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財經在線CBO
收購謎尚母公司Able C&C控股權的競爭正在升溫,據外媒報道,歐萊雅、雅詩蘭黛和LVMH等全球美妝巨頭將參加比賽。
據消息稱,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集團已加入初步收購邀約,以收購化妝品品牌謎尚的運營商Able C&C的控股權。雖然這家全球奢侈品集團的參與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但投資銀行(IB)消息人士稱,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的亞洲戰略投資者加入了收購這家韓國化妝品公司的競購戰。
01、估值5億元,Able C&C尋求股份出售
據消息人士透露,超過五家海外戰略投資者,主要是來自中國和日本的亞洲分銷和生物制藥公司,以及當地時尚企業,參與了本周早些時候的初步競標,以收購Able C&C的59.2%股份和管理權命令與命令。預計出售價格將定在1000至15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億至8億元)左右。
鑒于主要投標定于5月的某個時間舉行,該交易的潛在買家的候選名單仍可能發生變化。市場觀察人士正在關注IMM Private Equity(PE)此次能否退出對這家化妝品公司的投資。消息人士稱,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Able C&C的增長潛力,特別是近年來其在海外市場的樂觀增長,當時其更大的競爭對手受到疫情干擾,但2020-2022年,該公司在美國和日本這兩個最大的市場實現了74%和15.5%的銷售額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Able C&C Co., Ltd.是一家從事化妝品制造的韓國公司。該公司的產品包括護膚品、身體護理品、護發品、底妝產品、定妝產品、清潔產品和面膜產品以及男士化妝品、香水產品。
Able C&C在46個國家/地區經營超過30,000家門店,品牌包括Missha謎尚、A'pieu、Stila、Chogongjin、Lapothicell、Cellapy等。
IMM通過在2017年收購價值4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2億元)的股份,成為Able C&C的最大股東。現在,該公司正在尋求收購六年后的退出。這筆交易包括運營權,估計約為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29億元)。
過去六年,韓妝和韓國美妝市場正在發生劇烈變革。私募股權公司收購后,由于疫情影響,Able C&C的收益遭受了一系列打擊。此外,中國市場韓妝的衰退,也使得韓妝出口受到重創。
Able C&C在2016年公布的年收入為434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99億元),到 2021年下降到262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91億元)。同期,其244億韓元的營業利潤在2021年變成了22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的營業虧損。在收益暴跌后,Able C&C的股價隨之暴跌,IMM PE去年因未能延長部分融資而面臨違約事件(EOD)。它迫使私募股權公司出售這家化妝品公司,財務也面臨損失。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IMM PE深陷泥淖的時候,Able C&C卻成功實現了轉型。它去年公布的營業利潤為10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300萬元)。隨著疫情的放開,外界預計該公司的收益將進一步增長。
02、在歐美市場,韓妝日益繁榮
近年來,隨著中國美妝市場的格局被本土品牌進一步改寫,不斷在中國市場斷尾求生的韓妝品牌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時代的縮影。但根據GlobalData的數據,到2026 年,韓國化妝品的銷售額預計將以5.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更重要的是,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回歸戶外活動,產品創新和在線銷售的興起有望推動市場增長。
似乎,韓妝的境遇并沒有我們想象的差。
GlobalData表示,在此背景下,韓國化妝品市場預計到2026年將增至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22億元),2021-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為5.5% 。
與此同時,韓國人均化妝品支出從2016年的9.6美元(約合人民幣66.13元)增加到2021年的18.1美元(約合人民幣124.68元),超過了2.4美元(約合人民幣16.53元)的地區平均水平和3.9美元(約合人民幣26.86元)的全球平均水平。GlobalData預測,到2026年,韓國的化妝品PCE將飆升至23.9美元(約合人民幣164.64元)。
數據和圖表來源于LEFTY
此外,在K-POP和韓國影視產業等文化輸出的帶動下,強大的名人文化有助于進一步在全球范圍擴大客群,并鼓勵韓國男性在日常美容中接受化妝。
專業數據機構LEFTY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時裝周,因為韓國明星和名人的帶動,目前全球意見領袖的影響力中心,已經從美國轉移到亞洲。而對于韓國本土而言,因為OEM和ODM的加工和創意依然在亞洲地區具有優勢。
根據愛茉莉太平洋最新財報,雖然其在韓國的年銷售額下跌16%,亞洲區的銷售額下滑24%,中國區銷售額下滑30%,但比起亞洲,歐美市場異軍突圍。
愛茉莉太平洋在北美地區依托亞馬遜等渠道,銷售額大幅增長了83%,其于2022年收購的純凈美妝品牌Tata Harper也幫助集團在北美奠定了中長期市場競爭的基礎。歐洲區則受益于蘭芝品牌的拉動,銷售額增長率37%。
03、巨頭哺育下,能否重回亞洲之巔?
Able C&C的首席執行官Kim Yu-jin在接受《韓國先驅報》采訪時表示,韓國美容產品在海外市場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其實惠的價格、質量和快速反映全球化妝品行業趨勢的能力。
“目前,有很多韓國化妝品品牌擁有創新、有遠見的化妝品。他們正試圖涉足日本市場或美國市場等大市場,但遇到了困難,因為他們沒有穩定的供應鏈。”Kim說。
顯然,無論是對Able C&C還是整個韓妝市場而言,雅詩蘭黛、歐萊雅等美妝巨頭帶著先進的全球管理經驗和供應鏈系統而來,將會改變目前韓妝在亞洲乃至全球范圍的業績版圖。
早在2018年,歐萊雅以約6000億韓元收購了韓國時尚及美妝公司Nanda,其后也將彩妝品牌3CE進一步帶向全球市場。歐萊雅最新財報也指出,報告指出,大眾化妝品旗下主要品牌都在增長,且有諸多創新,顯然,作為大眾化妝品的一員,3CE對財報也有貢獻。
3CE的成功和疫情的放開,似乎給了歐萊雅更多在韓國市場立足的信心。去年11月,歐萊雅集團與韓國新羅酒店(Hotel Shilla)、私募股權公司Anchor Equity Partners合作,通過第三方合資企業Loshian,推出了全新的奢侈護膚品牌Shihyo。
其實,美妝巨頭們在韓國的戰爭一直沒有停息。2016年,LVMH旗下子公司收購了韓國CLIO Cosmetics的少數股權,擴大了全球投資者的行列,押注中國等主要市場。2017年,聯合利華以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3億元)收購韓國化妝品公司Carver Korea的多數股權,后者擁有中國消費者熟知的護膚品牌AHC。2018年,美妝巨頭科蒂集團宣布,以264.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收購韓國包材制造商Shinhwan Costec100%股權。2019年,雅詩蘭黛追加11億美元,收購了護膚品牌 Dr Jart+背后的首爾公司Have &Be剩余的三分之二股份,這家全球化妝品公司于 2015年12月收購了Have &Be的少數股權。
對于歐萊雅們而言,在全球化的征途中,已經完全熟悉了全球各類市場和渠道的運作法則。而隨著今年以來,開云任命雅詩蘭黛前高管出任美妝部門負責人,LVMH啟用熟悉中國市場的前歐萊雅高管負責美妝部門,美妝巨頭們的戰爭似乎隨著此次收購再一次集中在韓國。
“目前而言,韓妝以及中國美妝品牌仍然有東南亞等尚未被積極定位的市場,而美妝巨頭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將在大幅提高韓妝的運營和盈利能力,從而完成積極擴張。”一位業內人士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