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買車家
3月24日,海馬汽車發布公告稱,他們已經與豐田汽車就“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以及相關產業的戰略合作”達成一致并簽署了一份名為《關于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領域開展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這也代表著雙方正式牽手。
具體來說,他們將在海南島打造一個大型的體驗場地以供測試新車之用,而海馬方面則將會獲得包括豐田第二代Mirai電堆在內的多個成熟部件及系統,并將其搭載到海馬自家的車型上,與此同時雙方還會在整車適應性開發的基礎上,進行自建氫能供應系統的測試。
此外,雙方還會合作打造全新的氫能源乘用車7X-H,據悉該車將會使用豐田的高性能電堆系統,目前工程車已設計完成,具體上市節點或將等到2025年,屆時他們將會生產2000輛左右進行示范運營。
看來豐田對氫能源,真是“賊心不死”,當然這背后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因。
上個世紀70年代的兩場石油危機,讓日本深感國家資源匱乏所存在的隱患。從那時起日本人就走上了“優化內燃機,節能減排”的道路,于是日系車的發動機熱效率越來越高,油耗也越來越低,后來豐田又搞出了享譽全球的THS混動系統。
但內燃機再節油,終歸還是要以消耗原油為代價。因此日本在很早之前就開始考慮使用新型的清潔能源來替代燃油,而氫能作為一種全球公認的清潔能源,理論上只要技術成熟,就可以做到“無限利用”和零污染。
一方面,氫能在利用和分解的過程中一般只會產生廢水,很少會有其他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的物質。另一方面,氫能也不像石油、天然氣等傳統礦產那樣需要開采,其主要化合物來自于水,原料獲取方便。此外,氫能還有著重量輕、利用率高、運輸存儲方便、導熱性好等優點,因此被廣泛使用在航天及重工業領域。
于是日本發布了《日本再復興戰略》、《能源基本計劃》和《氫能/燃料電池戰略發展路線圖》等計劃,把氫能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所以豐田搞氫能源車并不是為了噱頭而不走尋常路,而是氫能確實有著諸多優點,也符合日本的國家戰略。
雖然,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大部分純電汽車都是采用了傳統的鋰電池,但這并不代表未來氫能電池就沒有機會,畢竟包括中國、美國、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制定了長遠的“氫能”發展目標,一旦技術突破,時機成熟,氫能源汽車就可能迎來翻身。
有趣的是,這也是豐田第一次把自己研發多年的看家本領“氫能技術”提供給中國車廠,可見當前他們被市場上熱銷的純電產品給搞得夠嗆,為了騰出手來搞好自家的純電系列,他們也不得不尋求一個得力幫手來分擔一些氫能源研發上的工作。
而之所以選海馬,或許是因為,一方面海馬汽車曾與馬自達有過深度合作,多少有點日系的基因,因此豐田與其后續的溝通與合作會順暢很多。另一方面,海馬汽車在國內畢竟屬于“邊緣”車企,豐田可以放心把核心技術提供給對方,而不用擔心“技術泄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