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趙辰昕周三稱,總體上對于世界經濟是充滿信心的,但是也不能忽視世界經濟遇到的問題、風險、挑戰。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的矛盾。”趙辰昕周三在博鰲亞洲論壇之世界經濟展望分論壇上稱。他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首先,歐美主要經濟體能不能控制住這一輪通貨膨脹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最近幾個主要經濟體的央行行長均表態,為了控制住通貨膨脹,會不惜代價進行加息,但是現在加息的政策空間恐怕越來越小。
“金融體系面臨脆弱性的挑戰,出現這些情況還能不能加?敢不敢加?能加多少?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對世界經濟下一步的影響確實比較大。美聯儲這么(持續)加息,2月份的通脹率還是6%,歐元區這么(持續)加息,它的2月份通脹率還高達8.5%。這個挑戰我認為大家是有共識的。”趙辰昕稱。
其次,逆全球化的趨勢還在上升。有的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地位,為了所謂的自身利益,不顧經濟規律,肆意攪動全球經貿的關系。利用拉幫結伙,筑墻設壘、脫鉤斷鏈等等手段阻遏其他國家,這個對世界經貿關系和投資關系都會產生影響,而且是一個很重大的影響。
最后,重點領域的風險也在不斷積累。比如,政府部門的杠桿率問題,國際清算銀行曾表示,去年三季度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國家政府部門的杠桿率都有所提高,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此外,世界金融系統脆弱性在上升。
“這些會不會進一步傳染蔓延,產生其他連帶性問題,我們必須加以關注。還有世界范圍糧食安全的問題、能源安全的問題,產業鏈、供應鏈的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趙辰昕稱。
當天與會的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進一步補充到,氣候變化的問題也要重視。
林毅夫認為,如果全球各國不關注氣候變化,便會看到溫度的上升,很多地方會有海平面上升等情況出現,這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傷害,甚至影響糧食供應。因此,在關注當下經濟發展的問題時,也需要關注一些更長期的事情。
關于機遇,林毅夫進一步表示,中國會繼續保持穩定,讓增長持續,這不僅僅對中國有益,對全世界都有益。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會成為一個更大的市場,這個市場是能夠為所有國家所用的。
趙辰昕也指出,對于事情要全面辯證地看,不能僅看問題同時也要看到光明的一面,世界經濟復蘇發展的道路雖然曲折,但是前景光明。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是國際秩序的全力維護者,我們也是全球發展一直以來的貢獻者,未來我們也會是重大的貢獻者。我們會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始終堅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贏,為世界經濟的復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