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CGx
題圖 / 我,機器人
讓內容創作聚焦于創意
AIGC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從去年4月Disco Diffusion流行,科技巨頭們紛紛下場,到最近一周GPT-4、文心一言、Copilot、Midjourney V5的相繼發布,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投資方的躍躍欲試,讓AIGC站到了風口上。而內容創作也在倒向AIGC。
Netflix發布AIGC動畫短片,育碧公開為游戲NPC創建臺詞初稿的AI工具,Adobe發布AI功能模塊,由AI繪圖工具Midjourney創作的全彩漫畫單行本在日本發售,可口可樂的AIGC創意廣告一鳴驚人,光線影業動畫電影新作《去你的島》官宣海報由AI生成……這些有關AIGC創作的公開信息,或多或少帶有點噱頭的意味,其生成的內容也不是全都出色,但它們給外界傳遞出一個信息,AIGC的商用將是大勢所趨。AIGC這種新的內容生產模式不再是想象,跑在前面的AGC企業將會有極大優勢。游戲、漫畫、動畫在內的ACG內容,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們也成為了最先與AIGC融合的內容形態。
AIGC的出現或許會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活,但它的快速更迭和功能的突飛猛進,也令不少ACG從業者憂慮。國內已經有不少公司借助AIGC進行內容效率提升的生產,動作最快的游戲公司,早就傳出了不少裁原畫、砍美術外包的互聯網八卦新聞。這對很多正在從事美術工作或者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我們采訪了ACG行業里各個領域的從業者,聽一下他們對AIGC的看法。
AIGC進行漫畫創作,壓力全在主筆身上
早在去年7月,日本的AI團隊就通過讓AI學習手冢治蟲數百部作品的繪畫風格、敘事結構,創作出一部極具手冢治蟲風格的AI漫畫。而現在隨著AI繪畫各個方面問題得到解決,AIGC有可能會釋放大量漫畫創作生產力。
在與燃也文化CEO南宮泓的溝通中,她表示國內現在AIGC的應用大多集中在節省勞動力為主,但是AIGC的快速發展,會凸顯出具有決策能力者的重要性。
她認為像行業內提到美術項目會裁掉原畫,主要原因是原畫的崗位是服務美術決策層的一個工種。就像翻譯一樣,如果是以流通性為主的翻譯,被AIGC取代的可能很大。相較之下最終為文字潤色的人,則屬于翻譯層面的決策層。
漫畫這塊和一些藝術方面的內容創作者,一直做的都是決策層面的事情。但AIGC現在到底如何融入創作者的生產鏈條,國內目前還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出現。具體到漫畫的AIGC內容創作這一塊,現在比較常見的創作模式是出圖后用文字嘗試去連接內容,這種模式更適合美漫,在日漫和條漫上還不太具備明顯的優勢。但實際上AIGC的發展速度太快,分鏡和構圖格式的完美解決方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有一點非常明顯,具備分鏡、鏡頭語言的真人影視、動畫、漫畫,它的前期需求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你越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AIGC的生產力就會越快地呈現出現,比如前段時間的AI動畫《石頭剪子布》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在漫畫創作中,AIGC的出現實際上把壓力給到了最重要的決策者——主筆身上。
在漫畫行業的細分工種中,主筆將腳本轉換為漫畫分鏡,并且繪制草稿,監督校對色助和線助的工作,一旦AIGC成為漫畫創作的主要工具,主筆還需要耗費精力去關注每個格子畫面的一致性和表演細節。這就像動畫里的原畫監修,只不過中間的部分被AIGC做了,速度線、后期什么的還是得人來做。所以對團隊作業的漫畫團隊而言,AIGC會起到極大的幫助。
AIGC和3D動畫之間的暢想
從目前外放的AI圖來看,2D美術已經不存在了。那么對于3D動畫來說,又將發生什么樣的改變呢?國產動畫導演712對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AIGC的到來,可以說幾乎是對所有制圖相關工作的人帶來革命性的便利。雖然他接觸時間很短,只體驗了2天,就很強烈的感受到AIGC“無中生有”的強大功能,這是一種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便捷。它解決了長期以來設計師需要通過文字到具體設計圖中間的大量腦力和經驗的勞動輸出。
