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東風大變革,雪鐵龍大甩賣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東風大變革,雪鐵龍大甩賣

半價清倉是“自殺式降價”,還是“拼命的自救”?

文 | 探客出行 廖鴻杰

編輯 | 蛋總

近期,國內汽車行業的“價格補貼戰”打得如火如荼。

前有湖北東風雪鐵龍的“半價清貨”震撼消費者市場,后有成都高調推出“史上優惠幅度最大”的購車活動——發放1億元補貼資金,東風標致、一汽大眾、紅旗、沃爾沃等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

事實上,回顧這場“價格補貼戰”的開端,原是湖北省政府救助本地企業的一項有力措施,沒想到安徽、四川、廣東、山東等省市地區也緊隨其后,紛紛加入了這場史無前例的降價浪潮中,降價范疇逐漸覆蓋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數十個汽車廠商。

在這輪“降價潮”中,表現頗為搶眼的要算上東風雪鐵龍一個,不僅是因為近期轟動業界的東風汽車董事長竺延風突然宣布退休,宣告“竺延風時代”落幕(其工作暫時交由現任東風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青接管),更因為雪鐵龍C6車型從21.19萬元的官方指導價打到了12.19萬的起售價。

而另一款雪鐵龍C3-XR車型,從11.39萬的官方指導價打到了5.79萬的起售價,刷新合資品牌SUV的歷史最低價。

于是,“21萬的雪鐵龍C6哪兒哪兒都不好,但12萬的雪鐵龍C6哪兒哪兒都好”的自嘲式調侃迅速刷屏互聯網,全國各地也出現了去湖北的“提車潮”。

一個行將沒落的合資品牌,一個冷門得近乎要停產的車型,一夜之間竟成了人盡皆知的“法式浪漫”。在這場“半價清倉大甩賣”的背后,東風雪鐵龍到底遭遇了什么困境?而東風汽車近期的人事變動、350萬臺的2023年銷量目標、轉向新能源賽道的大變革……這些事件是引發雪鐵龍甩賣的根源嗎?

1、“自殺式”降價?

有人將雪鐵龍的這次“半價清倉”解讀為“自殺式降價”,更是在為限時優惠過后的產品重新定價而擔憂。

在「探客出行」看來,這不僅不是“自殺”,還是一次以退為進的“自救”。

至于今后的產品定價更是不用過度擔憂,如果說將合資B+級轎車的價格打到12萬元,將合資SUV的價格打到5萬元是在“往死里卷”,那雪鐵龍卷死的也只是同行,而非雪鐵龍自己。

首先,雪鐵龍品牌的背后是由東風和法國SPA(標致雪鐵龍)于1992年共同建立的神龍汽車(簡稱:神龍)合資公司,也是當前“法系車”在華市場的“唯一選擇”。雪鐵龍作為神龍的兩大子品牌(另一個是標致)之一,其一舉一動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著“法系車”在華市場的未來。

即便是SPA想退出國內市場,也應該是像東風雷諾那樣安靜地離去。況且,如今的神龍在國內還有十幾萬的年銷量,不至于要“自殺式”退出。

退一步來說,即使雪鐵龍在國內市場再怎么差勁,終究也還是個世界級的汽車品牌,若不做中國市場的話,海外其他地區還得做下去,沒有必要以這樣“自毀聲譽”的姿態離場。

其次,神龍在今年似乎有了“換新啟航”的決心:在今年2月,神龍正式推出面向用戶知音會員體系;3月10日,在與武漢經開區的合作會議上,神龍公司總經理陳彬聲稱,公司將加快電動化轉型,推出更多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車型。

最后,「探客出行」留意到,在3月19日,湖北衛視的《湖北新聞》電視節目中,神龍汽車公關行政部副部長屈洪宇表示:“從明年起,神龍公司推出的所有車型,全部都是全面電動化的新能源車型”。

(圖 / 湖北衛視《湖北新聞》節目)

至此,這個“半價清貨”的舉動就變得很明顯了——這是神龍為全面轉型新能源前的一次“清倉大處理”。

積壓的存貨是有折舊的,大量的產品存貨不僅會擠壓企業的利潤,還會影響企業的資金流。

政府補貼、車企讓利、庫存折舊,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12萬的C6不僅讓全民知道了這個行將沒落的雪鐵龍品牌,同時還可以讓車企消化掉已經生產出來的庫存車,以及清理掉在車間的零部件存貨,更關鍵的是能讓企業實現資金的回籠。

