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大廠下沉:一個北方小城折射出的南北差距與電商生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大廠下沉:一個北方小城折射出的南北差距與電商生態

一個北方產業帶融入電商的隔閡與張力。

文|億邦動力網  張從容

編輯|董金鵬

從北京出發,乘高鐵一路飛奔,向東北行駛600多公里,最快4小時到達內蒙古科爾沁草原上的小城通遼。科爾沁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由此制作的通遼牛肉干遠近聞名。

不過眼下,這座五線小城看上去更像一塊被互聯網新經濟遺忘的飛地。

最近幾年,以高科技著稱的互聯網企業,正在向三四五線城市及廣袤的鄉村下沉,將新渠道、新營銷和新模式帶入源頭產地。與此同時,一批源頭產地商家也想借助這股浪潮,將本地產品推向全國市場,甚至創立品牌。

原本是一場雙向奔赴,到了通遼,卻成為“同床異夢”。

十年前,九牛創始人翟世旺組建電商團隊,入駐淘系,想把通遼牛肉干賣到全國,不到半年幾十萬砸下去,幾乎沒濺起多少水花。十年后,2023年春天,短視頻和直播帶貨風起云涌,他覺得這股浪潮“挺好”,還是“不知道步子咋邁”。

翟世旺的經歷并非個案。通遼人對自己的牛肉干十分自信,在電商領域卻表現平平。反而是被瞧不上的四川牛肉干,干出兩家頭部企業棒棒娃(供應山姆等)和張飛牛肉(2021年營收3.8億元)。

不少通遼人也曾奮力一搏,但被一波接一波的電商浪潮甩了出來,只得退回生產加工環節。在其中一些人看來,眼下的短視頻和直播帶貨下沉,似乎也有平臺割韭菜的嫌疑,雖然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通遼很有可能是北方地區產業集群的一個經典樣本,它的產品能力、品牌意識和分工水平偏低,生產高度依賴人工操作,而工人的職業化水平也較低。本文重點并非講述成敗,而是探討雙向奔赴中的沖突、隔閡與張力。

01、別跟我說ROI,直接說能賺多少錢

通遼牛肉干,早就名聲在外。

今天,不論在傳統電商,還是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平臺,搜索“通遼牛肉干”,都將看到大量企業及豐富的產品。直播間背景多是廣袤的科爾沁草原,主播穿著一身蒙古族服飾。

抖音和小紅書關于“通遼牛肉干”的搜索截圖

但這里很少有通遼的身影。

有的只是披著通遼牛肉干的外衣,賣的卻不是正宗的通遼牛肉干。騰訊視頻號商業化初期,曾收到大量消費者投訴,有人打著通遼牛肉干旗號作假,因此將一批商家的產品強制下架。

張亞輝做過PC時代的電商,他說通遼人做電商,跟南方人差了一大截。“說10年有點夸張,差3、5年還是閉著眼睛差。”

他說,南方老板認為電商是牛肉干企業的必經之路,但通遼的老板們并不這么認為,他們對虧的每一筆錢錙銖必較,寧可短時間賺長時間虧,也不想短時間虧長時間賺。

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張亞輝的團隊兩三人,一天賣出百八十單,能賺點小錢。淘寶小二曾建議他擴充團隊,至少要到二十人,產品、設計、運營等崗位都要有。但他覺得,這些自己都能干起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

在通遼,大部分想做電商和正在做電商的老板都抱有這樣的心態,導致當地很難形成專業化的電商人才和職業經理人。

通遼人聽不懂SKU和白牌。他們覺著,牛肉干只有賣相和干濕度的區別,越干的牛肉干越貴,賣相則包括了大小和包裝。他們對包裝的要求不高,大方干凈美觀即可,“那個玩意兒扒開皮兒就跟人似的,洗完澡在澡堂,長得都一樣。”并且,除了牛肉干,通遼人也沒有怎么開發牛身上的諸多部位,比如牛尾、牛舌等。

大多數企業遠離最新的電商浪潮,他們不用服務商,也不做在線廣告投放,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啥叫ROI、DP和坑位費等。

