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故事薈 矩栗
編輯|天南
哲學家尼采曾說過,“男子總渴求著不同的兩件事:危險和游戲”——兩者的共性是從常態生活里脫軌而回饋的“刺激感”。而直男在游戲里扮演“女裝大佬”,刺激性可能也要更加一等。
根據Quantic Foundry調查顯示,即使是在男性玩家占絕大多數比例的游戲當中,選擇女性角色的人依然很多,接近三分之一的男性玩家更喜歡充當“女裝大佬”。
中國市場同樣如此,在男玩家較多的四款游戲中,《和平精英》又與《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原神》等游戲不同,前者在進入游戲時需要明確選擇以男玩家或女玩家的身份操作游戲,選擇的性別也將作為游戲者的真實性別,貫穿于游戲始終。
而后三款游戲只需在游戲開始前,選擇需要匹配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角色性別很難讓人聯想到操作人的主體性別。
在《和平精英》里,就有不少直男玩家,演起了“女裝大佬”,而他們處心積慮“男扮女”,也不止尋求刺激。
女皮審美更在線,吸引男玩家“轉性”
作為戰術競技類手游,日活賬戶超過5000萬的《和平精英》,素有打造“猛男粉”的傳統。
早在2019年游戲公測初期,一款粉色外觀的皮膚,就深受男女玩家歡迎,許多男玩家為了能得到這款皮膚,而選擇把自己原有的男性角色更換成女性角色,“猛男粉”也由此成了《和平精英》中大多數粉色皮膚的代稱。
41歲的周城就是其一。他從《和平精英》的前身《刺激戰場》,一路跟隨而來,堪稱一位死忠粉。
在每天下班之后,他都會來上幾把緊張刺激的《和平精英》。
作為《和平精英》的鐵粉,他熱衷于中給自己的角色換裝,氪金最多的一款皮膚高達2000多元。
周城告訴《財經故事薈》,“更換角色皮膚,就好比是女孩子們小時候玩的4399換裝小游戲。”
在@和平精英 官博中,甚至可以看到官方帶頭玩換裝梗,“衣服天天換,唯有新的最好看。”游戲中的特訓島,也被玩家們從練習槍法的訓練場所開發成跳舞換裝的場地。
玩家可以根據喜好、心情、情境更換游戲中自己角色的皮膚,繼跑毒、舔包、吃雞后,換裝成為了《和平精英》里的主流玩法。
在《和平精英》里,男女角色的皮膚,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有明顯差別。
有些衣服,例如五曜賜福、華貴君王、眾神之王等,是為男性角色打造的硬漢風格,女性角色穿上后會十分怪異。更有如天網終結者這類服裝,完全不支持性轉的衣服,只能由男性角色駕馭。
而粉紅回憶、胖達圓圓、雪國幻夢、蝶舞迷情等針對女性角色專門打造的衣服,也完全無法出現在男性角色身上。
但異性相吸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道理,男玩家被女性角色既清涼又漂亮的衣服驚艷到,不足為怪。
另一位《和平精英》00后男玩家李春,擁有一個裝備了153套女裝套裝的女號,“我把自己的號掛在閑魚上,起碼能賣好幾千元”。
李春向《財經故事薈》解釋,“之所以選擇玩女號,就是因為喜歡女性角色的漂亮衣服。女性角色皮膚好,相比而言男性角色的皮膚就很單一。”
以《和平精英》在2021年10月推出的“猛男粉”皮膚緋色漫舞為例。女性角色換上緋色漫舞后頭頂會出現一個小皇冠,粉色的大波浪搭配金色小皇冠,外加有紅桃元素點綴的超短裙和純白長筒襪,頗有年輕版紅桃皇后的既視感。
而男性角色換上緋色漫舞后,則顯得有些土氣,深紅色短發、普普通通的白褲子,以及有些發膩的粉色大衣,廉價得像是簽到即可附贈的皮膚。
“不只是緋色漫舞,《和平精英》中很多皮膚都是女性角色畫風格外精致,男性角色畫風格外劣質,差別大到不像是同一款游戲中的人物”,李春如此解釋自己的“厚此薄彼”,“女性角色神態、表情、氣質等方面都相當擬人,男性角色卻無論何時都像個中年大叔”。
另一方面,女性角色皮膚的投資回報比也更為誘人。
“賣皮膚”一直是《和平精英》這款內購游戲在售賣裝備外,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每一次皮膚的上新,都能帶來不菲的收益。官方售價1260元人民幣的一款黑鯊皮膚,即使售賣價格高昂,仍舊有不少玩家趨之若鶩。
與之相對應的,玩家在私下交易角色皮膚時,女性角色皮膚也往往能賺得更多。
在男玩家占比更高的游戲中,迎合男性審美市場,刻畫出符合女友、女神、老婆等精致形象的女性角色,吸引男性玩家代入轉性,不足為怪。
提高“勝數”VS方便“撩妹”?
