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莫恩盟
編輯|深海
繼統一在不久前公布2022年的財務業績之后,被外界譽為“方便面雙杰”的另一名選手康師傅也于日前發布了最新的財務報告。
過去的一年里,康師傅的營收再創新高,787.17億元的營收是同期統一營收的2.8倍。但身為方便面賽道內行業霸主的康師傅,營收增速卻并不穩定,其去年的增速相較上一年再次出現下滑。與此同時,康師傅的銷售網絡在過去一年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縮。
比起營收增速的放緩,毛利率和凈利潤的兩連降更讓康師傅“頭疼”。財報顯示,康師傅的毛利率連續兩年分別下降2.78和1.3個百分點;而康師傅的凈利潤則在2021年下滑4.15%的基礎之上,再度下滑近三成,去年較2021年少賺13.08億元。
盡管康師傅目前在方便面賽道已處于行業老大的位置,但當前康師傅面臨的競爭仍十分激烈。除了統一、今麥郎、白象等玩家正覬覦著其在方便面行業的市場份額外,貢獻康師傅六成以上營收的飲品業務所在的賽道,也有諸多對手環伺。
營收增長放緩、銷售網絡收縮
自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土坑酸菜”事件之后,包括康師傅、統一在內的眾多方便面企業遭遇信任危機。這一年,康師傅過得如何?財報顯示,2022年康師傅錄得的總營收達787.17億元,相較2021年740.82億元的總營收實現6.26%的增長。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這已是康師傅自2017年起連續六年實現營收增長,但康師傅這六年里的營收增長并不穩定。
2017年,康師傅的營收較上一年增長6.07%,但2018年康師傅的營收增速跌至2.94%,又在2019年進一步跌至2.13%,2020年、2021年康師傅的營收增速猛增至9.1%、9.56%。
將康師傅的主營業務進行拆分,主要可以分為方便面及飲品兩個大的版塊。其中,方便面業務去年全年為康師傅貢獻296.34億元的營收,與上年同期284.48億元的營收相比增長4.17%;飲品業務則在去年為康師傅貢獻483.36億元的營收,與2021年448.02億元的營收相比實現7.89%的增長。
具體來看,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主要由容器面、高價袋面、中價袋面、干脆面及其他產品四部分組成。其中,干脆面及其他產品是康師傅方便面業務中營收增長最為明顯的產品,其營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達到15.93%,而高價袋面、中價袋面、容器面的增速分別為5.83%、3.81%、2.46%,均未能超過6%。
雖然干脆面及其他產品的增長最快,但鑒于其營收規模較小,2021年、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3.03億元、3.52億元,因此其對康師傅方便面業務總體營收貢獻的比重變化并不明顯,兩年的占比均為2%。
與此同時,康師傅方便面業務下的另外三個產品對于該業務大類總營收的貢獻比重基本均未發生變化。其中,容器面和高價袋面的營收分別占到康師傅方便面業務營收的46%、42%,中價袋面的占比則為10%。
飲品業務方面,果汁產品去年的營收從2021年的57.72億元上漲到2022年的68.43億元,同比上漲18.57%,是康師傅飲品業務下2022年增長最為明顯的產品。
相比之下,茶、水、碳酸飲料及其他產品去年營收的增速分別為5.81%、7.65%、6.48%,均不及果汁產品。但就對飲品業務的營收貢獻占比來看,茶和碳酸飲料及其他產品是營收貢獻的主力軍,去年分別為康師傅的飲品業務貢獻39%、37%的營收。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里康師傅的銷售網絡規模有所縮小。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康師傅在全國的營業所、倉庫、經銷商、直營零售商數量分別為337個、322個、76528個、254975個,相較上年年末340、341個、80726個、256567個的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康師傅的經銷商數量在一年的時間里減少4198個,直營零售商的數量減少近1600家。
毛利率、凈利潤兩連跌
營收增速再度下滑的背后,利潤才是困擾康師傅的更大難題。
財報顯示,去年康師傅的銷售成本為558.18億元,與2021年515.72億元的銷售成本相比增長8.23%,超過康師傅同期6.26%的營收增速。受此影響,康師傅去年的毛利為228.99億元,同比僅實現1.73%的增長。
但康師傅的毛利率指標則直接出現下滑,由上一年的30.39%下降至2022年的29.09%,同比下滑1.3個百分點。這其實是康師傅繼2021年毛利率下滑2.78個百分點后,再一次出現毛利率下滑的情況。
具體來看,方便面業務的毛利率同比下滑0.41個百分點至23.95%,飲品業務的毛利率同比下滑1.88個百分點至31.95%。
對此,康師傅在財報中解釋稱,去年毛利率出現下滑主要是報告期內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組合變化所致。雷達財經了解到,在康師傅包括聚酯粒、棕櫚油、面粉、白砂糖等在內的多個主要原料中,棕櫚油原料的價格在去年一年上漲最為明顯。