有大廠去通遼跟商家交流,張亞輝建議講得直白!直白!再直白!白牌說成“沒有品牌”或“缺乏知名品牌”,把“投入產出比”改成“能賺多少錢”,不然他們聽不懂。

除了幾家頭部企業,比如科爾沁、草原村、罕山等,還有幾十家千萬級企業和數百家夫妻店。張亞輝稱,這些企業直到現在,仍在通過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賣貨。

夫妻倆盤下一家店面,進五六百斤肉,前面是店鋪門臉,后廚就是切肉做干的作坊。如果手里有三四百萬的閑錢,看到身邊親戚或哥們兒賣牛肉干賺了錢,招十幾個工人,就能辦個工廠。再找幾個熟人當“經銷商”,或者找幾個做微商的家庭主婦,就能把牛肉干賣出去。

不僅打工人的職業化程度較低。通遼老板的跨業經營十分普遍,有的一邊賣牛肉干,一邊做著教育培訓機構,有的還在賣沙漠大米,還有人做定制茶杯,亦或是牛奶送貨上門的服務。

在這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土地上,賣牛、賣羊、干飯店、開KTV,怎么都能養活自己,不只有牛肉干這一條出路。而對線上生意暗生情愫者亦有之,卻難以入局。

02、真被鐮刀割怕了,高成本低利潤困境

春節過后,一家互聯網大廠下沉產業帶,去了內蒙古通遼。

張亞輝跟他們交流,看了對方準備的演示PPT,覺著“說白了,你們不還是要賣廣告嘛”。對于互聯網大廠跟通遼牛肉干產業帶商家的交流,他的建議是多講使用方法和成功案例,千萬不要一上來就直接說付費。

通遼人不是不想付費,而是被刀割傷了,遺留下抗拒,還有些害怕。“以前很多代理商掛著抖音快手的牌子,但就是賣課的,(企業)真被騙怕了。”張亞輝說。

億邦動力曾到內蒙古通遼調研,走進通遼火車站正對面的一家牛肉干門店,一進門就能聞到摻在一起的酒香和肉香。老板娘滿臉堆笑,介紹牛肉干口味,熱情招呼客人試吃,但當聽到有人問做不做快手抖音時,熱情和笑臉瞬間消失,并不客氣地說,“不做!我們不做!”

后來跟通遼牛肉干企業負責人交流,也證實了這一點。比如,九牛創始人翟世旺就說,這些騙子嚴重傷害通遼企業的信任。

但是,通遼企業不敢嘗試電商,原因不止于此。

2012年,翟世旺帶著團隊進入淘系,三四個月砸下去幾十萬,幾乎沒濺起多少水花,只能裁撤電商運營團隊,回歸生產。“玩不明白,不知道步子怎么邁。”翟世旺說,“我們搞生產加工還比較在行的,但那時候涉及到網上,我們就不是內行人了。”

即便如此,翟世旺始終對線上經營和投流抱有期待,但對燒錢又有些猶豫。“我們錢來得不容易,(運營團隊)這么燒錢,就認為這事稍微有點害怕。”

后來,今日頭條興起后,曾找到通遼牛肉干商家,希望在上面投放廣告,并給出成功案例,即成本40元、原售價159的單品,現售價漲至299元,用160元作為推廣費,銷量反而比原來要高。“我們看這么高成本,我說我可整不了,我們投幾塊錢我都不敢。”

再后來,騰訊給商家拿來了云南黑咖啡“買一贈四”、“買一贈五”的短視頻營銷案例,通遼商家還是不敢。“我覺得贈一斤也夠嗆!整不了!”