坊間曾流傳,《和平精英》中女性角色體型嬌小、身材纖細,所以比男性角色受擊面積小,更不容易被子彈打到,也就更容易在游戲中存活下來。
這一傳聞,也是部分男玩家選擇女性角色的初心。
周誠就是如此,“從視覺效果上看,女性角色就是會比男性角色小一圈。我是做過測試的,男女角色一前一后同時站在一條水平線上,男性角色的肩膀比女性角色肩膀更魁梧,男性角色的頭也更大。”甚至由于身材不同,能延伸至女性角色能跳得更高,跑得更快。
在上述傳聞愈演愈烈之際,《和平精英》官方曾隱晦辟謠,受彈面積最終是由人物模型面積決定,并非由角色呈現出的大小決定,游戲中的男女角色的受彈面積一定是一樣的。雖然官方已經澄清,但依舊未能阻止部分男玩家,為了提高勝數,從而選擇看起來更為嬌小的女性角色。
選擇女性角色獲得到的安全感,還來自游戲中男玩家對女性游戲角色的偏愛和照顧。
盡管95后女玩家孫苗對此觀點很不贊同,但周誠和李春都表示,在游戲中以女玩家身份登場,能夠讓同隊隊友、敵方,對手都放低對自己的要求。
周誠說,“出于男性對女性天生的保護欲,男玩家在游戲中遇到妹子,一般都會優先讓她挑裝備。”
在論壇搜索為什么《和平精英》中男生愛玩女號,評論區中現身說法的不少男玩家,也異口同聲表示,“遇到敵人的時候,如果看到是一身漂亮女裝的女玩家,說不定就不殺了,還會帶著一起吃雞。”仔細想來,未嘗不是一種女色消費。
在男玩家眼中,女玩家的特點是不擅長射擊、玩玩而已、需要人帶、茍分為主……所以男玩家選擇女性角色參與游戲,通過男扮女“示弱”,不難獲得隊友的偏愛,以及減少敵方的警戒心。
玩家們把“男扮女”這個行為稱之為忽悠隊友,忽悠隊友的裝備、保護和憐愛。周誠在使用女號玩游戲時,就曾憑借“性別優勢”獲得過“哥哥們”的偏愛。
玩女號的女玩家孫苗則說,“平時玩游戲從未因為自己是女玩家,要求享受特殊待遇,打得爛的男玩家比比皆是。選擇女性角色就能占便宜,實則是男玩家間的相互傾軋。”
她認為,上述性別刻板印象,產生了偏見,覺得女性玩不好《和平精英》這類游戲,“這是強行給社會性別加碼,我。可不認”
孫苗猜測,部分選擇玩女性角色的男玩家,是為了在組隊時能匹配到玩女性角色的女玩家,達成“撩妹”成就。
根據《和平精英》的隊友招募機制,通過高級篩選調節可以只招募女性隊友。一旦男玩家把性別設置成女性,就能逃過系統篩選,順利進入女生隊伍。這與女玩家玩得好壞無關,只與性別吸引相關。
當問到孫苗,她是否會選擇玩男性角色時,她說,“可以,但沒必要。”
一來游戲中的男性角色不戳中她作為女性的審美,二來“女生之間一起打游戲氛圍和諧,即使氣急了罵人也不會特別臟”。
盡管她偶爾也會在游戲中選擇男性角色,目的也是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女性性別,減少游戲中男玩家對女玩家的騷擾和歧視。
玩家性別里的財富密碼
文化理論家朱迪斯·巴特勒提出過,性別身份并非一種自然存在物,而是主體按照社會規范不斷進行言語和身體實踐的產物。繼而坎迪斯·韋斯特和唐·齊默爾曼提出了“做性別”的觀點。
男玩家在游戲中玩女號就是一種“做性別”。
在去身體化和匿名性的《和平精英》中,選擇隱藏真實性別,依照自己的審美習慣來塑造自己的身體性別,一定程度上可以逃避社會規范和社會身份帶給自己的束縛和壓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男玩家在游戲中“做性別”,不難發現游戲中的主角形象也在隨之發生巨大改變。
早期《荒野大鏢客》《戰神》《絕地求生》等游戲中,不僅以男性角色形象為主線,且形象多靠近原始、狂野、暴徒的氣質,角色普遍一身腱子肉。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玩家進入游戲,后期《獵天使魔女》《尼爾機械紀元》《生化危機3RE》中性征明顯的女性角色,漸漸受到歡迎成為主流角色。
換言之,游戲工作室在開發一款男性為主導的游戲時,將“做性別”理論納入游戲設計中,可能為游戲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男玩家將性別轉化為女時,通常可以提升游戲過程中的愉悅感。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樣,男玩家選擇女性角色時會因為皮膚的好看而興奮、會因為人物的隱藏技能(受彈面積小)而興奮、會因為其他男玩家的優待而興奮,也會因為能接觸到女玩家而興奮。這些都是可以引導男玩家駐足游戲的因素。通過女性角色的服化設計,留住核心玩家,誘導玩家充值、氪金自然也會水到渠成。
在李春看來,“《和平精英》每一賽季都要出新一款或幾款皮膚,女裝比男裝好看似乎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了。所以有些男玩家買女皮比買男皮更積極。”
賣皮膚,也成了游戲行業最為重要的氪金渠道之一——早在2016年,英雄聯盟就通過售賣英雄皮膚,豪賺18億美元。
國內也不例外。根據騰訊2022年度財報顯示,2022年《和平精英》年收益為17.3億美元,位居手游全球總收入排名第二位,第一位則是《王者榮耀》。
單單2022年上半年,王者峽谷就上架限定皮膚共計54款,包括新皮30款、返場24款,售價最高的一款皮膚需要1788點券,折合人民幣178.8元。
2020年《和平精英》推出的兩款保值度高的皮膚瑪莎拉蒂和火箭少女,均需要抽獎獲得。運氣好一點,也至少需要2500元才能抽中心儀的皮膚。
所以,無論是《王者榮耀》還是《和平精英》,長期霸占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前列,各色皮膚功不可沒。
不過,話說回來,如孫苗一樣的女玩家大量入場,亦在影響著游戲市場的未來格局,以及游戲廠商對游戲角色性別的重視程度。
游戲面向的群體性別,決定了游戲角色的形象設定、技能設定、性格設定等諸多方面,或許下一款女玩家愛玩男號的爆款游戲就將出現,也猶未可知。
(文中,周城、李春、孫苗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