712借用AI生成的圖像
712直言AIGC的出現是一種驚喜,從業者沒必要感到有什么不適,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禮物,讓創作者們能夠將更多的時間放到創意上,放到只屬于人類才擁有的想象力上,把過去需要大量要在美術技法上磨煉的時間都用來規劃你的思想上。不要拒絕,AIGC注定要改變世界。
從言談中,712對AIGC推崇備至。他坦承,目前看AIGC可以完成質量很高的圖,但從目前的技術進步速度來看,未來 3D動畫的整個行業都有可能被顛覆,它能產生一個面,就可以產生360度的面,可能就能從文字到模型、材質,一步到位。這樣,動畫公司就可以把精力和資金放到創意上。隨著補丁和插件的不斷更新,而資本的熱錢進入,這一塊各大科技公司都會搶奪市場,這速度可能比我們想的還要快。
最近他在籌備一直想做的原創動畫,AIGC的出現在他做概念圖這塊幫了很大的忙。過去712完成一張概念圖往往要1~2天,現在幾分鐘就可以出好幾張,而且質量很高。他就可以把精力放到鏡頭和劇本上。712不僅愿意接受這種方式,他還希望AIGC能生產成片,或許到那時“一人軍團”不是夢。
AIGC美術應用處于磨合期
在游戲行業,游戲美術屬于產品鏈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游戲研發過程中會位于比較靠前的位置,在國內ACG行業首先受到AIGC影響的,正是游戲美術從業者,這其中以美術服務外包公司更甚。
在過去,游戲廠商與美術服務公司的合作模式以需求下單,廠商給出需求,美術服務公司完成需求后,游戲公司會在進行修改和調整,而具體的下單量會根據產品的需求來定。不過當AI出現后,與某服務商告訴ACGX,近期國內一線大廠在自己這邊的需求量下降得非常厲害。而需求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與之前的版號問題相關,不過更大的因素他認為還是來自于AI的沖擊。
就此,ACGx與成都靈繪文化副總瑪莉和專家組負責人幻井聊了聊,靈繪文化是國內知名的美術服務機構,這家公司為中國游戲行業提供了大量美術外包業務,其中包括騰訊、網易等國內一線梯隊。同時,他們還有一個美術培訓機構,為各個廠商長期輸送美術人才。
和他們的交談中,他們表示AIGC的出現對于當前的模式有著巨大的沖擊。在這種大趨勢下,抵觸和不滿是改變不了情況的,所以只有主動接受變化,才能在當前的形式中找到未來的方向。所以他們對于AI的技術和應用也開始在內部進行討論。
漫想族的內部分享會
當ACGx詢問AI的出現是否對美術市場造成了沖擊,瑪莉和幻井都表示沖擊較大。瑪莉認為,現在還是一個變化試探中的狀態,未來還沒有特別明朗成型,這些變化主要是一個規則性的變化,對于每個不同層級的美術從業人員都有影響。
幻井則認為在應用AIGC方面還處于一個磨合期,開始走了一段路,但這條路目前還是石子路,坑坑洼洼,后面的路會逐漸變成平順的柏油路。目前AIGC在游戲美術的應用處于全面嘗試、落地階段,發現能應用的地方,發現不能應用或效果欠佳的地方,再反思人力構成的合理性,再做優化調整。
幻井還談到,游戲美術AI是個新事物,沒有權威,沒有經驗,所以大家都是一條跑道起步,都是根據邏輯去判斷未來,再加上一點點個人主觀意愿,所以每個公司具體執行起來有的會踩坑,有的會跑順。比如目前的AIGC引起的裁員潮,有些人可能確實能被AI代替,但有些可能有AI不能代替的價值也依然被這波帶走,人力的優化是否合理是考驗公司對于AI技術結合自身項目判斷的一個考驗。
關于AIGC是否會對入門學員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個問題,幻井坦言,在他們目前的培訓課程體系已經引入了AI繪畫,AI繪畫對學員的核心幫助是靈感獲取和基礎輔助,而并非外界看到的那種把一切都丟給AI。
他認為,AI的出現的確讓不少初入門的學員在意識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不過他建議有這種情緒的人需要進行一些心態上的調整,把職業和個人追求要區分開,工作是自己付出得到物質反饋,個人追求是精神反饋。
對于剛入門的學員,學院更多是給予他們工作能力的提升,并通過AI工具去打開思路和提高效率,為工作服務。學員在看待AI出現后,自己的努力會失去意義的根本是在工作和個人追求上做出的搖擺,是優先物質還是精神的問題。不過作為新人,其實很少人會直接去考慮精神追求的想法,能學個好本事,先賺到錢活下來才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生存下去的根本。
“火雞畫師”如何面對AIGC?
