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中國冰箱出口大王“復活”記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冰箱出口大王“復活”記

快速扭虧為盈,翻身成功,奧馬究竟憑什么?

文 | 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編輯 | 黃曉軍

折戟多年,奧馬電器終于緩了過來。

在最新發布的2022年業績報告中顯示,奧馬電器去年實現凈利潤4.24億元,同比大增630.18%,成為上市十余年來利潤規模最大的一年。同時,這也是其排名冰箱出口銷量第一的14個年頭。

要知道,作為“中國冰箱出口大王”,奧馬在遭遇金融科技業務爆雷、股權爭奪戰、涉嫌違規對外擔保等多重打擊后,不僅在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期間還一度被“ST”,可謂舉步維艱。

如今快速扭虧為盈,翻身成功,奧馬究竟憑什么?

01、奧馬騰飛,遠征歐洲

2002年,顧雛軍豪斥5.6億元收購科龍引起的余震還在科龍內部持續發酵。

面對公司動蕩以及理念不和,時任容聲冰箱負責人的蔡拾貳率先做出反應,宣布以辭職來告別這個戰斗了將近20年的地方,而后在距離科龍不遠處的中山北部創立了奧馬電器。

不只是蔡拾貳,據了解,在顧雛軍接手科龍后,大批容聲冰箱高管辭職,包括副總經理關志華、技術副總經理吳世慶、經營副總經理王濟云,以及生產副總經理張俊超……而他們又“默契”地轉去了奧馬。

盡管蔡拾貳等人對冰箱業有著老道的經驗,但彼時國內冰箱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廝殺不斷,初來乍到的奧馬想要快速擠進去,無異于天方夜譚。

為此,蔡拾貳決定繞開國內市場,挑戰因要求嚴苛,國內家電企業不愿挑戰的歐盟代工市場。

其時,科龍原班專業人馬給奧馬提供了技術支持,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又錦上添花,給奧馬創造了機會。由于靠近科龍,有科龍龐大的供貨體系作依靠,奧馬幾乎無需耗費精力去審查、控制供應商,當時內部甚至放言“只要是科龍的供貨商均可以直接納入奧馬的供貨體系”。同時,地處珠三角便于出口的位置優勢也大力促進了奧馬開發海外市場。

在短短時間內,奧馬冰箱就成功與國際白電巨頭惠而浦簽下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攻國外代工,奧馬還兼給國內品牌代工。比如其國內第一個客戶海信,盡管當時已經擁有了海信北京雪花,但還是選擇與奧馬合作,不僅將訂單量從2003年的兩三萬臺增長到2004年的10萬臺左右,還將貼牌代工企業由以前的12家縮減到僅奧馬一家,可見其對奧馬的肯定。

誠然,技術質量是客戶選擇的前提,但回到企業自身,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實現盈利也是個難題。

尤其是冰箱這種產品,OEM企業引以為傲的規模效應在其身上很難應驗。據了解,冰箱的核心在于模具,不同型號的冰箱模具不同,而偏偏模具又很貴。商界評論曾報道,知名品牌企業僅在模具上,一年就要花費兩個億。

這就意味著,如果奧馬想要代工生產多個品牌的冰箱,那就要先斥巨資解決模具問題。但很顯然,這不可能辦到。

為此,奧馬另辟蹊徑,遵循“二八原則”,用20%的產品創造80%的銷售。在此基礎上,奧馬縮減產品生產線,在初期只做歐洲市場。因為歐洲冰箱標準與中國一致,奧馬一套生產線就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兩大市場的需求。

同時,奧馬電器還依托專業優勢,將包括模具在內的所有產品系列化、通用化、模塊化,大大節省了成本。比如,某知名企業需要生產1000萬臺冰箱,其中50種型號需要50種模具,那奧馬生產500萬臺冰箱,可能只需要5套模具,這就是三化的優勢。

據了解,在同質等量的情況下,奧馬比國內其他品牌至少低10% 20%的價格優勢。

這種技術和價格優勢極大吸引了B端企業,除惠而浦外,在這之后奧馬又相繼拿下伊萊克斯、卡迪集團等客戶。

但正如TCL董事長李東生所說,“考驗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最好的機會不是在行業環境好的時候,而是在行業環境不好的時候。”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多數外向型企業遭受重創,出口量急速萎縮,冰箱業也不例外。尤其在最后一個月,大部分冰箱企業出口急劇下滑,而在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下,奧馬卻不降反升,當月出口冰箱同比增長50%,不僅在當年實現超過70%以上的增長,且超越海爾成為中國“冰箱出口冠軍”。

