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遞網 雷建平
京東集團昨日(3月30)宣布拆分京東工業與京東產發,京東工業與京東產發分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香港上市。
本次全球發售的聯席保薦人為美銀證券、高盛、海通國際。
這意味著京東工業與京東產發在排隊IPO,京東集團旗下還有一家準上市企業京東科技,后續也可能準備IPO。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正在批量制造上市企業。
年營收141億
京東工業是中國領先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商。通過踐行變革性的、全鏈路的工業供應鏈數字化,京東工業幫助其客戶實現保供、降本及增效。
自2017年7月成為京東集團的獨立業務單位以來,京東工業一直堅持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商的定位,不局限于銷售產品,更專注于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通過踐行變革性的、全鏈路的工業供應鏈數字化,不僅為客戶實現保供、降本及增效,更為整個產業創造價值。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按2022年交易額計,京東工業在中國MRO采購服務市場排名第一,也是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最大的服務提供商。在業務規模增長的同時,京東工業2020年-2022年連續三年保持穩健盈利。
招股書顯示,2022年,京東工業的交易總額達到223億元,2020年-2022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8.4%。
京東工業2020年、2021年、2022年營收分別為68億元、103.45億元、141.35億元;毛利分別為13.82億元、19.27億元、25.4億元。
京東工業2020年、2021年、2022年經調整利潤分別為4.36億元、5億元、7.15億元。
GGV與紅杉中國是股東
京東工業執行董事為宋春正,非執行董事分別為劉強東、徐炳東;獨立非執行董事分別為孫含暉、湯欣、顧寶芳。
2020年5月,京東工業品簽署2.3億美元A輪融資協議,本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CPE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
2021年1月,京東工業與包括Domking及GGV在內的一批第三方投資者完成並悉數結清A-1輪優先股融資,籌集約1.05億美元。
2023年3月,京東工業完成3億美元B系列優先股交易,阿布扎比主權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資基金42XFund共同領投,大型資管集團M&G、全球私募巨頭EQT旗下亞洲平臺BPEA EQT(原霸菱亞洲投資)和紅杉中國跟投。
于本公告日期,京東集團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持有京東工業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77.95%。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通過Max I&P Limited持股為3.71%,這部分股權是京東工業對劉強東的獎勵。
GGV持股為4.71%,Domking Investment II, L.P.持股為2.44%,Expansion Project Technologies Holding SPV RSC Ltd持股為1.58%,MIC Capital Management 23 RSC Ltd 持股為1.58%;
上海源安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為1.43%,Sequoia Capital China(紅杉中國)持股為1.38%,Skycus China Fund, L.P. .持股為1.23%,C-Open Education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為1.23%。
擬議分拆完成后,京東集團將繼續間接持有京東工業50%以上的股權,因此,京東工業將仍為京東集團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