至于外界所擔心的“未來如何定價問題”,神龍公關部副部長屈洪宇的這句“所有車型全部新能源”似乎已經給出了暗示。即,在當前燃油車的投入上可以放一放了。

月銷幾十臺,年銷一兩千的雪鐵龍C6和C3-XR如果能早日停產對神龍而言似乎更加有利。即便是不停產,也未見得會有什么特別大的市場機會。

因此從整體上看,神龍用兩個即將“被淘汰”的車型,通過廠商讓利和政府補貼的方式,將市場的熱度打出來,至少能讓人想起還有雪鐵龍的“法式浪漫”。

從品牌營銷的角度來看,這場“清倉大甩賣”真的是太值了。

2、被“拋棄”的C6

「探客出行」從神龍汽車官網發現,神龍旗下的雪鐵龍品牌的在售車型僅有4款。

而從懂車帝的銷量數據來看,表現相對較好點的也就是雪鐵龍凡爾賽C5車型,過去的一年里(2022年3月-2023年2月)累計銷量約4.14萬臺,占雪鐵龍單品牌總銷量(四款車)的82.33%,其余三款車型累計銷量不足9000臺。

2023年2月雪鐵龍C6的單月銷量為103臺,而在1月的僅有55臺。最近一年的累計銷量也才2022臺,平均月銷量不到170臺。而另一款因降價被人關注的雪鐵龍C3-XR在2月的銷量低至56臺,而近一年的累計銷量僅1138臺,月銷量不足100臺。

若是從銷量占比來看,2月雪鐵龍C6的銷量占在售車型總銷量的4.46%;雪鐵龍C3-XR的銷量占在售車型總銷量的2.52%。近一年來雪鐵龍C6為雪鐵龍僅貢獻了4.02%的銷量;而雪鐵龍C3-XR僅貢獻2.26%的銷量。

從月銷量表現來看,在過去的一年里,兩款車型月銷量均呈逐步下降走勢,這樣的市場表現和停產還有多大區別?

「探客出行」從東風集團股份產銷數據獲悉,神龍汽車在2022年的累計銷量約12.52萬臺,同比增長25.07%。看似還不錯的同比增速,若是把時間拉長來看,情況就顯得不那么樂觀了。

2014年神龍年銷量首度突破70萬臺,2015年全年銷量達71.07萬臺。然而到了2020年,神龍的年銷量已驟降至5.03萬臺,僅有2015年銷量的7.08%。

縱觀全球汽車工業史,似乎很難找到如神龍這種銷量急速下滑的汽車廠商。雖然自2020年后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復蘇跡象,但是若想靠這種同比增速重新找回昔日的輝煌,只能說是希望渺茫了。

3、斷臂求生,武漢產能被瓜分

隨著產品銷量的變化,神龍在產能上也經歷過“過山車式調整”。

1997年,標致在廣州的合資公司“廣州標致”由于經營不善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并將標致在中國的資產及債務以1美元的價格打包賣給了廣州本田(后更名為廣汽本田)。

隨后的本田在廣州一路順風順水,并在廣汽集團的保駕護航下迅速北上,成為國內少有的年銷百萬級合資品牌。

2002年,中法合資的東風標致在武漢正式成立,并將其并入神龍旗下。

沒曾想,輾轉20年北上到武漢后的標致在2017年又一次面臨被甩賣的厄運,東風標致背后的神龍公司因產能出現了閑置,神龍汽車第二工廠于2019年正式被轉讓,而接盤者正是東風本田。

此外,據《湖北日報》報道,2019年神龍曾啟動了一個內部代號為“F99”的項目,即將神龍第一工廠的產能向第三工廠集中,并將第一工廠的土地性質調整為商住用地。土地變更后所形成的收益,將由地方政府和神龍公司各拿一半。

(圖 / 高德地圖(武漢神龍第一工廠))

而今回頭來看,神龍在武漢的三座工廠,第一工廠被轉移并出讓,第二工廠被轉讓給東風本田。而僅剩下的神龍第三工廠,也已經被新成立的東風猛士科技“分走”了四分之一面積。

(圖 / 高德地圖(神龍汽車公司、原神龍第三工廠))

神龍作為最早的一批中外合資車企,曾推出的富康車型也一度與捷達(一汽大眾),桑塔納(上汽大眾)并稱為“老三樣”,當年可謂是風頭十足,可如今在武漢的三座工廠卻被分得所剩無幾了。

「探客出行」整理東風集團股份近九年來的業績報告發現:在2016年神龍的產能已經達到了75萬臺,而此時神龍的銷量已經開始出現了下滑。隨即到2019年神龍的產能隨著工廠的變化已下降至不到40萬臺,到2020年時產能已下降至36萬臺。

更要緊的是,神龍的產能利用率從2014和2015年的超過110%,下滑到了2020年的不到14%。

即便是工廠產能被分走,神龍依然有著超80%的廠房、員工、渠道及配套的供應鏈資源都處于“閑置”的狀態。

正所謂,往事不堪回首,「探客出行」從東風集團股份的2014年報獲悉,神龍汽車(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品牌)以絕對優勢超過東風汽車(東風日產)成為東風旗下乘用車銷售渠道的中流砥柱。