02、內銷起勢,危機乍現

到今天,奧馬已經連續14年蟬聯中國冰箱出口排名第一。舉頭并進的,還有其不斷提升的內銷能力。

2006年,奧馬以自有品牌的形式在國內冰箱市場開啟新一輪爭奪。

這并不偶然,一方面奧馬在冰箱生產上并不遜色于國內其它冰箱品牌,而另一方面,國內品牌代工市場萎縮激發了自建品牌的迫切性。2005年,國家頒發惠農政策,國內家電品牌紛紛開始新建工廠,擴充產能,這讓奧馬本就不穩定的國內代工生意出現大幅縮水。同時,國內冰箱市場一片繁榮的景象,也讓奧馬走上了自有品牌之路。

但“外銷”轉“內銷”并不容易,盡管在產品上奧馬仍堅持只開發市場上最暢銷的產品,但在打動用戶、搶占市場上又著了難。

彼時,國內一二線城市早已被大牌占據,奧馬只能利用自己的價格優勢從三四線入手。恰逢2009年“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冰箱成為最大受益產品,奧馬也得益于此成功脫穎而出,成為國內中標家電下鄉最多的六大冰箱企業之一,在三四線城市廣有知名度。

此后,在電商崛起的大趨勢下,奧馬就像腳踩風火輪一樣大步向前,不僅快速切入國內一二級市場,且連續幾年成為電商渠道冰箱銷量的第一名。

根據京東、蘇寧、國美、天貓等平臺的數據統計顯示,2011-2013年,奧馬連續三年占據電商冰箱品類市場銷售份額第一的位置。尤其在2013年,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處于高增長態勢,分別為23.16%、19.68%,僅當年雙十一,奧馬冰箱電商渠道零售額就達到1200萬元。

而在2012年4月,奧馬也正式登陸深交所,成為那幾年唯一上市的家電企業。

直到3年后,在冰箱業打拼了幾十年的蔡拾貳萌生退意。在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股權運作之后,2015年10月底,趙國棟成為奧馬實控人。頂著京東原副總裁的光環,又熟悉金融市場,趙國棟入主奧馬之后,奧馬自然而然地涉足互聯網金融,開始了雙主營業務的發展路徑。

而這恰恰是奧馬走向深淵的開始。

2018年,P2P網絡借貸行業頻頻“暴雷”。當年10月,奧馬電器公告顯示,旗下互金平臺已出現兌付危機。情況急轉直下,2019年,奧馬電器因資金緊張出現部分債務逾期情況,趙國棟所持公司股份遭輪候凍結。

如此形勢下,奧馬不得不走上“賣身”之路。2020年2月,奧馬電器擬轉讓其全資子公司奧馬冰箱49%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底設立開始,奧馬冰箱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36.9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71.81億元,增長率為94.29%;凈利潤也從2016年的3.14元增長至2019年的5.62億元,增長率為78.98%。

顯而易見,奧馬冰箱是奧馬電器當之無愧的利潤奶牛,這也使其成為多方爭奪的主要目標。

03、奧馬危機,TCL“野蠻”出手

在奧馬爭奪戰中,TCL家電來勢洶洶。

期間,TCL不僅在3個月內砸下11.35億競得股份司法拍賣,再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手段密集舉牌奧馬電器,數次增持成為公司奧馬電器第一大股東,還幾次三番向后者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其意圖已經不言而喻。

可以說,TCL盯上奧馬這塊肥肉已經很久了。

早前,在TCL冰箱代工企業的名單中,奧馬就赫然在列。當時,奧馬不僅憑借著業內聲譽讓TCL跳過2個月審核督查直接與其簽訂合同,且其生產的產品返修率不到2%,創同類代工產品最低。