牛肉干是一種高成本低利潤的商品。鮮牛肉約35元/斤,一般3斤鮮肉出1斤牛肉干,僅鮮牛肉成本就超過100元,再加上調料成本、水電費、人工成本和機械折損,1斤牛肉干的成本可能達到120-130元。

“現在市場競爭,像我們現在這種行業就很奇葩了。”翟世旺說,通遼牛肉干沒有做廣告營銷,沒有塑造起知名度,所以無法實現品牌附加價值。事實上,這也是中國初加工產業帶的問題所在。

為了讓經銷商“向下兼容”拿走自己的貨,翟世旺經常是在成本價基礎上,再加幾元至十幾元,就將產品賣給經銷商。

而他身邊有的商家,有些搭上網紅直播帶貨的快車,但也遭到蠻橫要價:要給網紅讓利70%以上,工廠拿到的利潤大差不差,還是掙幾塊辛苦錢。

03、緩慢、隨性和酒肉香,南北經濟差異的底色

通遼是一個五線小城市,雖屬內蒙古,當地人卻操著一口東北腔。從火車站出來,周圍是一家家的招待所、東北菜館和牛肉干店,遠處是冒著灰煙的高大煙囪。

這場景讓人無限懷念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北長春。

漫長的冬季,緩慢的生活節奏,讓通遼的酒文化盛行。超市賣酒,酒店大堂賣酒,牛肉干店賣酒。通遼人一晚上能轉三四個場,飯店喝完去夜店,夜店喝完去KTV。

夜店里的男藝人穿著紅底綠花旗袍,表演著拿鐵盆灌酒。半夜十一點,舞臺左右兩側座無虛席,燈影與酒氣迷離間,大哥大姐連聲叫好。

飯桌上,張亞輝半開玩笑地說,周一上午和周五下午別去找老板,八成不在,甚至電話都打不通。員工前天晚上喝多了,和老板知會一聲,第二天就能請假或翹班。

緩慢、隨性和酒香肉香共同構建起這座城市的底色。人們拿著一個月三四千元的工資,頂著六七千元/平方米的房價,足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以詩酒會友。

但這樣緩慢且隨性的生活,顯然與“每天打包快遞到半夜一兩點”和“24小時不打烊”的電商圈文化格格不入。更有甚者,它也難以招架不斷演進的消費者需求和產業互聯網路徑。

曾經有方便面企業來到通遼,想跟牛肉干企業合作,希望當地企業做調料包里的牛肉。一家通遼牛肉干企業本來欣然同意,但聽說一天要生產一噸牛肉干,不得不拒絕。

在通遼,一家千萬級的企業,一天只能切3000斤鮮肉,如果飽負荷生產,一天也只能切一噸到一噸半的鮮肉,就足以讓工人“累得抽抽兒”。通遼的工廠多數還是人工加機器輔助切肉,很少有能達到一天一噸的產量。

如果我們將視線轉向四川閬中,張飛牛肉的產地,將會看到另外一番景象。過去五年,這家企業每年投入3000多萬改造生產系統,如今各生產車間均安裝了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從生牛肉到封袋裝箱全部由機器完成。2023年1月,張飛牛肉的銷售額達到7300多萬元。

張飛牛肉抖音視頻截圖

通遼和閬中各自不同的生產過程,反映的卻是兩個地方在底層的差異。張亞輝說通遼人做電商,跟南方人差了一大截。或許,正是這種地域文化和市場化水平,造成了通遼商家和新經濟的隔閡。

不久前,張亞輝想邀請通遼商家參加一場小型電商研討活動,他給一些企業負責人打電話,對方的答復依然是“不確定”“應該能來”。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還有企業說要晚點才能到。

張亞輝也很無奈。“你說來一塊喝頓酒,他們立馬就能來,”他說,“但你要說一起學個什么新東西,那人家可能就不來了。”

研討活動結束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喝酒嘮嗑,提到大主播辛巴第二天會來通遼,大家都很興奮。“是政府把他請過來的。”一位商家說,來自農村的辛巴可能正在回歸農產品賽道。

無論怎樣,這不是通遼的第一次機會,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擁抱新經濟的機會。不過放眼全國,像通遼一樣的北方產業帶,盡管跟新經濟有許多隔閡和沖突,但進入這股浪潮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億邦動力

原標題:大廠下沉:一個北方小城折射出的南北差距與電商生態丨億邦深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大廠下沉:一個北方小城折射出的南北差距與電商生態

一個北方產業帶融入電商的隔閡與張力。

文|億邦動力網  張從容

編輯|董金鵬

從北京出發,乘高鐵一路飛奔,向東北行駛600多公里,最快4小時到達內蒙古科爾沁草原上的小城通遼。科爾沁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由此制作的通遼牛肉干遠近聞名。

