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態LT 張堯
編輯|胡展嘉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騰訊成功化險為夷,交出了一份還算穩定的業績答卷。
2023年3月22日,騰訊發布了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全年營收同比微跌1%,凈利潤同比下滑7%。核心流量基本盤穩定,但受宏觀環境影響,廣告、游戲、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To B業務首次超過了游戲業務,成為騰訊核心營收板塊,國內游戲業務在2022年表現不佳,海外游戲貢獻了一份驚喜。
在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凈利下滑的趨勢下,騰訊開啟了“增效降本”模式。在大刀闊斧改革下,騰訊一手將營銷費用砍半,一手控制三大主業的投入、精簡非核心業務。增效降本效果顯著,2022年四季度,騰訊業績表現亮眼,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主要源于視頻號和小程序拉動下的廣告增長。
在財報后的電話會上,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和騰訊總裁劉熾平對業績均給予了肯定。馬化騰表示2023年騰訊將繼續增效降本,具體到業務發展重心,劉熾平給出了三個方向,海外游戲、視頻號及AI大模型領域。
在接下來的一年,依舊是騰訊轉型的關鍵期,“新三架馬車”能否拉動騰訊再次起飛,仍需觀望。但騰訊to B的野心,再度野心勃勃。
01、金融科技逆襲,董事迎來輪崗
縱觀騰訊這次財報業績,騰訊一掃上半年凈利下滑的頹勢,在四季度力挽狂瀾,用高增速填補了上半年的凈利缺口。
自2021年三季度以來,騰訊單季度凈利潤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實現營收1449.5億元,同比增長1%;調整后凈利潤297.1億元,同比增長19%。
放眼到全年,2022年,騰訊實現營收5545.5億元,同比微跌1%;調整后凈利潤1156.5億元,同比下滑7%。
作為互聯網公司的晴雨表,騰訊的三大業務支柱,廣告、游戲和金融科技與消費大環境息息相關。在經濟環境下行,疊加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之下,2022年互聯網大廠業績普遍承壓,在此背景下,騰訊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不算最好,但也不至于太差。
核心還是要歸功于騰訊強大的用戶基本盤。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用戶數達到13.13億,同比增長3.5%;QQ的移動月活用戶為5.72億元,同比增長了3.6%,2021年同期下滑7%,一舉扭轉頹勢,重回到2021年三季度的水平。
在用戶規模即將觸頂的情況下,微信、QQ依舊取得了增長,值得稱贊。而用戶規模增長首先帶動的就是廣告業務的提升。2022年四季度,騰訊廣告業務收入結束了此前連續負增長的態勢,同比增幅15%至246.6億元。而帶動廣告業務增長的兩大業務是視頻號和小程序,尤其是視頻號。
2022年視頻號使用時長驚人,不僅達到了2021年同期三倍,還超過了朋友圈使用時長。去年三季度開始,視頻號開啟初試商業化,根據騰訊總裁劉熾平透露,視頻號廣告收入在2022年四季度已經超過10億元,未來還有很大空間。不過,從全年來看,騰訊的網絡廣告2022年仍在承壓,2022年全年,廣告收入同比下降7%至827億元。
廣告業務之外,作為增值業務的扛把子游戲業務在去年持續承壓,2022年騰訊游戲總收入為1707億元,同比下降2%。游戲業務下滑主要受國內游戲業務的影響。2022年,騰訊本土游戲市場收入達1239億元,同比下降4%。騰訊的兩大拳頭產品《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在2022年收入呈現了下滑的疲態,新的游戲暫時未能擔起營收重任,展現出青黃不接的局面所致。
但值得關注度的是,國際游戲市場開始發力,2022年,騰訊國際市場游戲收入達468億元,同比增長3%。光是在2022年四季度,騰訊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就同比增長5%至139億元,創下新高度,占游戲業務整體收入比例也進一步提升至33%。
屬于騰訊游戲的另一大喜訊是在2022年底,伴隨著游戲版權政策的放寬,騰訊拿到了更多的游戲版號。
即便是前景有所明朗,但游戲業務下滑已是定局,2022年游戲業務首次被金融科技,即To B業務超過。財報顯示,2022年,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1771億元,同比增長3%,占總收入比例為32%,略高于騰訊游戲的營收占比31%,成為三大業務中唯一一個同比增長的核心營收板塊。
