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集裝箱巨頭中集集團(000039.SZ/02039.HK)發布了2022財年年報。凈利腰斬背后,其投資受益不佳,高額“分手費”、巨額減值準備侵蝕中集集團整體業績。投資不斷擴大的同時,中集集團擬再發80億元公司債。
計提減值準備10.22億元
2022年,中集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415.36億元,同比降13.54%, 歸母凈利潤32.19億元,同比下降51.7%。業績雖整體處于下降趨勢,但該營收額仍為中集集團歷史第二高,第一高出現在2021年“箱情”暴漲之時。
中集集團表示,隨著去年傳統海運集裝箱制造市場回歸正常化,集裝箱整體需求放緩,疊加原材料價格下跌等因素的影響,全年新箱箱價和銷量相較2021年的歷史高位出現回落。
界面新聞注意到,分產品來看,集裝箱制造、物流服務、道路運輸車輛幾大大支撐業務所貢獻營收去年均出現了下滑。其中,受市場“冷靜”因素影響的龍頭業務集裝箱制造營收在經歷了2021年高達197.64%的增幅后同比下滑30.71%。
對于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的表現,中集集團稱,中集車輛專用車上裝銷量下滑70.87%,主要是排放標準切換、市場需求提前釋放、重卡市場終端需求低迷所致。
業務之外,中集集團去年匯兌收益11.77億元。由于2022年美元匯率波動產生大額匯兌收益,報告期內,中集集團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01.56%,凈匯兌收益由虧轉正至11.77億元。
但即便如此,中集集團非經常性損益科目仍虧損巨大。
2022年,中集集團非經常性損益為-10.64億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權益工具等項目的投資虧損合計達-16.88億元,與之對比鮮明的是,2021年,這一項目的收益達13.45億元。
當期,中集集團計提了大額減值準備。經審定,2022年共計提減值準備10.22億元,考慮轉回減值準備2.34億元后,仍減少7.88億元的利潤總額。
去年,一筆備受關注的“分手費”也讓中集集團利潤受挫。2022年10月,因交易先決條件不能達成,中集集團宣布終止收購A.P.穆勒-馬士基集團旗下的馬士基集裝箱工業股權,因此中集集團向A.P.穆勒-馬士基集團支付了高達5.99億元的和解費用,該和解費用記入本期非經常性損益。
賬上171.16億元,仍擬大手筆發債
資本運作方面,2022年,中集集團投資規模呈上揚之勢。
以現金流量表來看,2022年及2021年,中集集團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現金流凈額均為負數。
與此同時,中集集團現金凈增加額在2022年變為了負數,中集集團經營活動要撐起更重的“現金奶牛”擔子。

2022年,中集集團對外投資額為29.67億元,同比增長了95.40%,共以現金方式新取得9家子公司,涵蓋新能源、物流、五金行業,對比前兩年數據,2020年及2021年,新取得子公司數量分別為4家、5家。
公布年報當日,中集集團還公告稱,擬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債券,規模規模不超過80億元。債券期限不超過15年。初步披露用途顯示,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公司有息債務或項目投資等公司債規定允許的其它支出。
在1月17日,中集集團2023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以下簡稱“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剛完成,發行金額為5億元,發行利率為2.21%(年化)。
截至2022年年底,中集集團已發行的固定利率債券余額為18.96億元,2021年年底,該余額為73.24億元,債券的到期日主要分布在1到5年。

截至2022年底,中集集團賬上貨幣資金為171.16億元。2022年,中集集團資產負債率由2021年的63%降至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