英國哲學家、數學家、思想家伯特蘭·羅素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火雞問題,這個故事被劉慈欣挪到了《三體》中而為更多人所知。處于初級的畫師對美術的認知被AIGC打破,或許也會產生自己是“火雞畫師”的想法。這也是不少初入門的美術人士心中所想。
明明(化名)是一位正在學繪畫的設計師,他表示AI繪畫確實打擊到自己的學習興趣。現在微博上有些大佬因為之前的作品被拿去喂圖,最近產出很多圖都類似她的風格,這種情況實屬讓她抓狂,而大佬們的不安情緒也正在通過社交媒體傳遞給了這些初學者。事實上,AI不止是在繪畫,也在各行各業入侵。這種跡象也不會停止,會出現很多行業被淘汰,又有許多相關的行業應運而生。
他表示在自己的圈子里面,有許多人看見AI的出圖能力會開始懷疑做這些事情還有沒有意義,考慮是不是自己也直接用AI會更好之類的。但是他認為處于行業頭部的大佬目前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畢竟金字塔頂的人還是難以代替的。就好像多年前相機出現的情況一樣,那時候的畫師們對相機充滿了恐慌,其實如今也差不多。
一般來說,學習繪畫的人分兩種,其一是熱愛繪畫,想去創造,其二是想用畫畫作為自己的一門技藝,去賺錢。不同的目的,對于AI出現的想法也有偏差。比如光速出圖、高效學習的能力可能會打擊到前者,而對后者會有所幫助。
想依靠畫畫來賺錢這件事就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學習成本非常高。如果借助AI去實現的話反而可以縮短很大的路程,當然可能得在創作人權益保護能成型以后了。在明明看來,AI繪畫跟電腦繪畫意思差不多,都屬于是工具繪畫。本身用電腦繪畫就享有了相當大程度的便利性,AI繪畫的各種章程如果合情合理,也被人接受,以后也必定是輔助工具之一。
在實際應用中,跟上AIGC的發展速度
最近趙杰誠非常忙碌,可以說自從AIGC沖擊行業以來,他們公司就幾乎沒有了休息日,特別是當趙杰誠所在的公司完成了自己一套AIGC體系后。無界AI是趙杰誠所在的公司,這是國內市場首批開始用AIGC的模式提供商業服務的公司。
當然,從我們的理想狀態來看,這似乎是一個簡單的事情,輸入自己想要的東西,AI就會把這些體現出來。不過在真正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趙杰誠表示,目前公司對接了國內從漫畫的平臺到CP公司,游戲的外包和大廠,部分動畫公司,可以說是整個內容生態都開始關注到了這一塊。從去年大家都不在意,到現在人人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AIGC,到底可以如何讓AIGC深入參與到行業工作中去,整個2月他都幾乎在為大家做科普。
在他們溝通的對象中,動漫公司占比更多,這跟游戲廠商溝通有點不一樣。有能力的游戲廠商開年后就已經部署AIGC了,并且每家重點都不同,大家交流只是在一些方向,互相都不提具體產品的情況。漫畫和動畫行業的交流就比較具體了,在工作流的前期和中期,具體可以解決什么方案,操作的時候怎么用,最新的解決技術,持續不斷的在交流和對接,也有一些具體的合作工作在不公開的情況下進行。
作為國內AIGC的服務供應商,他們做了不少前期準備。第一重點就是做自己的產品,因為技術更新的特別快,主要產品功能目前都是圍繞C端體驗制作的,具體在對接B端的時候,會根據大家提出要求進行開發,搜集和整理很多利于ACG行業工作流的需求,這些需求也正在排期制作。
無界AI的深度圖
除了ACG行業,反而是其他一些設計領域給到的反饋和需求更落地,比如裝修設計和平面設計,已經有讓他們的用戶直接參與AI設計的性化產品了。
除此之外,無界AI也緊鑼密鼓地布置強大的算力組件布局,目前能夠把一些更早起步的AIGC公司超越。擁有穩定的算力,出圖速度快,用戶就會一直使用你的產品。
實際對接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手部的精確度,AI不會畫手腳,這都去年的問題了,趙杰誠在有些學校講課的時候,學生問到“AI如何解手腳的問題?”,他解釋“這個是去年的問題了”,現在已經解決了,可見很多人對AI的了解是一個固定的概念,但AI每天都在進化,每人都可能是顛覆性的改變。