回到TCL自身來說,盡管其之前也有冰箱業務,但一直不溫不火,如若能成功拿下奧馬,TCL在白電領域就有了自己的上市主體,有利于謀求新一輪擴張。

如此一來,TCL對于拿下奧馬,自然志在必得了。

2021年4月,TCL與一致行動人中新融澤合計持有奧馬電器24.19%股份,成為控股股東,李東生成為新任實控人。TCL如愿以償。

在這之后,TCL開始對奧馬大刀闊斧進行改造。

第一,對奧馬金融板塊業務進行全面自查,在2021年內完成金融科技板塊全部資產處置,成功實現減負。

第二,承擔奧馬電器金融業務約3億元歷史隱性債務的兜底償付責任,公司股票自2022年9月23日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此外,在TCL支持下,奧馬實現銀行保證金及貸款利率下調,籌融資能力顯著增強,并借助TCL資源體系支持協調成功為逾期應收賬款設定抵押權,提高公司資金回收的保障性,大幅改善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第三,精簡業務,讓奧馬回歸主業,專注到強項的冰箱冰柜業務。

第四,布局高端,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帶來毛利率提升。年報顯示,2022年,奧馬電器高端產品收入占比超過50%,提升約8個百分點,毛利率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

一系列操作過后,奧馬終于在新局中開了個好頭,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上市十余年來利潤規模最大的一年。

然而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奧馬應收賬款和存貨高企,在2022年應收賬款高達11.42億元,其存貨也高達9.09億元,甚至創下上市11年來新高。

可見,奧馬想要完全愈合尚需時間,但不可否認,作為多年中國冰箱出口大王,奧馬實力不容小覷,其重回賽道后的表現也值得我們期待。

參考資料:《奧馬六年冰箱路》

《奧馬冰箱:小米之路》

《TCL入主,昔日“冰箱出口大王”強勢回歸?》

《奧馬電器股權之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TCL

4.5k
  • TCL智家(002668.SZ):2024年年報凈利潤為10.19億元
  • 機構風向標 | TCL智家(002668)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機構持股比例合計下跌1.25個百分點

奧馬電器

2.9k
  • TCL智家:擬4.9億元在東南亞投資新建生產基地
  • TCL智家:上半年歸母凈利潤5.59億元,同比增長32.65%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冰箱出口大王“復活”記

快速扭虧為盈,翻身成功,奧馬究竟憑什么?

文 | 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編輯 | 黃曉軍

折戟多年,奧馬電器終于緩了過來。

在最新發布的2022年業績報告中顯示,奧馬電器去年實現凈利潤4.24億元,同比大增630.18%,成為上市十余年來利潤規模最大的一年。同時,這也是其排名冰箱出口銷量第一的14個年頭。

要知道,作為“中國冰箱出口大王”,奧馬在遭遇金融科技業務爆雷、股權爭奪戰、涉嫌違規對外擔保等多重打擊后,不僅在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期間還一度被“ST”,可謂舉步維艱。

如今快速扭虧為盈,翻身成功,奧馬究竟憑什么?

01、奧馬騰飛,遠征歐洲

2002年,顧雛軍豪斥5.6億元收購科龍引起的余震還在科龍內部持續發酵。

面對公司動蕩以及理念不和,時任容聲冰箱負責人的蔡拾貳率先做出反應,宣布以辭職來告別這個戰斗了將近20年的地方,而后在距離科龍不遠處的中山北部創立了奧馬電器。

不只是蔡拾貳,據了解,在顧雛軍接手科龍后,大批容聲冰箱高管辭職,包括副總經理關志華、技術副總經理吳世慶、經營副總經理王濟云,以及生產副總經理張俊超……而他們又“默契”地轉去了奧馬。

盡管蔡拾貳等人對冰箱業有著老道的經驗,但彼時國內冰箱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廝殺不斷,初來乍到的奧馬想要快速擠進去,無異于天方夜譚。

為此,蔡拾貳決定繞開國內市場,挑戰因要求嚴苛,國內家電企業不愿挑戰的歐盟代工市場。

其時,科龍原班專業人馬給奧馬提供了技術支持,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又錦上添花,給奧馬創造了機會。由于靠近科龍,有科龍龐大的供貨體系作依靠,奧馬幾乎無需耗費精力去審查、控制供應商,當時內部甚至放言“只要是科龍的供貨商均可以直接納入奧馬的供貨體系”。同時,地處珠三角便于出口的位置優勢也大力促進了奧馬開發海外市場。

