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龐宇
3月31日,豬肉股集體飄紅。播恩集團(001366.SZ)漲停,巨星農牧(603477.SH)漲9%,羅牛山(000735.SZ)、天域生態(603717.SH)漲超7%,新五豐(600975.SH)大漲6.83%,新希望(000876.SZ)、京基智農(000048.SZ)等跟漲。
值得注意的是,3月30日晚間,新希望、新五豐相繼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此番下調后,新希望2022年業績虧損額度擴大,新五豐業績則由盈轉虧。
從公告披露的業績更正原因看,兩家公司2023年一季度生豬價格走勢均與此前預計出現偏差,從而增加對資產減值的計提。新希望對2022年12月31日的消耗性和生產性生物資產增加計提減值約12.35億元。新五豐增加計提消耗性生物資產減值準備約6400萬元。
3月31日,新希望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生產性生物資產主要指母豬,消耗性生物資產則一般指商品豬。
上述相關人士稱,“公司將母豬群體整體做了減值計提,是基于當前母豬市場價格較低,以及非瘟導致部分母豬生產性能下降,可能無法達成原有的胎次生產。肥豬的計提則主要是因為當前豬價低于去年底基于期貨所做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價值評估。這一操作符合會計準則。”。
關于后續豬價走勢,新希望方面預計,“2023年豬價整體中性偏積極。豬價在短期內受到二次育肥的影響,全年應該是先低后高。”
兩大豬企同時下修業績預告

新希望最新預計去年歸母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5.5億元,扣非凈利潤為-9億元至-11億元。此前,公司曾預計去年歸母凈利潤為-4.1億元至-6.1億元,扣非凈利潤則為虧損1.5億元-盈利5000萬元。
最新業績預告將2022年歸母凈利潤下調9.4億元,扣非凈利潤下調9.5億元,業績虧損額度大幅擴大。
對于下調業績的原因,新希望稱,2023年1季度生豬市場行情及北方地區疫病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華信會所進場審計后發現,由于上述變化,1季度各月(特別是2月和3月)生豬市場價格與此前公司以當期各月生豬期貨價格為主要基礎預計的生豬價格有一定程度差異,且山東、河北等北方區域生豬疫病影響程度也超出了2022年末行業的預期,導致公司2022年末部分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產生了在資產負債表日超出原有預期的減值。
經與會計所溝通,新希望擬對2022年12月31日的生物資產超出原有預期外部分的減值進行計提,共計約12.35億元,其中消耗性生物資產增加計提減值4.88億元,生產性生物資產增加計提減值7.47億元。
同比來看,新希望2022年業績虧損額度收窄。2021年,該公司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95.91億元、79.21億元,當期資產減值損失共計28.94億元。
同日晚間,新五豐也披露了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最新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6000萬元至-8000萬元,扣非凈利潤為-1.55億元至-1.75億元。此前,公司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800萬元至1200萬元,扣非凈利潤為-9200萬元至-1.38億元。
關于業績預告更正原因,新五豐稱,公司此前發布業績預盈公告時是基于行業周期趨勢,預測生豬市場價格進入上漲階段,對2023年1-6 月份生豬市場價格預測較為樂觀。根據目前2023年1-3月生豬實際價格情況,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消耗性生物資產減值準備約6400萬元。
此番修正導致新五豐盈虧性質發生變化,歸母凈利潤由盈轉虧,扣非凈利潤虧損額度擴大。但相較2021年虧損收窄,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95億元、2.79億元,當期資產減值損失1.10億元。
豬價后市如何演繹?
一般而言,由于生豬養殖行業存在較明顯的周期性,行業內公司的業績也會隨著豬周期上下波動。
而本輪豬周期由于誘發因素復雜、意外事件多、價格波動劇烈,對于行業發展影響較大。新希望、新五豐相繼下修業績可以視為行業周期性的一次風險預警。
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全國外三元豬價在去年12月末至今年1月中旬期間就已從18.7元/公斤跌至14.4元/公斤,短暫回升后,2月初繼續下探至14.25元/公斤,生豬行業進入深度虧損狀態。
3月以來,生豬價格以降為主。從3月1日的16元/公斤降至3月31日的14.5元/公斤。

不止養殖戶,機構對于今年生豬價行情的看法也同樣存在分歧。
興業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年初的豬價受到春節前肥豬出欄節奏的影響有所壓制,短期供給過剩疊加需求淡季導致行業處于低價區間并且出現持續的產能去化。其認為隨著出欄均重以及宰后均重逐步回歸到合理區間,豬價在需求季節性恢復的驅動下仍然能夠反彈向上,帶動行業回到盈利區間。
中信證券認為,當前生豬市場整體供需呈僵持態勢,豬價缺乏向上或向下突破動力。短期來看預計豬價或將保持震蕩態勢,需持續關注二次育肥動向以及養殖戶及下游情緒層面對短期豬價的擾動。中長期來看,產能去化仍在持續,全年均價仍有望維持波動上行態勢。
不過,大有期貨指出,近期豬價持續在15元/kg附近波動,月底大型養殖企業為完成月度目標出欄進度有所加快,但出欄均重仍偏高,生豬整體供應稍顯寬松,消費難有明顯變化,大部分屠宰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而豬價未跌破15元/公斤,屠宰企業主動分割入庫意愿不強,市場二次育肥也比較謹慎。整體來看,當前市場仍處于供強需弱狀態,未來豬價或震蕩偏弱調整。
關于未來豬價走勢,新希望于近日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示,生豬供給方面,受疫病影響,12月至今行業里母豬淘汰量較大。冬季疾病也一定程度影響當期的母豬妊娠,使出生仔豬存活率受影響,斷奶仔豬死亡率在 今年1-3 月有所提升,這意味著 6-7月后出欄豬可能會減少。23年上半年出欄量可能會比23 年下半年出欄量高。而消費端,公司認為今年比較樂觀。
新希望認為 2023年的價格低點已到,且比2022年低點高,2023 年中樞也會高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