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受房地產大環境影響,大多數民營房企在去年出現利潤大幅下滑。
3月30日晚間,閩系房企中駿集團控股(01966.HK)披露2022年年報,正如此前發布的盈利警告,公司出現了自2010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年內溢利虧損額度約2億元。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中駿集團收益約267.05億元,同比2021年減少29.2%。中駿集團表示,主要是由于物業銷售收入減少所致。
截止2022年12月31日,中駿集團實現銷售收益247.39億元,而2021年該數據為361.54億元。此外,期內中駿集團實現物業管理費約9.9億元,土地開發收入約2億元,以及項目收入2.6億元。
銷售方面,2022年,中駿全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90.23億元,其中包括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額123.77億元。實現合同銷售面積約491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面積約108萬平方米,按年分別下降約43.5%及34.2%。
從分布區域來看,長三角占據銷售主力。期內中駿在長三角區域的合同銷售額為246.09億元,合同銷售面積137.2萬平方米,占合同銷售金額41.7%。海峽西岸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合同銷售額均約110億元,分別占合同銷售額的18.7%,中西部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銷售額分別占比12.2%、8.7%。
具體到城市,以杭州、昆明及南京的合同銷售表現最為突出,分別實現111.27億元、33.89億元及27.88億元。
此外,北京及泉州市場的銷售也不錯,合同銷售金額分別約67.15億元及約46.69億元,占中駿整體合同銷售金額分別約11.4%及約7.9%。
去年中駿共有超過120個項目處于在售狀態,分布在超過50個城市,主要集中在二線城市及高潛質三、四線城市核心區域。期間,以推出的杭州的未來云城、北京的未來云城、上海的璟薈、合肥的璟峰里及福州璟悅等項目表現較好。
2022年,中駿集團的銷售均價為12016元/平方米,而2021年中駿的銷售均價是13994元/平方米。同比下,售價下降15%也導致了毛利潤減少,也導致毛利率下跌及對物業項目計提的減值撥備增加。
財報數據顯示,中駿去年毛利同比2021年大幅減少約45.9%至約44.2億元,毛利率則由2021年的約21.7%下降至16.6%。
因此,中駿去年的凈利潤也呈直線式下跌,期內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由2021年大幅減少約99.2%至約2454.4萬元,2022年的每股基本盈利為約0.6分。
截止去年12月31日,中駿集團的凈負債比率約為79.6%;現金及銀行結余約150.2億元。
中駿表示,在本輪下行期,集團在利潤表上出現了虧損,但公司依舊保持穩健,年內中駿集團累計實景呈現房源近5萬套。
受商品房合同銷售持續低迷和資本市場融資困難影響,去年中駿在拿地方面暫緩。數據顯示,截止報告期內,中駿集團及其合聯營公司擁有土地儲備總規劃建筑面積3387萬平方米,分布于60個城市,計劃可供未來2-3年的開發需求。
從城市級別來看,位于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儲備成本分別占總土地儲備成本(不包括投資物業)12.5%、55.9%及31.6%。
相對保守投資的策略使得中駿在多數房企債券展期的2022年,保住了公司流動性,成為為數不多的未在公開債券市場違約的房企之一。
新的一年,中駿還在繼續降杠桿,優化資本結構,堅守“零違約”記錄。
發布年報的同日,中駿爺宣布,截至3月29日, 公司已在公開市場上購回本金額2.07億美元2023年4月到期的5億美元利率為7.25%的優先票據, 相當于原先發行本金總額的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