在短短時間內,奧馬冰箱就成功與國際白電巨頭惠而浦簽下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攻國外代工,奧馬還兼給國內品牌代工。比如其國內第一個客戶海信,盡管當時已經擁有了海信北京雪花,但還是選擇與奧馬合作,不僅將訂單量從2003年的兩三萬臺增長到2004年的10萬臺左右,還將貼牌代工企業由以前的12家縮減到僅奧馬一家,可見其對奧馬的肯定。

誠然,技術質量是客戶選擇的前提,但回到企業自身,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實現盈利也是個難題。

尤其是冰箱這種產品,OEM企業引以為傲的規模效應在其身上很難應驗。據了解,冰箱的核心在于模具,不同型號的冰箱模具不同,而偏偏模具又很貴。商界評論曾報道,知名品牌企業僅在模具上,一年就要花費兩個億。

這就意味著,如果奧馬想要代工生產多個品牌的冰箱,那就要先斥巨資解決模具問題。但很顯然,這不可能辦到。

為此,奧馬另辟蹊徑,遵循“二八原則”,用20%的產品創造80%的銷售。在此基礎上,奧馬縮減產品生產線,在初期只做歐洲市場。因為歐洲冰箱標準與中國一致,奧馬一套生產線就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兩大市場的需求。

同時,奧馬電器還依托專業優勢,將包括模具在內的所有產品系列化、通用化、模塊化,大大節省了成本。比如,某知名企業需要生產1000萬臺冰箱,其中50種型號需要50種模具,那奧馬生產500萬臺冰箱,可能只需要5套模具,這就是三化的優勢。

據了解,在同質等量的情況下,奧馬比國內其他品牌至少低10% 20%的價格優勢。

這種技術和價格優勢極大吸引了B端企業,除惠而浦外,在這之后奧馬又相繼拿下伊萊克斯、卡迪集團等客戶。

但正如TCL董事長李東生所說,“考驗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最好的機會不是在行業環境好的時候,而是在行業環境不好的時候。”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多數外向型企業遭受重創,出口量急速萎縮,冰箱業也不例外。尤其在最后一個月,大部分冰箱企業出口急劇下滑,而在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下,奧馬卻不降反升,當月出口冰箱同比增長50%,不僅在當年實現超過70%以上的增長,且超越海爾成為中國“冰箱出口冠軍”。

02、內銷起勢,危機乍現

到今天,奧馬已經連續14年蟬聯中國冰箱出口排名第一。舉頭并進的,還有其不斷提升的內銷能力。

2006年,奧馬以自有品牌的形式在國內冰箱市場開啟新一輪爭奪。

這并不偶然,一方面奧馬在冰箱生產上并不遜色于國內其它冰箱品牌,而另一方面,國內品牌代工市場萎縮激發了自建品牌的迫切性。2005年,國家頒發惠農政策,國內家電品牌紛紛開始新建工廠,擴充產能,這讓奧馬本就不穩定的國內代工生意出現大幅縮水。同時,國內冰箱市場一片繁榮的景象,也讓奧馬走上了自有品牌之路。

但“外銷”轉“內銷”并不容易,盡管在產品上奧馬仍堅持只開發市場上最暢銷的產品,但在打動用戶、搶占市場上又著了難。

彼時,國內一二線城市早已被大牌占據,奧馬只能利用自己的價格優勢從三四線入手。恰逢2009年“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冰箱成為最大受益產品,奧馬也得益于此成功脫穎而出,成為國內中標家電下鄉最多的六大冰箱企業之一,在三四線城市廣有知名度。

此后,在電商崛起的大趨勢下,奧馬就像腳踩風火輪一樣大步向前,不僅快速切入國內一二級市場,且連續幾年成為電商渠道冰箱銷量的第一名。

根據京東、蘇寧、國美、天貓等平臺的數據統計顯示,2011-2013年,奧馬連續三年占據電商冰箱品類市場銷售份額第一的位置。尤其在2013年,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處于高增長態勢,分別為23.16%、19.68%,僅當年雙十一,奧馬冰箱電商渠道零售額就達到1200萬元。