不過眼下,這座五線小城看上去更像一塊被互聯網新經濟遺忘的飛地。

最近幾年,以高科技著稱的互聯網企業,正在向三四五線城市及廣袤的鄉村下沉,將新渠道、新營銷和新模式帶入源頭產地。與此同時,一批源頭產地商家也想借助這股浪潮,將本地產品推向全國市場,甚至創立品牌。

原本是一場雙向奔赴,到了通遼,卻成為“同床異夢”。

十年前,九牛創始人翟世旺組建電商團隊,入駐淘系,想把通遼牛肉干賣到全國,不到半年幾十萬砸下去,幾乎沒濺起多少水花。十年后,2023年春天,短視頻和直播帶貨風起云涌,他覺得這股浪潮“挺好”,還是“不知道步子咋邁”。

翟世旺的經歷并非個案。通遼人對自己的牛肉干十分自信,在電商領域卻表現平平。反而是被瞧不上的四川牛肉干,干出兩家頭部企業棒棒娃(供應山姆等)和張飛牛肉(2021年營收3.8億元)。

不少通遼人也曾奮力一搏,但被一波接一波的電商浪潮甩了出來,只得退回生產加工環節。在其中一些人看來,眼下的短視頻和直播帶貨下沉,似乎也有平臺割韭菜的嫌疑,雖然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通遼很有可能是北方地區產業集群的一個經典樣本,它的產品能力、品牌意識和分工水平偏低,生產高度依賴人工操作,而工人的職業化水平也較低。本文重點并非講述成敗,而是探討雙向奔赴中的沖突、隔閡與張力。

01、別跟我說ROI,直接說能賺多少錢

通遼牛肉干,早就名聲在外。

今天,不論在傳統電商,還是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平臺,搜索“通遼牛肉干”,都將看到大量企業及豐富的產品。直播間背景多是廣袤的科爾沁草原,主播穿著一身蒙古族服飾。

抖音和小紅書關于“通遼牛肉干”的搜索截圖

但這里很少有通遼的身影。

有的只是披著通遼牛肉干的外衣,賣的卻不是正宗的通遼牛肉干。騰訊視頻號商業化初期,曾收到大量消費者投訴,有人打著通遼牛肉干旗號作假,因此將一批商家的產品強制下架。

張亞輝做過PC時代的電商,他說通遼人做電商,跟南方人差了一大截。“說10年有點夸張,差3、5年還是閉著眼睛差。”

他說,南方老板認為電商是牛肉干企業的必經之路,但通遼的老板們并不這么認為,他們對虧的每一筆錢錙銖必較,寧可短時間賺長時間虧,也不想短時間虧長時間賺。

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張亞輝的團隊兩三人,一天賣出百八十單,能賺點小錢。淘寶小二曾建議他擴充團隊,至少要到二十人,產品、設計、運營等崗位都要有。但他覺得,這些自己都能干起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

在通遼,大部分想做電商和正在做電商的老板都抱有這樣的心態,導致當地很難形成專業化的電商人才和職業經理人。

通遼人聽不懂SKU和白牌。他們覺著,牛肉干只有賣相和干濕度的區別,越干的牛肉干越貴,賣相則包括了大小和包裝。他們對包裝的要求不高,大方干凈美觀即可,“那個玩意兒扒開皮兒就跟人似的,洗完澡在澡堂,長得都一樣。”并且,除了牛肉干,通遼人也沒有怎么開發牛身上的諸多部位,比如牛尾、牛舌等。

大多數企業遠離最新的電商浪潮,他們不用服務商,也不做在線廣告投放,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啥叫ROI、DP和坑位費等。

有大廠去通遼跟商家交流,張亞輝建議講得直白!直白!再直白!白牌說成“沒有品牌”或“缺乏知名品牌”,把“投入產出比”改成“能賺多少錢”,不然他們聽不懂。

除了幾家頭部企業,比如科爾沁、草原村、罕山等,還有幾十家千萬級企業和數百家夫妻店。張亞輝稱,這些企業直到現在,仍在通過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賣貨。

