付產品還不算多,但是浦匯寶的漲價是一個信號,當一家機構漲價時,其它的無卡支付平臺大概率也會跟進,采取上調費率的行為。
浦匯寶等無卡支付平臺對老用戶輕微調價、新用戶不調價的措施,一方面能避免老用戶的過度流失,另一方面也能對新用戶繼續保持費率的吸引力。部分無卡支付產品的費率只是微漲的話,帶來的影響不會太大。
「支付百科」認為,無卡支付平臺漲價,在支付行業中也屬于正常的調整,也是一些支付公司或者平臺根據投入和產出比來控制收益的常用手段,合理的調節用戶和回報之間的平衡。
有信貸需求的用戶不在少數,在既有的市場規模下,用戶的分配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有的用戶更在意手續費,而有的用戶更信任持牌機構,將資金安全放在首位。
無卡支付就是手機刷卡App,在幾年前,無卡支付憑借著無需硬件、手機安裝APP就能使用、破解信用卡交易限制等優勢,迎合了一部分用戶的需求,還能節省套現成本。
不過,無卡支付平臺質量參差不齊,雖然在功能上能夠替代POS機,但是存在著信息泄露等風險隱患,被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卡支付平臺已經變得異常低調。去年以來,多家無卡支付平臺宣布暫停業務,包括掌上付、卡哺科技等,兩家平臺在去年同一天關停業務,有的沒有給出明確的開通時間,有的又重新發布好消息表明業務繼續開展。
無卡支付平臺暫停業務的公告中,幾乎都表示是與上游支付公司服務器維護滯后有關,且只是暫時性的關閉業務,但了解的用戶其實都知道,超過三個月沒有下文的想要恢復業務其實很難了。
不合規的無卡支付平臺,正在主動關停業務,尤其是一些頭部平臺的退出,說明了無卡支付現在的困難重重,在沒有被盯上時漲價一波,也不失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