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巨潮 小盧魚
編輯 | 楊旭然
那位經常被罵“菜狗”的蔡嵩松基金經理又精神起來了。截至3月26日,由蔡嵩松“掌舵”的諾安積極回報混合A/C份額年內收益率分別已達47.14%、47.01%,分別暫居年內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榜第一、第二名。
部分激動的基民開始高喊“蔡皇重歸王座”,驚喜之情,溢于言表。作為一位投資風格激進、選股高度集中,all in半導體的基金經理,蔡嵩松從來不缺業績表現和坊間爭議。在基民口中的稱呼也是隨著板塊行情的變化,在“菜狗”、“蔡經理”、“蔡皇”三種形態之間來回切換。
由于蔡嵩松管理的基金收益率經常像在坐過山車,在基金圈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年輕人有三樣東西不可碰,抽煙、喝酒、諾安成長。
如今隨著以半導體、信創、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股普漲,蔡嵩松所管理的半導體行業基金收益率節節走高,其本人也再次贏得了基民的尊稱。
不過在這些調侃之外,我們也應該關注到表象背后的主流投資風格變化,高度賽道化選股的模式將被大量復制,未來我們將見證更多蔡嵩松式的年輕基金經理們崛起與起伏。
01 高度賽道化
本次創下高額收益的“諾安積極回報混合”成立于2016年,但在2022年8月才被蔡嵩松接手。當時這支基金的管理規模大約只有1億元,持倉也以傳統白馬股為主,比如貴州茅臺、中國中免、伊利股份等。
蔡嵩松接管這支迷你基金之后,立馬對其持倉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重倉消費白馬股完全轉變為了重倉芯片半導體股票,完全貫徹了蔡嵩松一直以來的投資理念,即“以科技投資為最鋒利的矛。”
當年四季度,“諾安積極回報混合”的重倉股已經變成了中微公司、北方華創、卓勝微、麒麟信安、芯源微、概倫電子、芯原股份-U、卓易信息、寒武紀-U、滬硅產業-U等。
但半導體無疑是那種股價波動較大的板塊,近兩年的時間里,板塊行情一度從2021年的高位下跌50%,直到2022年年底才出現反彈跡象。
“諾安積極回報混合”調倉至芯片、半導體板塊時,正好趕上了這波行情初啟的好時候,吃到了較高的漲幅和收益。比如今年芯原股份-U、寒武紀-U的年內漲幅分別高達110.8%、235.4%,其他重倉股的年內漲幅也普遍在20%左右。可以說,這位喜歡“狂賭”的蔡嵩松經理,又一次賭對了。
作為投資風格十分鮮明的成長股基金代表人物,蔡嵩松堅持自上而下的選股邏輯,先找到能維持較長時間高景氣度的賽道,再從中優選個股,享受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
隨著近幾年傳統的價值投資式微,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也開始向賽道化選股的風格切換,即便是長期資金投資型的險資等機構,據說調研基金公司時也不再看那些年齡超過40歲、偏重消費類股票、強調均衡配置的基金經理了。
與其說這是基金經理版的“中年失業危機”,不如說是資本市場對獲得超額投資收益的強烈渴望,在促使這些傳統投資機構的投資風格,從價值投資往賽道投資上切換。
以蔡嵩松為代表的這一批新基金經理們,不少人畢業于頂級學府的理工科專業,親眼見證了互聯網等新興行業的崛起,比老一輩們更相信科技能夠改變世界,在熱潮掀起之前,就已經堅定地投資到了芯片、信創、半導體、新能源等板塊上。
往前看十來年,地產、金融、白酒、消費等也曾經是各自時期的代表性賽道,只是它們所仰賴的是中國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大潮,以及隨之帶來的人均居民收入增長、消費需求提質增量。
而在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當下,最熱門的賽道只可能是那些能代表先進生產力、能解決關鍵技術的半導體、新能源等行業。
市場資金大量涌入這些行業,并帶動股價持續上漲,本身并不奇怪。
02 高度科技化
不得不說,雖然蔡嵩松存在投資風格激進、持股過度集中、無法很好地控制回撤等問題,但是他堅定看多芯片、半導體行業并進行投資的理念并沒有問題。
國家高層的表態其實非常積極且充分:
“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高端制造,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不少經濟學家也針對發展現代化產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申萬宏源首席楊成長認為,中國經濟動能轉型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中高端制造替代低端制造,二是消費替代投資,三是動產產業替代不動產產業。