夫妻倆盤下一家店面,進五六百斤肉,前面是店鋪門臉,后廚就是切肉做干的作坊。如果手里有三四百萬的閑錢,看到身邊親戚或哥們兒賣牛肉干賺了錢,招十幾個工人,就能辦個工廠。再找幾個熟人當“經銷商”,或者找幾個做微商的家庭主婦,就能把牛肉干賣出去。

不僅打工人的職業化程度較低。通遼老板的跨業經營十分普遍,有的一邊賣牛肉干,一邊做著教育培訓機構,有的還在賣沙漠大米,還有人做定制茶杯,亦或是牛奶送貨上門的服務。

在這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土地上,賣牛、賣羊、干飯店、開KTV,怎么都能養活自己,不只有牛肉干這一條出路。而對線上生意暗生情愫者亦有之,卻難以入局。

02、真被鐮刀割怕了,高成本低利潤困境

春節過后,一家互聯網大廠下沉產業帶,去了內蒙古通遼。

張亞輝跟他們交流,看了對方準備的演示PPT,覺著“說白了,你們不還是要賣廣告嘛”。對于互聯網大廠跟通遼牛肉干產業帶商家的交流,他的建議是多講使用方法和成功案例,千萬不要一上來就直接說付費。

通遼人不是不想付費,而是被刀割傷了,遺留下抗拒,還有些害怕。“以前很多代理商掛著抖音快手的牌子,但就是賣課的,(企業)真被騙怕了。”張亞輝說。

億邦動力曾到內蒙古通遼調研,走進通遼火車站正對面的一家牛肉干門店,一進門就能聞到摻在一起的酒香和肉香。老板娘滿臉堆笑,介紹牛肉干口味,熱情招呼客人試吃,但當聽到有人問做不做快手抖音時,熱情和笑臉瞬間消失,并不客氣地說,“不做!我們不做!”

后來跟通遼牛肉干企業負責人交流,也證實了這一點。比如,九牛創始人翟世旺就說,這些騙子嚴重傷害通遼企業的信任。

但是,通遼企業不敢嘗試電商,原因不止于此。

2012年,翟世旺帶著團隊進入淘系,三四個月砸下去幾十萬,幾乎沒濺起多少水花,只能裁撤電商運營團隊,回歸生產。“玩不明白,不知道步子怎么邁。”翟世旺說,“我們搞生產加工還比較在行的,但那時候涉及到網上,我們就不是內行人了。”

即便如此,翟世旺始終對線上經營和投流抱有期待,但對燒錢又有些猶豫。“我們錢來得不容易,(運營團隊)這么燒錢,就認為這事稍微有點害怕。”

后來,今日頭條興起后,曾找到通遼牛肉干商家,希望在上面投放廣告,并給出成功案例,即成本40元、原售價159的單品,現售價漲至299元,用160元作為推廣費,銷量反而比原來要高。“我們看這么高成本,我說我可整不了,我們投幾塊錢我都不敢。”

再后來,騰訊給商家拿來了云南黑咖啡“買一贈四”、“買一贈五”的短視頻營銷案例,通遼商家還是不敢。“我覺得贈一斤也夠嗆!整不了!”

牛肉干是一種高成本低利潤的商品。鮮牛肉約35元/斤,一般3斤鮮肉出1斤牛肉干,僅鮮牛肉成本就超過100元,再加上調料成本、水電費、人工成本和機械折損,1斤牛肉干的成本可能達到120-130元。

“現在市場競爭,像我們現在這種行業就很奇葩了。”翟世旺說,通遼牛肉干沒有做廣告營銷,沒有塑造起知名度,所以無法實現品牌附加價值。事實上,這也是中國初加工產業帶的問題所在。