就凈利潤指標而言,去年康師傅的凈利潤為30.76億元,而2021年康師傅全年共錄得43.84億元的凈利潤。換言之,康師傅在去年實現營收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卻慘遭滑鐵盧,一年的時間里少賺了13.08億元,凈利潤同比下跌近三成。
然而,2022年還不是康師傅在近幾年首次遇上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21年,康師傅便在營收增長9.56%的情況下,遭遇凈利潤同比下滑4.15%的窘況,而到了2022年康師傅凈利潤下滑的幅度進一步擴大,達到39.83%。
康師傅去年凈利潤的下滑,一定程度上與其部分費用的急速攀升有關。財報顯示,去年康師傅的分銷成本由2021年的157.08億元上升至168.1億元,同比增長7.01%;康師傅的其他經營費用更是大漲226.37%,由2021年的2.3億元增長至去年的7.51億元;同期,康師傅的財務費用同比也翻了近一倍,漲至4.46億元。
盡管康師傅的行政費用在去年縮減了2.95%,由24.7億元下降至23.97億元,但仍無法完全抵消分銷成本、其他經營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在內的費用的大幅攀升。
快消賽道群狼環伺
事實上,康師傅并非是方便面賽道中唯一一家面臨增收不增利困境的玩家。搶先康師傅一步交出2022年財務成績單的另外一家方便面巨頭統一,同樣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據統一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統一的營收實現12%的增長,達到282.57億元,但其凈利潤卻下滑18.56%,跌至12.22億元。同期,統一的毛利率也從2021年的32.6%下降至2022年的29%,同比下滑3.6個百分點。對于毛利率的下滑,統一在財報中同樣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中金公司在其對康師傅的最新研報中指出,2022年下半年多數原材料價格迎下行拐點下,康師傅的毛利率同比+0.1ppt至29.9%,成本端壓力舒緩。其中方便面板塊受益于棕櫚油價格較快下行(雖部分利好為面粉價格上漲抵消),2022年下半年的毛利率同比+2.0ppt至26.7%,改善明顯。
不過,中金公司也在研報中表示,康師傅飲料板塊的毛利率仍小幅承壓,“飲料板塊雖PET價格10月中以來較快回落至約7000元/噸水平,但考慮公司庫存周期影響,疊加4季度銷量表現較弱下單箱制費有所上升,2022年下半年飲料板塊毛利率同比-1.1ppt至31.8%”。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雷達財經表示,過去一年是疫情較為嚴重的一年,也是防疫管控措施較為嚴格的一年,同時還是整個經濟下行幅度較為明顯的一年。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整個行業供應鏈的不正常,以及管理費用、物流費用的提升,對于任何一家處于快消賽道的企業來說,無疑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朱丹蓬進一步指出,就康師傅目前的表現來看,其整體發展還是比較良性的。隨著2023年疫情因素的影響逐步消減,康師傅各方面的運營會逐步趨近正常,其營收和利潤有望得到改善。
事實上,若將原材料價格方面存在的困難排除,康師傅面臨的挑戰還有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目前除了統一外,康師傅所在的方便面賽道還有不少實力強勁的選手,如今麥郎、白象、五谷道場等。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與“方便面”相關的企業超過11400家。
而飲品賽道更是十分擁擠,碳酸飲料賽道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家巨頭長期霸占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茶飲品牌中,東方樹葉、SUNTORY三得利、茶π、小茗同學也在互相廝殺;水產品領域,則有包括農夫山泉、哇哈哈、怡寶、百歲山等在內的諸多玩家;近幾年,以元氣森林為代表的年輕飲料品牌也在強勢發力,試圖從各位前輩的手中爭搶到更多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不斷加快,消費者對于快消品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樣。消費者對于快消品的要求不再僅僅局限于口味,快消品在健康、營養、衛生、甚至品牌營銷等方面的表現,也逐漸成為消費者下單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賽道的競爭愈發激烈,康師傅需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成本,以提高盈利能力。其次,康師傅還需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以迎合當下口味日漸“挑剔”、對于食品健康化要求愈來愈高的消費者。此外,康師傅還需要不斷強化自身在線上渠道銷售的能力,以求進一步擴大品牌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公司的營收規模和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