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3月30日,交通銀行(601328.SH,03328.HK)發布2022年度經營業績并召開業績發布會。交通銀行行長劉珺攜一眾高管出席。
報告期內,交通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729.79億元,同比增長1.33%;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921.49億元,同比增長5.22%。董事會建議2022年度向普通股股東每股分配現金股利人民幣0.373元(含稅),現金分紅率32.72%。
資產規模方面,交行距離13萬億元僅差臨門一腳。截至2022年末,該行資產總額達人民幣12.9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37%。
資產質量方面,報告期末,交行不良貸款率1.35%,逾期貸款率1.16%,均降至2015年以來最好水平;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占不良貸款余額比例57.95%,較上年末下降8.1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0.68%,較上年末上升14.18個百分點。
“即便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的這么一年,交通銀行還是交上相對比較令市場滿意、令我們自己鼓舞的一份答卷。”劉珺表示。
對于歐美銀行風險事件、地產貸款質量、一季度信貸投放等問題,交通銀行管理層一一進行了回應。
歐美銀行風險事件敲響警鐘
近期,包括硅谷銀行、美國簽名銀行以及瑞士信貸在內的歐美銀行業發生危機,引發全球銀行業動蕩。
“美國這兩家銀行跟中資銀行交集很少,中資銀行與瑞信有一些業務往來,但是并不多。交行未持有瑞信被歸零的AT1債券?!苯恍袠I務總監涂宏表示,總體而言,歐美銀行風險事件對中資銀行風險很小,但具有警示作用。
外匯敞口方面,涂宏表示,交行通過市場風險限額約束交易性的外匯敞口,通過匯率風險管理協調小組統管全行非交易性敞口,相關事件對交行影響非常小,也不會影響到其國際化策略。
作為國際化走在前列的中資行,交行目前已經在1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3家境外銀行的分子行,形成了覆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橫跨五大洲的境外經營網絡。截止到2022年末,交行海外分行總資產折合人民幣1.26萬億,較上年末增長6.37%;總資產在海外分行占比在全行總資產占比9.72%,凈利潤5.55%,都位居中資銀行的前列。
劉珺補充道,硅谷銀行聚焦于科創企業融資,是一種較為先進的經營模式,卻犯了一個特別基礎的經營問題,即資產負債錯配之后嚴重影響了流動性管理正常運行,使得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擠兌發生在一個特別現代化、特別領先的融資平臺上。
他引述了一位交行員工對硅谷銀行事件和瑞信事件做的學術分析,闡述“貨幣如水”與“貨幣如蜜”兩個現象同時存在。
“不要以為貨幣就像水一樣,會均勻地分布在實體經濟角角落落,有的時候它會像蜜一樣黏在某個資產門類上?!?/span>劉珺舉例稱,硅谷銀行的負債相對如水,即來自于科創企業的存款,但其資產是像蜜一樣焊在長期的債券上,所以最終一旦擠兌,整個負債缺口會立刻顯現出來,而整個資產變現能力又很差。
在他看來,瑞信銀行是一個相對比較領先的,集融合投行模式與商行模式、財富管理一體化的銀行集團,卻犯了一個又一個錯誤,而這些錯誤的核心都跟KYC有關,即如何了解客戶。
“瑞信兩筆最大虧損投資項目,原因是其沒有了解它的客戶。這兩個客戶基礎狀況都很一般,只不過通過所謂‘騰挪術’做出一個相對比較漂亮的財務報表,最終會形成很大的損失。”他表示。
房地產貸款風險幾何?
2022年,整個房地產行業都處在一個下行趨勢中,個別高負債、高杠桿、流動性緊的房地產企業出現了信用風險,各地政府、金融機構將“保交樓”作為重點任務推進。
交行首席風險官林驊表示,交行把房地產貸款持續重點滾動排查房地產風險,從對于出險和存量房地產項目進行全量排查情況來看,按照實質性風險判斷原則,將符合不良特征的房地產貸款項目下遷到不良,據實反映不良狀況,同時據實撥備。
“具體來看,確實受到大環境影響,去年末集團全口徑房地產不良率2.8%,比上一年末上升1.55個百分點。從趨勢來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判斷房地產的風險在收尾?!绷烛懕硎?,但房地產行業流動性緊張的問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予以改善。
他表示,交行的開發貸撥備率高于全行貸款平均撥備水平,整體上具有較高的風險抵御能力。對于列入不良的房地產開發貸款,交行判斷下來其風險緩釋水平較高,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宏觀整體風險在收斂,交通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總體是可控的。
林驊進一步表示,交行將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堅持“因城因戶”施策,分層分類管理的原則,持續加強房地產業務風險管理,特別是強化貸后管理和項目建設周期過程當中的管理,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為“保交樓”專項貸款提供配套融資支持,支持優質房企并購處于困境當中的房企的項目,在保證債權安全情況下,按照商業化原則對存量房地產合理展期。
一季度信貸“開門紅”
在今年的信貸投放方面,交行取得了一個不錯的開門紅。
交行副行長郝成表示,年初以來,交行對公信貸投放呈現“量價齊升、結構優化”的良好開局。
截至2022年末,交行客戶貸款余額7.3萬億元,同比增長11.22%,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8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
“這是近10年最高的水平?!?/span>郝成表示,在此基礎上,交行對于2023年信貸投放計劃,總原則就是堅持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在2022年打下的良好基礎上,持續推進信貸資產結構優化和效益提升,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郝成表示,在總量上,交行保持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不減弱,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幅目標現在定在12%左右,在結構上堅持零售轉型,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積極委托推進個人消費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等消費貸款的發展。
他表示,今年以來,市場整體的公司信貸需求較為旺盛,基建、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領域尤為突出。截至2月末,交行基建類貸款、制造業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綠色信貸、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今年“開門紅”以來,長三角地區信貸需求較為旺盛,區域信貸投放保持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區域對公貸款投放保持同比多增,投放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領域。長三角區域投放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領域。
今年年初以來,交行人民幣存款保持穩定增長。從一季度開門紅情況來看,存款競爭仍然比較激烈,新增存款依然呈現一定程度的定期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