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潮新消費 王辣辣
編輯 | 杜仲來源
前有千禾味業、天味食品,后有丹丹郫縣豆瓣醬、阿寬食品、幺麻子等,消費者餐桌上的川味食品,正在接連IPO。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了解到,日前,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幺麻子”)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而另一邊,阿寬食品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推進A股IPO進程。
川系大軍靠著大單品撐起一個個IPO,并開始在資本市場上展露拳腳。
一瓶藤椒油年賣4個億
憑借一瓶瓶藤椒油,幺麻子走上了IPO之路,如今也是國內最大的藤椒油及椒麻味型復合調味品生產廠商之一。
幺麻子主要從事麻系味型特色調味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初步形成以藤椒調味油為主導、椒麻味型復合調味料和地方特產食品為特色的產品矩陣。
數據顯示,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報告期內,幺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3.56億元、4.62億元和1.8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599.82萬元、1.02億元、9789.66萬元和2971.85萬元。
據招股書披露,幺麻子預計2022年營業收入約為4.37億元至4.59億元,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446.47萬元至9063.57萬元。相比之下,2022年的營收、利潤等指標與2021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
幺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收入下滑主要系受疫情波動影響,下游餐飲行業的市場需求受到明顯抑制;此外,受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其扣非后凈利潤下滑幅度大于收入下滑幅度。
幺麻子的銷售模式包括經銷、直銷兩種方式。其中,經銷是主要銷售渠道,經銷收入占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85%以上,經銷渠道主要面向全國各地的餐飲、酒店和商超進行銷售。
直銷渠道主要面向線上客戶、食品加工企業、連鎖餐飲企業或其他大型客戶進行銷售。據介紹,幺麻子的重要客戶包括亞亨食品成都有限公司、四川比優特商貿有限公司、重慶天豪地杰貿易有限公司等經銷商。
毫無疑問,幺麻子的收入主要由藤椒油產品貢獻。而按產品類型來看,幺麻子的收入則主要來自調味油。
幺麻子的調味油系列產品主要包括藤椒油、花椒油、木姜油、熟香菜籽油四個系列,同時還少量生產紅油、麻椒油等調味油產品。
數據顯示,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幺麻子的調味油收入分別為3.84億元、3.3億元、4.29億元和1.69億元,占比分別為96.37%、96.50%、95.02%和93.37%。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主要產品藤椒油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80%以上。
幺麻子也認識到自己對單品的過高依賴度,2013年便開始布局非藤椒油業務,相繼推出缽缽雞、清水雅筍等產品。2017年起,幺麻子陸續推出料哆哆大醬、藤椒煳辣汁、藤椒肘子大醬、小龍蝦調味料、泰式酸辣調味料等產品。
但因起步晚,產品相對單一,幺麻子復合調味品這一領域營收貢獻較低,滯后于復合調味品行業的主要競爭對手。
幺麻子表示,“雖然從2021年起,公司加強復合調味品的研發,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復合調味料的新產品,但是仍然需要通過持續的行業積累豐富產品矩陣,并在新產品中挖掘存在一定差異化且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熱門銷售單品。”
從募資用途來看,幺麻子還是把資金大頭用在了藤椒油產品上。據招股書介紹,幺麻子擬將其中的3.24億元用于年產20000噸藤椒油及1800噸藤椒系復合調味醬汁及休閑食品建設項目。
藤椒“榨”出新商機
中國人常以“酸甜苦辣咸”這五味來形容食物口味,但對于生活在氣候濕潤的山地的川渝人來說,“麻”是他們飲食味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比于明代才傳入中國的辣椒,花椒是中國自古既有的本土作物。早在西周時期的《詩經·唐風》里,就出現了:“椒聊之實,藩衍盈升”。
在古人眼里,“椒”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作為花椒大類中的一種,藤椒的口感比紅花椒更濃郁、氣味比其他青花椒更清新。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麻在洪雅。四川洪雅是中國藤椒之鄉,幺麻子誕生于此。
清朝順治年間,綽號“幺麻子”的廚師趙子固,從四川洪雅瓦屋山遷居到止戈柑子場,他發現當地村民擅長利用藤椒烹制菜肴。趙子固便開始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研究藤椒油閟制技藝,最終提取出了色澤金黃透明、清香撲鼻、悠麻爽口的“幺麻子藤椒油”。
上世紀六十年代,趙子固的第18代傳人趙躍軍出生了。從小家貧,十歲時父親去世,嘗盡生活困苦的趙躍軍比其他人更渴望掙錢改變處境。
1992年,趙躍軍和妻子龔萬芬商量后決定開始利用祖傳的藤椒油閟制技藝做餐飲生意。起初他們沒有正規的店面,就在洪高路邊的家門口搭棚經營。夫妻倆每天凌晨六點拉著木板車到五公里外的縣城采購食材,一兩個月后才攢錢買下一輛自行車。
