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上市不到一年,錢就花完了?”對云從科技(688327.SH)拋出的大手筆定增,有投資者如此表示。
3月30日晚間,云從科技披露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發行對象發行股份不超過2.22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6.35億元,擬全部用于云從“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
2017年至2022年,云從科技總營收之和尚為37.12億元,這筆不超36.35億元的定增對去年IPO“縮水”的云從科技而言并非小數目。
募資擬全用于AI大模型
定增預案顯示,“行業精靈”項目著眼于在算法層面構建行業大模型,為制造、金融、商業等領域提供智能算法能力,主要投向屬于國家行業政策與資金重點支持發展的科技創新領域。
該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分為4個子項目的研發,其中標桿行業專用大模型的研究與構建是研發核心,云從科技采用大模型下游任務遷移與行業專家知識相結合的范式,打造出能夠成為人工智能行業標桿的行業大模型。
AI大模型即基礎模型,指通過在大規模寬泛的數據上進行訓練后能適應一系列下游任務的模型。今年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引發全球性的新技術革命與商業浪潮。
度小滿首席技術官許冬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具有通用能力的大模型將成為信息處理的基礎設施。
不少頭部公司已入局AI大模型,百度布局對話式大模型“文心一言”、微軟宣布Microsoft 365服務全面接入以AI大語言模型技術為核心的AI驅動工具Copilot、騰訊混元AI大模型已應用于騰訊微信搜索、騰訊廣告等場景,等等。
德邦證券研報顯示,行業大模型方面,百度與行業頭部企業、機構聯合研發的融合行業數據、知識以及專家經驗的大模型,在各行業的技術效果突破、產品創新、生產流程變革、降本增效等維度產生價值。例如,與國網、人民網合作的NLP大模型,分別在電力、傳媒方面探索AI產業落地。
云從科技定增預案顯示,本次“行業精靈”項目建設期為3年。3年36.35億元的項目投資金額,超過云從科技自2017年以來的研發費用總和。2017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云測科技研發費用為22.03億元。
持續虧損,股價翻倍
“無燒錢,不AI”,至今,云從科技還處于花錢沒掙錢階段。結合最新業績快報,2017年至2022年,云從科技凈利年年虧損,累計虧損32.23億元。另一家A股上市AI公司格靈深瞳則在2022年實現扭虧,但2018年至2022年總共累計虧損5.97億元。
對于2022年虧損原因,云從科技表示,一方面由于在手訂單項目建設進度不及預期以及新訂單業務開展出現不同程度的延期,另一方面則在于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
2022年5月,云從科技登陸科創板,原本擬募資37.5億元,實際縮水募資17.28億元,也因此,云從科技對募投項目進行調整,不再涉及原本計劃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
不過,募資不及預期并“砍掉”了募投項目,云從科技當年卻拿出近一半的募資額用于理財。
上市后的首份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云從科技未立即將募集資金用于募投項目,而是將其中的8.1億元購買了現金理財產品,半年報顯示其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為9.1億元,時間至2022年三季度末,其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為8.21億元,占當期資產總額的20.89%。

3月31日,云從科技收盤漲幅擴至15.44%,報收47.33/元,2月1日至今,云從科技股價已翻倍,累計漲幅達125.17%。5月29日,云從科技首發限售股預計解禁4.55億股,占總股本的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