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戴晶晶
去年俄烏沖突后,歐洲經歷了嚴重的能源危機,天然氣價格暴漲,國際天然氣市場走勢一直備受全球關注。
“世界經濟正在逐漸重啟,天然氣市場是否供需趨緊,仍取決于全球經濟恢復的速度。”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現場,界面新聞就今年國際天然氣形勢采訪了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下稱埃尼集團)執行副總裁、埃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吉安尼·喬瓦尼。
埃尼集團是意大利政府參股的跨國能源公司,曾是全球七大“超級”石油公司之一。
隨著中國疫情政策放開和經濟復蘇趨勢向好,市場也在密切關注中國需求復蘇對天然氣市場帶來的影響。
國際能源署(IEA)此前發布的報告稱,2023年中國液化天然氣(LNG)需求可能同比增長10%。樂觀情況下,如果價格繼續下跌,總體經濟活動迅速恢復,中國的需求增長可能高達35%。
IEA表示,這將引發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價格可能會回到去年夏天的高位水平,這是歐洲買家的擔憂。
“我不認為中國和歐洲在天然氣市場上存在競爭關系。這只是一個時機問題,市場需要在不同的需求時刻采用不同的供給方式?!?/span>吉安尼·喬瓦尼對界面新聞稱。
吉安尼·喬瓦尼表示,他相信全球有足夠的天然氣供應,各地區可以分享這些資源,并實現在降碳過程中的目標。
去年,在地緣政治危機下,俄歐雙向制裁、“北溪”管道爆炸等使得俄歐間輸氣量大幅降低超50%。
歐洲因此進口了大量的LNG以及不同來源的管道氣,以取代俄羅斯管道天然氣。殼牌的報告顯示,歐洲在2022年進口了1.21億噸LNG,同比增長60%。
歐洲的搶購,同時推高了歐洲地區乃至全球的天然氣價格。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組織(GIS)的報告稱,2022年歐洲TTF天然氣期貨基準年均價超130歐元/兆瓦時,是2017-2021年平均價的6倍。
去年,由于經濟放緩和LNG價格高漲等因素,中國天然氣消費量歷史首次下降。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3月18日數據,今年2月,中國LNG進口量為521萬噸,同比增加8.2%;氣態天然氣進口345萬噸,同比降7.2%。
根據ICIS LNG Edge的數據,在連續數月錄得同比下滑后,中國LNG進口量于今年2月實現反彈,為2022年1月以來LNG月度進口量的首次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