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油Link
日前,萬眾矚目的《2022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由國家唯一行業高端智庫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這也是該報告連續第15年發布。
來自國家各部委、各大國際石油巨頭,以及國內三桶油的代表,包括30多家中外媒體到會。發布會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現場參會嘉賓、專家學者及媒體近300人,直播聯合觀看超過160萬人次。
石油Link作為受邀媒體代表,現場感受到能源業小陽春的到來。
01 全球石油:四個特點,十年最好
隨著全球疫情走向尾聲,能源需求持續上升。如果說,過去的2022年是春光乍現,2023年,則有望春花爛漫。
國家行業高端智庫分析指出,2022年全球能源業呈現出四個方面的顯著特點。
一是全球能源消費量再創新高。一次能源消費143.66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2%,基本回歸疫情前平均增長水平。
二是全球能源貿易和供需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國際油氣貿易流向由“逆時針”轉向“順時針”,亞太與歐洲供應來源轉換,歐洲油氣“脫俄倚美”,俄羅斯油氣出口“轉東向南”。美國與歐佩克形成兩極格局,成為全球新增產量的主要來源。
三是國際能源價格體系動蕩紊亂。不同能源品種正常比價關系發生改變,煤價、電價、關鍵礦產資源價格飆漲。
四是各國政策加強對能源行業干預。維護能源供應安全成為消費國能源政策的首要目標,從效率優先轉變為安全優先,強化對能源產業鏈的控制。2022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全年均價為99.04美元/桶,同比上漲28.09美元/桶,漲幅39.6%,均價接近2014年水平。全球天然氣貿易量連續3年下降,貿易格局出現歷史性調整,俄羅斯管道氣逐步退出歐洲市場,美國加大對歐洲LNG供應,全球天然氣貿易量為1.2萬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0%。
02 國內石油:一枝獨秀,四年穩增
去年,全球能源雖然消費量再創新高,但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與之相比,國內能源卻一枝獨秀,穩定上升。
對此,國家行業高端智庫分析指出:過去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能源局勢變化,我國油氣行業牢牢把握能源保供穩價首要任務,保障了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避免了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有力支撐了經濟增長。原油產量“四連升”,連續4年正增長,時隔6年重上2億噸,全年產量達到2.05億噸;國內天然氣產量與進口管道氣較快增長,進口LNG大幅下降,國產氣保供穩價作用顯著,全年國產氣連續6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
勘探開發投資約3700億元,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約14.6億噸,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1.2萬億立方米,保持較高增長水平,CCUS產業穩步布局。
國內煉油能力增長放緩,總煉油能力升至9.24億噸/年,穩居世界第一大煉油國,產能結構繼續優化調整。乙烯產能連續第4年高速增長,總產能達到4953萬噸/年,超過美國,升至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石油企業積極推進海外新項目投產和現有項目增產,2022年海外油氣權益產量達1.85億噸,同比增長2.7%。
03 新能源:占比二成,世界矚目
傳統能源不再傳統,新能源彰顯未來。
國家行業高端智庫特別強調,2022年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實現大規模躍升,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約17.4%,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2 億千瓦,其中新增裝機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已成為我國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風電光伏新增裝機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風電光伏年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能源轉型新興產業發展亮點紛呈,綠氫產業發展加快,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累計超過70個;儲能產業高速發展,百兆瓦級儲能項目成為常態,建成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飛輪儲能示范項目;CCUS-EOR技術和標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宜氫則氫、宜電則電、宜光則光。三桶油發力新能源令世界矚目。中石油投資設立多家新能源科技公司;中石化與多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海油在多地成立新能源分公司,廣泛開展海陸風光發電、輸電科技攻關,探索培育氫能等業務。在業務領域選擇上,三大石油公司普遍看好風電業務,藍海一片。
04 高端:十大特點,五點研判
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韓玉柱到會并致辭:近年在國際局勢和人類發展面臨諸多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在不確定性中找出確定性,從順應變局中理出開創新局的思路,進而提出走好中國特色油氣發展之路的意見建議顯得尤為關鍵。中石油國家高端智庫從能源發展、油氣市場、油氣生產、國際合作以及石油公司轉型發展等方面對行業進行了全景式展示,為各部門、各企業制定油氣戰略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2023年我國油氣領域的重點工作將聚焦提升能源供應安全水平、加快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持續創新能源體制機制、開創能源國際合作新局面。
中石油總經理助理、中石油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主任張華林說,過去一年,能源行業經歷國際風云變幻、能源格局深度變革,油氣供需和貿易格局正發生歷史性變化。中國能源行業全力應對風險挑戰、在風高浪急中創造優異成績。有著15年歷史的《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是經濟技術研究院重要的年度研究成果,也是中石油國家高端智庫的特色產品,《報告》立足中國、放眼全球,把握行業趨勢、研判市場走勢,為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和中國能源企業價值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余國對于國內外能源行業發展形勢,總結出“十大特點”,并對2023年行業發展前景給出了“五點研判”。
2022年國內外行業發展形勢的“十大特點”:
一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各國政府加大對能源市場的干預力度,強化對能源產業鏈的控制,加強能源轉型戰略布局,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
二是國際油氣市場動蕩變革,國際油價沖高回落,氣價再創新高;
三是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大幅增長,油氣產量繼續雙增;全球煉油化工產能繼續增長,產品貿易格局重塑,需求和利潤呈現“油強化弱”;
四是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加速演變,海外投資環境更趨復雜,我國石油企業海外油氣合作量效齊增,元首外交引領合作新方向;
五是國際大石油公司經營業績達近十年最好水平,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六是我國能源供需總體平穩,能源結構加速轉型,能源安全受到高度重視,統籌能源安全與綠色發展成為政策主旋律;
七是我國石油市場復蘇進程受阻,市場秩序持續好轉;天然氣消費增速降至歷史最低,國產氣壓艙石作用突出;
八是我國油氣產儲量保持增長態勢,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油氣安全供應保障能力有新提升;
九是我國煉油能力增長放緩,行業多項生產經營指標下降,乙烯供需失衡加劇,石化行業進入景氣周期低谷;
十是我國石油企業積極增儲上產、保供穩價,能源保供“頂梁柱”作用充分發揮,經營業績大幅提升,加快謀劃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家高端智庫機構,身兼中石油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的余國,同時展望2023年油氣行業發展前景,基本判斷如下:
一是國際油氣價格仍將呈高位波動態勢。基準情景預計2023年布倫特原油均價范圍為80~90美元/桶。預期2023年主要國際市場氣價將有所回落但仍處于高位,東北亞LNG現貨均價23.0~26.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二是我國石油消費復蘇回暖,成品油市場供需寬松。預期國內石油市場將加速復蘇,呈前低后高走勢,預計2023年國內石油消費量7.56億噸,同比增長5.1%;成品油消費量3.98億噸,同比增長9.1%。成品油產大于需3500萬噸,市場供應形勢相對寬松。
三是我國天然氣需求呈恢復性增長,總體供需形勢偏緊。預計全國天然氣需求恢復較快增長,全年消費量為3865億方,增速回升至5.2%。
四是國內油氣企業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油氣產業鏈能力將持續提升。原油產量將保持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預計將超過2300億立方米。
五是2023年我國能源政策重點圍繞新型能源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雙碳”1+N政策體系,加快推動“十四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地實施。
是日北京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雖寒乍暖,預示著一個能源小陽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