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3月31日,英國政府宣布,經過兩年的談判后,協議已經達成,將正式加入亞太地區的貿易集團《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
2018年正式生效的CPTPP目前有11個創始成員國,分別為: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文萊、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英國將是首個加入的非創始國,同時也是第一個歐洲成員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英國加入后,將使該集團覆蓋5億人口、占據全球GDP的15%。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遠在歐洲的英國加入這個印太自貿區,預計短期不會收獲很大的經濟利益,更多是出于政治戰略考量。
原因之一在于,在目前的11個成員國中,9個均與英國存在自貿協定,雙方的關稅水平已經較低。英國政府在2021年的預測中也表示,加入CPTPP預計只會讓英國經濟多增長0.08個百分點。目前,CPTPP成員國中只有馬來西亞和文萊與英國沒有自貿協定,而它們只占英國貿易總額的0.33%。
首相蘇納克將此舉看作是從歐盟恢復自由身后收獲經濟利益的最新例證。他表示,加入CPTPP將削減汽車、烈酒和乳制品的關稅,取消服務方面的繁文縟節,從長遠來看將推動英國經濟增長18億英鎊(22億美元)。
自脫歐以來,英國尋求在全球擴大貿易關系,同時外交政策向印度-太平洋地區傾斜,并將中國視為“劃時代的挑戰”。“捍衛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是英國政府經常提及的口號。加入CPTPP,將使英國進一步與印太地區保持一致,同時也將為其在地區事務中帶來更直接的發言權。
政策研究人員認為,英國加入CPTPP將為其帶來“地緣政治戰略的大獲益、經濟的小獲益”。獨立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ECIPE)的英國貿易政策項目主任赫尼格(David Henig)稱CPTPP對英國是一項“膚淺的”貿易協議,但它將使英國與日本、新加坡等重要盟友更接近,以保持開放的全球市場。
從西方媒體的解讀來看,英國似有加入進來做老大的態勢。蘇納克表示,加入CPTPP將使英國成為太平洋經濟體集團的中心,在未來幾十年,英國還將在制定地區貿易規則方面發揮作用。在《日本時報》看來,這意味著“英國和其他成員國將為確保高貿易標準而阻止中國加入CPTPP”。
“一旦成為CPTPP成員國,英國就會帶頭對中國說‘不’。”英國咨詢公司Flint Global合伙人、貿易專家Sam Lowe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
3月31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詢問中方是否會擔憂英國加入CPTPP。“我想無論哪個國家加入CPTPP,首先都應該促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有利于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發言人毛寧說,中方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堅定倡導者,也是亞太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參與方。中方加入CPTPP不僅同我們自己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努力方向一致,也有利于CPTPP的成員國拓展中國市場,擴大對華經貿合作。中國已經在2021年9月正式提出申請加入CPTPP,目前正與各方保持著接觸溝通和磋商。
CPTPP誕生于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但是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選擇退出,繼任的拜登尚沒有表態重返,不過日本一直在游說美國重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