而在2012年4月,奧馬也正式登陸深交所,成為那幾年唯一上市的家電企業。

直到3年后,在冰箱業打拼了幾十年的蔡拾貳萌生退意。在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股權運作之后,2015年10月底,趙國棟成為奧馬實控人。頂著京東原副總裁的光環,又熟悉金融市場,趙國棟入主奧馬之后,奧馬自然而然地涉足互聯網金融,開始了雙主營業務的發展路徑。

而這恰恰是奧馬走向深淵的開始。

2018年,P2P網絡借貸行業頻頻“暴雷”。當年10月,奧馬電器公告顯示,旗下互金平臺已出現兌付危機。情況急轉直下,2019年,奧馬電器因資金緊張出現部分債務逾期情況,趙國棟所持公司股份遭輪候凍結。

如此形勢下,奧馬不得不走上“賣身”之路。2020年2月,奧馬電器擬轉讓其全資子公司奧馬冰箱49%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底設立開始,奧馬冰箱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36.9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71.81億元,增長率為94.29%;凈利潤也從2016年的3.14元增長至2019年的5.62億元,增長率為78.98%。

顯而易見,奧馬冰箱是奧馬電器當之無愧的利潤奶牛,這也使其成為多方爭奪的主要目標。

03、奧馬危機,TCL“野蠻”出手

在奧馬爭奪戰中,TCL家電來勢洶洶。

期間,TCL不僅在3個月內砸下11.35億競得股份司法拍賣,再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手段密集舉牌奧馬電器,數次增持成為公司奧馬電器第一大股東,還幾次三番向后者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其意圖已經不言而喻。

可以說,TCL盯上奧馬這塊肥肉已經很久了。

早前,在TCL冰箱代工企業的名單中,奧馬就赫然在列。當時,奧馬不僅憑借著業內聲譽讓TCL跳過2個月審核督查直接與其簽訂合同,且其生產的產品返修率不到2%,創同類代工產品最低。

回到TCL自身來說,盡管其之前也有冰箱業務,但一直不溫不火,如若能成功拿下奧馬,TCL在白電領域就有了自己的上市主體,有利于謀求新一輪擴張。

如此一來,TCL對于拿下奧馬,自然志在必得了。

2021年4月,TCL與一致行動人中新融澤合計持有奧馬電器24.19%股份,成為控股股東,李東生成為新任實控人。TCL如愿以償。

在這之后,TCL開始對奧馬大刀闊斧進行改造。

第一,對奧馬金融板塊業務進行全面自查,在2021年內完成金融科技板塊全部資產處置,成功實現減負。

第二,承擔奧馬電器金融業務約3億元歷史隱性債務的兜底償付責任,公司股票自2022年9月23日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此外,在TCL支持下,奧馬實現銀行保證金及貸款利率下調,籌融資能力顯著增強,并借助TCL資源體系支持協調成功為逾期應收賬款設定抵押權,提高公司資金回收的保障性,大幅改善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第三,精簡業務,讓奧馬回歸主業,專注到強項的冰箱冰柜業務。

第四,布局高端,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帶來毛利率提升。年報顯示,2022年,奧馬電器高端產品收入占比超過50%,提升約8個百分點,毛利率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

一系列操作過后,奧馬終于在新局中開了個好頭,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上市十余年來利潤規模最大的一年。

然而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奧馬應收賬款和存貨高企,在2022年應收賬款高達11.42億元,其存貨也高達9.09億元,甚至創下上市11年來新高。

可見,奧馬想要完全愈合尚需時間,但不可否認,作為多年中國冰箱出口大王,奧馬實力不容小覷,其重回賽道后的表現也值得我們期待。

參考資料:《奧馬六年冰箱路》

《奧馬冰箱:小米之路》

《TCL入主,昔日“冰箱出口大王”強勢回歸?》

《奧馬電器股權之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许昌市| 怀远县| 南阳市| 齐河县| 新津县| 岳阳县| 恭城| 舞钢市| 西吉县| 柘城县| 盐山县| 沂南县| 南宁市| 万年县| 镇原县| 漠河县| 沁源县| 涿州市| 轮台县| 铜山县| 太谷县| 德钦县| 昆明市| 望谟县| 无极县| 广元市| 宁南县| 定安县| 蓝山县| 多伦县| 垣曲县| 灵山县| 新泰市| 铜鼓县| 青阳县| 黑山县| 巨鹿县| 宝丰县| 房山区|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