一段時間后,生意日漸紅火的趙躍軍在洪高路邊柑子場創辦了“幺幺飯店”,以藤椒油制作的菜肴為經營特色,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食客們在店里用完餐后紛紛提出購買藤椒油的需求,這讓趙躍軍嗅到了商機,于是他在飯店旁邊修建了小作坊,開始生產并出售藤椒油。
2002年,隨著藤椒油的銷量提高,趙躍軍夫婦對生產規模進行升級,投資20多萬元建立起了洪雅縣幺麻子有機食品廠,幺麻子藤椒油邁出了商業化的第一步。
為了保證藤椒油的質量,趙躍軍挨家挨戶挑選收購新鮮藤椒,把控原料,當時生產水平只能達到年產12噸。
彼時,市場對藤椒油這一品類的認知還未普及。據趙躍軍本人透露,為了推銷幺麻子藤椒油,他帶著產品和藤椒菜品食譜,一家家飯店、餐館、酒店挨著送,為一個個廚師講解介紹。
從洪雅到眉山,從雅安再到成都;從一環、二環,再到三環;從送一瓶給后廚,到多送一瓶給廚師??窟@些老辦法,趙躍軍為自己的的藤椒油打開了銷路。
2004年,趙躍軍在原廠房的規模上投資了100多萬元進行擴建,由原來的100多平方米升級到了6000多平方米。冒險擴張后的趙躍軍很快遇到了資金短缺,產品積壓,供大于求的困難。
但也是在這一年,在洪雅縣舉辦的第二屆生態文化節上,趙躍軍用特制的大木缽制作出可以讓千人品嘗的藤椒缽缽雞,創下了“天下第一缽”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幺麻子藤椒油隨之一炮而紅,解決了庫存積壓的問題。
2008年,四川洪雅縣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中趙躍軍持有51.00%股權,龔萬芬持有49.00%股權,幺麻子藤椒油開始了規?;匿N售之路。
隨后,幺麻子進入了飛速發展期,短短幾年內幺麻子藤椒油就占到全國藤椒油市場份額的70%。
從夫妻二人經營的飯館到頗具規模的幺麻子公司,幺麻子不變的特點之一就是它的家族屬性明顯。據幺麻子招股書顯示,目前幺麻子的控股股東為趙躍軍、龔萬芬、趙麒(趙躍軍夫婦長子)、趙麟(趙躍軍夫婦次子)四人。
IPO后,趙躍軍持股為23.1916%,趙麟持股為11.3684%,趙麒持股為9.0979%,網聚投資持股為10.2632%,龔萬芬持股為7.5%,洪雅聚才持股為5.6842%。
4000億市場里的小眾細分
近年來,我國調味品行業的產量、銷售規模保持逐年上升趨勢。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4-2021年,我國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從2595億元增長至459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5%。受疫情居家影響,2020年、2021年,我國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05%、16.3%。
其中,川式調味料占整個中國調味品大盤五分之一的市場,且近兩年正處于爆發期。
藤椒作為主流調味品使用的時間較短,且屬于花椒油的細分領域,與醬油、醋、料酒等調味品相比,是較小眾的調味產品。
當調味品開始進入投資人視野,幺麻子也也吸引著VC的目光。
招股書顯示,2019年4月,絕味食品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網聚投資以貨幣出資1.3億元,持幺麻子13.68%的股份,此外,絕味通過湖南肆壹伍的合伙份額間接持股5.26%,合計持股18.95%,是僅次于實控人家族的第二大股東。
近幾年,餐飲業內掀起了一股藤椒風味美食風潮。目前,除廚房烹飪、家庭烹飪使用藤椒油制作藤椒風味菜品以外,藤椒風味還運用到休閑零食、炸雞快餐、方便面等食品制造業。
據和君咨詢測算,2020年中國花椒油市場的出廠口徑銷售規模約為150億元。我國花椒油市場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0%,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50億元以上。
藤椒油方面,2020年我國藤椒油市場的出廠口徑銷售規模約為14.2億元,藤椒油市場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5%,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至41億元。
如今,我國藤椒油及相關應用市場正經歷著從香辛調味原材料到藤椒調味油,再到藤椒味型復合調味料發展。雖然增速快,但相對于4000億的調味品市場,藤椒油的規模實在太小。
對幺麻子來說,如何突破單一產品限制,創新口味,進軍復合調味料、預制菜等,尋找到第二增長才是關鍵。
結語:川味大軍組團上市
作為美食愛好者的天堂,四川大街小巷都彌漫著辣椒和花椒的味道。也正是因為消費者的喜愛,誕生了許多麻辣鮮香的川味食品公司及調味品公司。
四川天味食品被稱為“A股火鍋調料第一股”,核心品牌為“大紅袍”火鍋底料、“好人家”川菜調料和“天車”。僅2022年,天味食品就賣出了4.5萬噸火鍋底料。
除了火鍋底料,川菜靈魂的郫縣豆瓣醬也是不能忽視的存在。目前,郫縣有資格使用郫縣豆瓣醬商標的就有70多家,其中丹丹、鵑城、金福猴、滿江紅、旺豐等幾大品牌,都是數億級企業。
四川省丹丹郫縣豆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開始接受上市輔導,正在沖擊“郫縣豆瓣醬第一股”。
同樣位于郫縣的友聯味業,旗下擁有“友聯”牌和“川驕”牌火鍋底料、風味豆豉和復合型調味料及雞精等,早在2020年,就簽訂了《上市戰略合作協議》。
因紅油面皮出圈的阿寬食近日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沖刺A股“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阿寬食品收入分別為6.31億元、11.1億元、12.14億元、6.41億元。
醬油、火鍋底料、復合調味品、速食、預制菜,川味大軍帶著不斷迭代的產品奔向消費者的同時,也在奔赴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