為了讓經銷商“向下兼容”拿走自己的貨,翟世旺經常是在成本價基礎上,再加幾元至十幾元,就將產品賣給經銷商。

而他身邊有的商家,有些搭上網紅直播帶貨的快車,但也遭到蠻橫要價:要給網紅讓利70%以上,工廠拿到的利潤大差不差,還是掙幾塊辛苦錢。

03、緩慢、隨性和酒肉香,南北經濟差異的底色

通遼是一個五線小城市,雖屬內蒙古,當地人卻操著一口東北腔。從火車站出來,周圍是一家家的招待所、東北菜館和牛肉干店,遠處是冒著灰煙的高大煙囪。

這場景讓人無限懷念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北長春。

漫長的冬季,緩慢的生活節奏,讓通遼的酒文化盛行。超市賣酒,酒店大堂賣酒,牛肉干店賣酒。通遼人一晚上能轉三四個場,飯店喝完去夜店,夜店喝完去KTV。

夜店里的男藝人穿著紅底綠花旗袍,表演著拿鐵盆灌酒。半夜十一點,舞臺左右兩側座無虛席,燈影與酒氣迷離間,大哥大姐連聲叫好。

飯桌上,張亞輝半開玩笑地說,周一上午和周五下午別去找老板,八成不在,甚至電話都打不通。員工前天晚上喝多了,和老板知會一聲,第二天就能請假或翹班。

緩慢、隨性和酒香肉香共同構建起這座城市的底色。人們拿著一個月三四千元的工資,頂著六七千元/平方米的房價,足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以詩酒會友。

但這樣緩慢且隨性的生活,顯然與“每天打包快遞到半夜一兩點”和“24小時不打烊”的電商圈文化格格不入。更有甚者,它也難以招架不斷演進的消費者需求和產業互聯網路徑。

曾經有方便面企業來到通遼,想跟牛肉干企業合作,希望當地企業做調料包里的牛肉。一家通遼牛肉干企業本來欣然同意,但聽說一天要生產一噸牛肉干,不得不拒絕。

在通遼,一家千萬級的企業,一天只能切3000斤鮮肉,如果飽負荷生產,一天也只能切一噸到一噸半的鮮肉,就足以讓工人“累得抽抽兒”。通遼的工廠多數還是人工加機器輔助切肉,很少有能達到一天一噸的產量。

如果我們將視線轉向四川閬中,張飛牛肉的產地,將會看到另外一番景象。過去五年,這家企業每年投入3000多萬改造生產系統,如今各生產車間均安裝了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從生牛肉到封袋裝箱全部由機器完成。2023年1月,張飛牛肉的銷售額達到7300多萬元。

張飛牛肉抖音視頻截圖

通遼和閬中各自不同的生產過程,反映的卻是兩個地方在底層的差異。張亞輝說通遼人做電商,跟南方人差了一大截。或許,正是這種地域文化和市場化水平,造成了通遼商家和新經濟的隔閡。

不久前,張亞輝想邀請通遼商家參加一場小型電商研討活動,他給一些企業負責人打電話,對方的答復依然是“不確定”“應該能來”。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還有企業說要晚點才能到。

張亞輝也很無奈。“你說來一塊喝頓酒,他們立馬就能來,”他說,“但你要說一起學個什么新東西,那人家可能就不來了。”

研討活動結束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喝酒嘮嗑,提到大主播辛巴第二天會來通遼,大家都很興奮。“是政府把他請過來的。”一位商家說,來自農村的辛巴可能正在回歸農產品賽道。

無論怎樣,這不是通遼的第一次機會,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擁抱新經濟的機會。不過放眼全國,像通遼一樣的北方產業帶,盡管跟新經濟有許多隔閡和沖突,但進入這股浪潮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億邦動力

原標題:大廠下沉:一個北方小城折射出的南北差距與電商生態丨億邦深度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托克逊县| 临海市| 阿巴嘎旗| 古蔺县| 昌吉市| 南丹县| 泗洪县| 两当县| 五指山市| 湘乡市| 青铜峡市| 保靖县| 基隆市| 靖边县| 华蓥市| 许昌市| 延安市| 桦甸市| 丰城市| 凤山市| 徐汇区| 华安县| 额尔古纳市| 镇江市| 灵丘县| 伊吾县| 莱州市| 扬州市| 濮阳市| 资兴市| 丰宁| 靖远县| 米泉市| 乌兰浩特市| 鄂州市| 建湖县| 镇原县| 沙河市| 黄冈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