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薛昱婷
受疫情和國際政治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發生了新的調整,亞太地區產業供應鏈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在博鰲亞洲經濟論壇2023年會上,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成為各嘉賓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此外,亞洲區域合作、氣候與可持續發展以及能源領域轉型等話題,也是嘉賓們關注的議題。
在博鰲亞洲經濟論壇2023年會現場,奧緯咨詢亞太區執行董事合伙人、亞太區總負責人雅各布·霍克(Jacob Hook)就上述問題接受了界面新聞的專訪。
奧緯咨詢是一家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在全球30個國家的70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咨詢服務涵蓋金融服務、零售與消費品、工業品、能源及交通運輸等行業。
雅各布·霍克專注于金融服務戰略、亞洲地緣政治、區域供應鏈和氣候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擁有近20年的從業經驗,與眾多領先的大型金融機構合作戰略項目。在擔任現職前,Jacob是奧緯咨詢澳大利亞的市場負責人,以及亞太地區公共政策業務負責人。
以下為采訪內容,刊發時有所刪節。
界面新聞:此次出席博鰲亞洲經濟論壇,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雅各布·霍克: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個論壇。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的經歷。如此多各行各業的演講者、專家、與會者,以及從中國的不同地區前來的觀眾,匯聚在論壇上,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活動規模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覆蓋面非常廣,議題涵蓋了當今世界面臨的各類挑戰。一切都非常有趣、引人入勝。
界面新聞:后疫情時代,中國是否還是跨國公司的投資優選地?對比越南和印度等其他亞洲國家而言,競爭力如何?
雅各布·霍克: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中國現在是,未來也將保持全球首要制造中心及工業支柱的地位。
變化當然在發生。跨國公司希望他們的供應鏈能夠更有韌性、更多樣化,因此正謀求在全球其他地區布局供應鏈。它們尤其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在那里布局了生產或其他業務。
但跨國公司仍然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專注于中國。中國市場在基礎設施、規模和資本方面,具備其他任何市場無法比擬的優勢。
中國的消費者市場非常龐大且持續增長,對各種各樣的跨國公司而言頗具吸引力。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并在當地布局供應鏈,對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而言非常重要。
此外,中國是技術水平較高的工業大國,承擔了制造業價值鏈中具有先進技術要求的部分,企業可以因身處這個產業鏈中受益。
界面新聞:亞洲國家可以形成區域性的、強大的新供應鏈嗎?如果可以,會發生在哪些行業?
雅各布·霍克:在許多領域,區域化供應鏈正在不斷發展,并且逐漸整合。
消費電子和消費品等正在逐步進入越南等市場,因此更多企業會選擇就地生產制造這些產品,并把原來在中國的供應鏈,部分轉移到越南等國。這是在電子行業的一種整合形式,未來可能會出現其他形式。
我對電動汽車市場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在中國市場看到了與此相關的大量創新。中國已具備潛在規模,能夠真正開始建立一個整合性的、彼此連接的區域化供應鏈。
亞太地區其他市場的供應商和制造商,都可以共同參與構建價值鏈和終端產品市場,區域內各國可以實現整合和彼此連接。
界面新聞:提到電動汽車,就不得不提關鍵礦產資源。如何能夠保持關鍵礦產供應鏈的穩定性,實現可持續發展?
雅各布·霍克: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關鍵礦產資源。鐵礦石等制造業所需的基礎性礦產較容易獲得。目前,鋰等稀有礦產構成了先進價值鏈的一部分。想要實現經濟體穩定發展、持續增長,兩種礦產都至關重要。
重要的是各國要保持開放的貿易流通,持續專注于基礎設施建設,繼續以環境友好、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礦產資源的供應。因為礦產資源的供應,可能會對環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界面新聞:在礦產資源供應方面,政府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應當在國際層面上、或者區域層面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雅各布·霍克:政府如何處理政府間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礦產資源的供應情況。因此,政府在進行政府活動時,需要特別注意其行為對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應關注礦產資源在實現可持續發展、向全球和本地凈零目標轉型中的的巨大作用。
界面新聞:全球仍在氣候變化所擾。您認為,亞洲國家應當如何同心協力應對氣候變化?
雅各布·霍克:越來越多的亞洲人認識到,參與到向凈零經濟的轉型非常重要。這種轉型是迫切需要的,不僅政府應當支持,區域企業也應當抓住這個巨大的商業機會。
因此,應當將涉及關鍵硬件投入的供應鏈連接起來,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電動汽車、供應和零部件等供應鏈。所有在該價值鏈上的、分工不同的國家,都需要在區域內進行合作和協調。
此外,在金融行業存在許多促進區域一體化的機會。實際上,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最大挑戰和障礙之一就是資金的充足供應。因此,要以長遠的眼光來構建新型資本基礎設施,使得亞太地區可以有更多的資金供應。
目前,我們在如何定義綠色金融,以及什么應當被視為綠色金融來運作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同觀點。如果一個區域內能夠在綠色金融方面保持一致性,制定更多相關標準和政策,確保資金能夠流向所需的待轉型經濟體,這將使得亞洲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更具優勢。
界面新聞:在全球低碳轉型中,能源領域公司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您對它們有何建議?
雅各布·霍克:能源領域的所有公司,都應該充分意識到了它們所面臨的挑戰。
毫無疑問,能源對于所有經濟體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投入。如果能源供應中斷會發生什么?過去一年,我們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地方因為經濟轉型時的不連貫政策,導致在能源供應和定價方面存在挑戰。
能源公司真的需要非常謹慎地審視它們的投資、政策以及環境。它們需要非常專注于未來世界,看到10年、20年甚至更久以后的世界。他們也需要非常強烈地意識到,他們如今所應當發揮的作用,以確保經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