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3月27日,在光大銀行召開的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光大銀行新任行長王志恒表示,去年四季度市場回撤的過程中,光大理財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財報數據顯示,過去的2022年,光大理財總規模和凈利潤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截至報告期末,光大理財管理資產總規模11,852.4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75.32億元,增長11.01%,其中,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11,431.09 億元,占比96.45%。全年非保本理財產品累計發行4.14萬億元,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28.70億元。截至去年末總資產88.61億元,凈資產82.49億元,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18.7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8.47%。2022年6月,光大理財向全體股東分配現金股利6.3458億元。
王志恒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的理財業務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2023年是理財業務的凈值修復期,光大銀行將優化財富管理產品譜系,抓住凈值修復期,擴容產品貨架,持續打造光大理財為主、他行理財為補充的理財產品體系。
光大銀行董事會秘書張旭陽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2022年光大理財規模達到了1.185萬億元,是較年初增長1000億以上的三家理財公司之一。不過他同時強調“規模增長不是目的,而是能力提升的一個結果。”
從目前已披露的銀行年報來看,歷經兩輪“破凈潮”疊加贖回潮,到2022年四季度末,除光大理財管理規模不降反升外,信銀理財、平安理財的理財規模也都出現逆勢增長。截至2022年末,信銀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1252只,合計產品金額為1.49萬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3464.29億元。而截至去年末平安理財管理規模為8868.40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小幅1.7%。
理財規模長期穩居首位的招銀理財則遭遇較大沖擊,2022年理財規模縮水近1100億元, 截至去年年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2.67萬億元,較2021年末下降3.96%。
在資產配置方面,張旭陽也透露了面對市場波動,光大理財投研團隊的打法。他表示,對權益資產不過分樂觀,對風險債也不過分悲觀,不單純依賴低波資產來穩定產品業績表現,而是通過多資產、多策略,通過信用債比較優勢來創造阿爾法,這里既包括產研投系統化,集群規劃整合,也包括深化定點投資轉型。另外,光大理財將繼續發力公募REITs,加大投資國家重大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等行業投資。
中國理財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光大理財存續理財產品共計294只,其中,固收類理財產品244只,混合類理財產品45只,權益類理財產品5只(包括1只公募REITs主題理財產品)。
近期ChatGPT對資管行業的影響也引發了市場廣泛討論。張旭陽透露,光大理財也將加強科技建設,同步推進系統集群、數據集市、重點科技項目,加快自身特色的管理建設。“最近ChatGPT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技術加速進步,人與機器更密切結合,共同更好的學習、理解和創建這個世界,在這個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的新特征是數據能力和人的才智的充分的結合,這是主動管理的一種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