但值得注意的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在2022年四季度首次同比下滑1%至472億元。這與騰訊降本增效策略中,砍掉部分云業務支出成本相關。
總體來說,在大環境趨暖的2023年,騰訊的三大業務發展都在穩步推進。
在財報披露同時,騰訊官宣了騰訊總裁劉熾平將不再為騰訊董事的消息,但他仍將繼續擔任公司總裁兼投資委員會主席。
搞投資出身的劉熾平出身于知名投資機構高盛,一手締造了騰訊萬億市值的關鍵人物。在他的主導下,騰訊通過收購的方式不斷擴大朋友圈,先后投資了美團、滴滴等多個互聯網新星。
對于卸任董事一事,劉熾平在電話會上回應,自己離開董事會只是正常輪動,目的是優化公司治理結構,讓管理層更好地向董事會匯報;把董事會位置讓給去年加入的張秀蘭教授,也能提升騰訊董事會的多元化水平。
02、降本增效壓縮出利潤
這份看起來還不錯的業績報告讓騰訊暫時松了松緊繃的弦,但關于未來,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性。
剛剛過去的2022年,騰訊過的并不輕松。上半年騰訊凈利潤罕見地出現了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的情況。
在2022年底召開的騰訊全員大會上,馬化騰言辭犀利地發表了演講,提出了“降本增效”核心策略。在騰訊第四季度財報中,降本增效字眼出現了 5 次。
四季度,騰訊凈利潤同比漲幅接近20%,比上季度增加了49億元。可以說,騰訊的業績回暖并非營收拉動,而是“砍”出來的。在“降本增效”策略作用之下,上行下效,人員優化是第一步,砍掉不賺錢的業務是成本優化的核心目標。
下半年開始騰訊陸續傳出了裁員的消息,甚至波及到了核心技術人員。去年年底,傳出了騰訊T13技術大神黃希彤被裁的消息,此人曾在騰訊工作15年之久,立下過大功。
綜合多家報道消息,被裁員部門主要集中在騰訊CSIG事業群(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以及騰訊XR團隊,前者裁員比例高達20%-25%,后者全線解散300多個員工受影響。
據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騰訊共有108436名員工,較去年同期減少4335人,減員幅度為3.8%。
據公開報道,過去一年騰訊砍掉了很多非核心業務,至少關停45個項目,其中,下架的知名 App超過 16 款,包括幻核、QQ影音、看點快報、搜狗地圖、騰訊WiFi管家等一眾知名產品。
另外,還有29款游戲項目宣布解散或停運,關停,包括上線超過十年的QQ堂、QQ連連看、全民斬仙等已經走到生命末期的老游戲,以及數據未達預期的新項目。
2022年,騰訊PCG(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線也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員優化。據悉,PGC事業線被看作是流量和資源的富礦,組建于2018年,包含了QQ、騰訊視頻、搜狗輸入法、應用寶等廣為人知的產品。在年初,騰訊內部貪腐的自查中,PCG淪為了重災區。
據通報,2022年全年,騰訊反舞弊調查部共發現并查處觸犯“騰訊高壓線”案件70余起,100余人因觸犯“騰訊高壓線”被辭退,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根據公開的18起案件中有10起涉及PCG員工。
有消息稱,騰訊PCG的所有業務在2022年均未實現盈利。在2022年年底內部會上,馬化騰直接放言稱,很多業務該砍就砍掉,不要留戀。與公司付出的管理成本和精力相比,非核心業務鋪得太多并不劃算,未來還需要繼續加強和堅持降本增效。
馬化騰提到,接下來的2023年PCG可能不需要減員,但裁員留下的團隊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否則浪費這些人的時間在這里待著,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縱觀騰訊凈利潤增長,砍掉不盈利的業務之外,節衣縮食也是必然舉措。
財報顯示,2022年騰訊將營銷費用,從 116 億削減至 61 億,光是第四季度就削減了 55 億,全年共計減少了 114 億。騰訊內部人員表示,去年以來公司高層對于市場費用的審核變得更加謹慎。
此外,在騰訊內部榮升業績貢獻之首的To B業務端,整體投入成本也在減少,去年達到了1187億元,同比減少了 21 億元。
在投資業務上,騰訊也有所收窄。天眼查顯示,2022年騰訊共計發生投資事件93起,2021年同期為274件。截至2022年末,騰訊在上市投資公司的權益公允價值為5851億元,未上市投資的賬面價值為3334億元。
在財報會上,馬化騰給予了肯定,“2022年降本增效做得不錯,2023年會繼續努力。”劉熾平補充表示,2023年及以后的騰訊,不會像2022年那樣收縮規模,也不會像疫情前那樣粗放拓展。
