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吳治邦
作為深耕射頻器件和射頻子系統領域的上市公司,在4G 和 5G 網絡建設推動的背景下,武漢凡谷(002194.SZ)自2018年以來已實現了連續5年盈利。3月30日晚間的公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0.73億元、2.76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2.82%、21.32%。
公開信息顯示,武漢凡谷的主要產品為濾波器、雙工器、射頻子系統,應用于 2G、3G、4G、5G 等通信網絡。濾波器為移動通信設備中選擇特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的器件,用來消除干擾雜波,讓有用信號盡可能無衰減的通過,對無用信號盡可能的衰減的器件。雙工器由成對的發送濾波器和接收濾波器組成,射頻子系統是具有濾波功能和其它特定功能的獨立產品。
根據介紹,武漢凡谷主要客戶為通信行業下游的移動通信設備集成商,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下游客戶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公司專注于濾波器領域 30 多年,在業內處于龍頭地位。
行業大環境來看,5G商業化正在穩步推進,而相應的基站建設也在不斷推進。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截至 2022 年底,我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 1083 萬個,全年凈增 87 萬個。其中 5G 基站為 231.2 萬個,全年新建 5G 基站 88.7 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 21.3%,占比較上年末提升 7 個百分點。
從上述信息來看,武漢凡谷的業績起伏同通信的建設周期緊密相關聯,公司曾在2017年經歷過一次業績暴雷,甚至還因信批違規被處罰。不過,伴隨著5G建設周期的到來,公司業績也隨之復蘇。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正是在最低迷的階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孟慶南于 2018 年 11 月 3 日分別將53,643,624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9.5%)轉讓給平潭華業戰略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同時將 53,643,624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9.5%)轉讓給平潭華業價值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武漢凡谷2022年年報顯示,在經歷了數次減持后,自詡為戰略投資者的平潭華業戰略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平潭華業價值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完全消失在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工商信息顯示,上述兩機構分別在 2023年01月28日 、 2023年01月10日被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