海通證券首席荀玉根表示,要實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個總體目標,就是要在產業當中提高科技含量,強調科技自強自立,并充分把握住數字經濟時代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
無論是打造高端制造業,還是實現數字經濟,都離不開數據、算力和算法的支持,所以計算機、電子、通信等行業都會受益于政策端。這也是近期計算機、半導體板塊領漲的原因。
除了政策面,技術面上的超跌反彈,也是近3個月半導體板塊漲幅高企的原因之一。
2022年,受國際沖突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半導體板塊的行情調整較大。根據Choice數據,2022年以來半導體相關ETF跌幅靠前,國泰CES芯片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等跌幅均超過30%。
然而從經濟發展的脈絡來看,更大容量、更高速度、更低功耗的芯片半導體無疑會擁有海量的需求和迅猛的增速。
時下火熱的賽道們,比如5G、新能源、物聯網、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又有哪個能離開高精尖芯片的支持?隨著技術不斷創新、國產替代化不斷推進,芯片半導體的成長性和可投資性都是十分明顯的。
因此,半導體板塊才能等來今年年初這一波超跌反彈,蔡嵩松才能從“菜狗”翻身做回“蔡經理”。
不只是蔡嵩松,其他專注投資半導體的基金經理們也在這段時間得到了不錯的業績回報,比如劉元海管理的東吳移動互聯A今年以來回報率達到34.76%,翟相棟管理的招商優勢企業A今年以來回報率達到33.38%。
可見只要走在正確的賽道上,即便不是蔡嵩松,也會有其他基金經理創下驚人的超額收益。
03 高度輪替化
蔡嵩松因為all in半導體的選股和持倉風格,經常被人稱為基金經理的“狂賭徒”。
不過回顧張坤等價值投資派代表型基金經理的成名之路,其實也離不開對某個板塊的押注行為。像張坤也是在十年前率先將籌碼大量加在白酒板塊,并獲得了遠超他人的收益率,這才闖下如今的江湖地位。
一開始“喝酒吃藥”行情也不是市場共識。只有少部分堅持下來的基金經理,憑借超前布局獲得了真正的收益。而當市場共識已然凝聚時,這些曾經的“激進投資分子”,便慢慢成為了基民眼中的價值投資派大師。
可見頂流基金經理的成名之路還是十分相似的,都是在某個風口選對了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優質賽道,并堅定地走下去。
只是在這個技術快速迭代、應用不斷突破的年代,賽道股五花八門,資金缺乏耐心,板塊行情輪動的頻繁程度也在加劇。如何把握好科技和時代前進的方向,選對賽道進行投資,是每個基金經理都必須答好的問卷。
新一代的基金經理們,大多是頂級院校的理工科博士出身,比如蔡嵩松15歲進入中科大,碩博階段就讀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專業主攻芯片設計,博士畢業后又進入一家科技公司從事芯片設計工作。
換言之,蔡嵩松敢在芯片半導體這個賽道上狂賭,也是因為他真的了解這個專業和行業。
要知道,芯片半導體等時下流行的賽道行業,往往都存在著較高的專業壁壘,行業內企業研發投入大、行業整體信息不對稱程度高,非常需要投資者掌握深厚的專業知識。
同時,這種高科技代表性板塊的股價也有較高的波動性,市場資金的進出同樣頻繁,十分考驗基金經理控制回撤和風險的能力。
蔡嵩松擁有足夠多的專業知識,但缺乏老練投資經理的控倉水平。這也是其管理的基金上漲與下跌幅度都十分夸張、不斷引發基民爭議的主要原因。
隨著投資者越來越渴望獲得超額收益,風格類似或者想要復刻蔡嵩松成功模式的年輕基金經理們,只會越來越多。但是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的時代,簡單的復刻并不能保證帶來同樣的成功。
就在幾個月前,生成式AI還是一塊鮮有人問津的處女地,然而ChatGPT的橫空出世,立馬讓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板塊成為了當下最火熱的投資賽道、股市上回報率最高的板塊。
而ChatGPT帶來的熱度能維持多久?下一個最火的賽道是誰?美聯儲持續加息造成的硅谷銀行破產、美股科技股暴跌,又會不會在么時候就把負面影響傳導到國內的科技公司頭上呢?
這些都是投資者們應該謹慎思考的問題,因為一時的行情高漲就過度迷信芯片、半導體、人工智能等賽道股的神話,收效可能會低于預期。畢竟蔡嵩松過去被稱作“菜狗”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