03、三大新業務穩了嗎
對于騰訊2023年的重點方向,劉熾平在業績會上提到了三個方向,視頻號、海外游戲以及AI大模型等領域。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一年,這三者將成為騰訊的“新三駕馬車”。
先來看當下最火的AI大模型領域。2023年開年來,ChatGPT引發的科技圈地震,吸足了眼球。前些日子百度高調發布了“文心一言”,作為國內互聯網巨頭之一,騰訊在AIGC領域的布局自然也頗受關注。
3月30日,騰訊加入AI大戰,正式發布全新的AI智能創作助手“騰訊智影”,推出了智影數字人、文本配音、文章轉視頻等AI創作工具。其中,智影數字人能實現“形象克隆”和“聲音克隆”,創作者通過上傳少量圖片、視頻和音頻素材,就能得到自己的數字人分身和定制音色,進而快速生成自己的數字人播報視頻。
據了解,騰訊內部也已經從2022年開始著手開發AIGC產品,不過當前仍處于早期階段,目前仍處在技術投資期。據內部人士介紹,產品側騰訊已推出混元AI大模型,完整覆蓋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多模態等基礎模型和眾多行業/領域模型。騰訊表示,隨著AIGC興起,未來混元AI大模型會不斷推進在文本內容生成、文生圖等領域的持續升級。
在劉熾平看來,騰訊做AIGC還是充滿了優勢。騰訊有深厚的用戶積累,比如在微信和游戲、辦公產品都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用戶;騰訊在機器學習領域長期投入,經驗充足;騰訊云是頭部云計算服務商,可以滿足內外部算力需求。
顯然,在AIGC賽道騰訊發力稍微慢了半拍,業務尚未成型,是騰訊新三駕馬車中,投入周期最長、成本最高的一架。2022年騰訊研發投入破600億元,四季度研發開支同比增長13.5%,全年研發開支達到614億元,2019年以來,騰訊累計研發開支已經超1826億元。
正如劉熾平所描述,“AIGC將會成為騰訊的增長擴大器。”
但回到當下,真正能在短期內拉動騰訊奔跑的還得看海外游戲和視頻號業務。
首先是,騰訊海外游戲業務在四季度表現強勁,貢獻了游戲收入占比達三成以上。
從具體數據看,2022年騰訊海外市場游戲收入增長19%至139億元,主要受《勝利女神:妮姬》與《戰錘 40K:暗潮》的成功發布,以及《VALORANT》與《部落沖突》的收入增加推動。
其中,由騰訊代理的《 VALORANT 》在海外成為了爆款。據 Newzoo 數據顯示,2022 年 1 月至 11 月,《VALORANT》在美國流水已超過 3.1 億美元。
不過,這幾款游戲并非自研,騰訊僅擁有代理權。
在海外游戲業務布局上,騰訊依舊是通過擅長的買買買方式,對海外多家知名游戲公司進行了收購。在國內游戲頹勢之下,騰訊加快了對海外游戲的增資。報道顯示,去年下半年騰訊接連增持兩家海外知名3A游戲公司,育碧、FS社均。
育碧擁有《刺客信條》《幽靈行動》等經典IP,FS社出品的《艾爾登法環》是今年目前銷量最高游戲,全球范圍內僅第一季度就賣出1660萬份。
增持完成后,騰訊在育碧持股比例翻倍,增加至9.99%,在FS社持有16.25%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
對騰訊而言,在海外市場無法依靠微信、QQ社交渠道,國內成功經驗難以復用在國際游戲市場,買量也就成為重要渠道,帶來的成本上漲,明顯會侵蝕海外營收利潤。
再來看曾被馬化騰視為“全場希望”的視頻號。劉熾平在財報會上透露,四季度視頻號的總用戶時長達到了朋友圈的 1.2 倍,超過 10 萬個點贊的視頻數量同比增長了一倍多。
去年年中開始,視頻號放開了商業化,接連上線了 " 視頻號小店 "" 原生信息流廣告 "" 視頻號原生廣告競價推廣能力 " 等服務。財報顯示,四季度視頻號帶來的信息流廣告單季收入突破10億元。在官方助推下,視頻號的廣告收入成為了騰訊四季度業績報表中唯一的增量。
財報發布當晚,劉熾平提到,視頻號的商業化仍處于早期階段,變現空間很大。除打賞和廣告業務外,視頻號正通過直播切入直播電商。
不同于獨立運營的抖音、快手,依附于微信大生態的視頻號商業化起來要顧慮的更多,發展的也十分謹慎。
據晚點報道稱,視頻號當前仍以內容建設為第一要務,會嚴格控制廣告數量,以免破壞未完全成熟的內容生態。
視頻號的優勢在于背靠微信生態,具有天然用戶規模優勢,對于品牌商家而言,視頻號又是一大優質且高效的傳播場域。
但市面上關于視頻號的看好并不多,發展初期的視頻號內容搬運和同質化較嚴重,用戶“下沉”且站內未孵化出現象級主播,雖然搭上了“直播帶貨”熱的快車,但當前直播電商基礎設施構造還不夠成熟,電商業務缺少平臺化運營。
在直播電商內卷加劇的大環境下,如何吸引更多商家、主播入駐,是接下來視頻號需要重點考慮的方向。
總的來看,這新三駕馬車對于騰訊業績的拉動在短時間內很難奏效,接下來,恐怕騰訊還需要靠不斷瘦身維持營收平衡。
運營|陳佳慧
出品|零態LT(ID:LingTai_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