趙杰誠舉了一個例子。漫畫方面需要非常精確的動作互動,讓AI畫2個人物,如果是動作對打的環節,很難達到與想象中的一致。這點他們發現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開始用很多種方式嘗試。一個月前的做法是,通過AI不斷描述精細化的語句,去社區找更多人的語句,從正面和負面的臺詞進行精細化處理。
但一個月后,到今年3月AIGC的一個突破點就出來了,使用ContrlNet嘗試各種準確控制技術,雙人人物畫面時,用了2組openpose效果分別輸入,解決打斗問題。這些都是在對接具體需求的時候通過各種嘗試找到的最優解,但這些目前的“好辦法”,可能幾個月后又會被淘汰。會有新的技術代替。趙杰誠他們都會立刻把最新的方法給到合作伙伴。
目前甲方要么派CP公司的主筆來學習AIGC,要么委托趙杰誠他們找比較懂AIGC的人替換原有的體系。整個創作大致可以分為3個過程。
1. 策劃和分鏡概念還是人來做,但要更懂得AI的出圖邏輯和熟悉自己庫里的模型素材;
2. AI畫師跟需求出圖,多出多試,好的生成語句要保存或者分享給團隊內部的人(利于后面團隊制作的一致性)
3. 人類進行排版和加特效文字。
截至目前是這樣,有可能4月就變了,AIGC進化很快,也許4月就只需要跟ChatGPT說就好了:
“我把劇本給你,你看看可不可以幫我生成一套漫畫 ,要求……風格……參考,我把圖形庫給你,你盡量用這個庫的素材。”
GTP “好的,我生成了一下,你看一下。”
GPT如何看待AIGC?
AIGC已經在解決民用級別應用層面的問題,所以ACGx每天查新聞的時候都忍不住喊出一句:臥槽!因為AI正在顛覆掉我們過去的種種事物。那么,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出于“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的思維,我們最終選擇了讓ChatGPT來解決這個難題。
提問:我認為現在AIGC的出現對內容產業的沖擊非常大,我們要如何去適應這種沖擊,然后自身需要做什么的變化和在未來如何應對越來越先進的AI呢?
GPT:您提出的問題非常重要,因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它已經開始對各個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包括內容產業。以下是一些應對人工智能沖擊的建議:
1.了解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和技術將使您能夠更好地理解它的影響和潛力,并能更好地應對它的發展。
2.加強技術能力:學習和掌握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將使您能夠更好地利用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創造更好的內容。
3.創造高質量內容:即使現在人工智能可以生成某些類型的內容,但它們通常缺乏創造性和創新性。因此,創造高質量、有深度的內容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
4.尋找新的機會:人工智能為內容產業帶來了新的機會,例如在內容分發、推薦、個性化等方面。因此,尋找并利用這些機會可能會為您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增長機會。
5.與人工智能合作:在某些情況下,與人工智能合作可能會更加有效和高效。例如,您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來協助您的創作過程,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自動化某些重復性的工作。
總之,人工智能對內容產業的沖擊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也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機會和潛力。要應對這種沖擊,我們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和技術,并積極尋找新的機會和合作方式,以便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