(圖 / 東風集團股份的2014年報)

從這個層面來看,12萬的雪鐵龍C6,5萬多的雪鐵龍C3-XR,對于神龍或東風而言也賣得值了。

如果不將其“清理掉”將會出現更大的壞賬,更大的虧損。如此,將更不利于神龍及東風在此后的新能源轉型計劃。

4、結語

「探客出行」在《錯借東風狂打臉,二汽“滴血轉型路”》曾提到,東風汽車集團2023年的銷量目標是350萬臺,其轉型方向是“將由依賴合資轉向合資與自主并重”,在產品的布局方向上“將由以燃油車為主轉向燃油與新能源并重”。

顯然,依靠燃油車“茍活”的雪鐵龍品牌,在東風的大戰略轉型中,將是一個“結構式調整”,在做增量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時,對于存量的合資車品牌和燃油車能舍即舍。

畢竟,若當前肩上的包袱太重,則不利于大動作轉身。尤其在競爭極其激烈的汽車行業中,傳統品牌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奮力拼死一搏,或許還能拼出新的生路。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雪鐵龍

3.6k
  • 奧迪中國羅英瀚:PPC、PPE平臺車型將搭載華為ADS智駕系統
  • 上海清算所拓展信用違約互換中央對手清算范圍

東風汽車

3.2k
  • 東風乘用車與中國國家地理達成戰略合作
  • 東風汽車一體化壓鑄產業化項目預計9月15日產線開始聯調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東風大變革,雪鐵龍大甩賣

半價清倉是“自殺式降價”,還是“拼命的自救”?

文 | 探客出行 廖鴻杰

編輯 | 蛋總

近期,國內汽車行業的“價格補貼戰”打得如火如荼。

前有湖北東風雪鐵龍的“半價清貨”震撼消費者市場,后有成都高調推出“史上優惠幅度最大”的購車活動——發放1億元補貼資金,東風標致、一汽大眾、紅旗、沃爾沃等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

事實上,回顧這場“價格補貼戰”的開端,原是湖北省政府救助本地企業的一項有力措施,沒想到安徽、四川、廣東、山東等省市地區也緊隨其后,紛紛加入了這場史無前例的降價浪潮中,降價范疇逐漸覆蓋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數十個汽車廠商。

在這輪“降價潮”中,表現頗為搶眼的要算上東風雪鐵龍一個,不僅是因為近期轟動業界的東風汽車董事長竺延風突然宣布退休,宣告“竺延風時代”落幕(其工作暫時交由現任東風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青接管),更因為雪鐵龍C6車型從21.19萬元的官方指導價打到了12.19萬的起售價。

而另一款雪鐵龍C3-XR車型,從11.39萬的官方指導價打到了5.79萬的起售價,刷新合資品牌SUV的歷史最低價。

于是,“21萬的雪鐵龍C6哪兒哪兒都不好,但12萬的雪鐵龍C6哪兒哪兒都好”的自嘲式調侃迅速刷屏互聯網,全國各地也出現了去湖北的“提車潮”。

一個行將沒落的合資品牌,一個冷門得近乎要停產的車型,一夜之間竟成了人盡皆知的“法式浪漫”。在這場“半價清倉大甩賣”的背后,東風雪鐵龍到底遭遇了什么困境?而東風汽車近期的人事變動、350萬臺的2023年銷量目標、轉向新能源賽道的大變革……這些事件是引發雪鐵龍甩賣的根源嗎?

1、“自殺式”降價?

有人將雪鐵龍的這次“半價清倉”解讀為“自殺式降價”,更是在為限時優惠過后的產品重新定價而擔憂。

在「探客出行」看來,這不僅不是“自殺”,還是一次以退為進的“自救”。

至于今后的產品定價更是不用過度擔憂,如果說將合資B+級轎車的價格打到12萬元,將合資SUV的價格打到5萬元是在“往死里卷”,那雪鐵龍卷死的也只是同行,而非雪鐵龍自己。

首先,雪鐵龍品牌的背后是由東風和法國SPA(標致雪鐵龍)于1992年共同建立的神龍汽車(簡稱:神龍)合資公司,也是當前“法系車”在華市場的“唯一選擇”。雪鐵龍作為神龍的兩大子品牌(另一個是標致)之一,其一舉一動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著“法系車”在華市場的未來。

即便是SPA想退出國內市場,也應該是像東風雷諾那樣安靜地離去。況且,如今的神龍在國內還有十幾萬的年銷量,不至于要“自殺式”退出。

退一步來說,即使雪鐵龍在國內市場再怎么差勁,終究也還是個世界級的汽車品牌,若不做中國市場的話,海外其他地區還得做下去,沒有必要以這樣“自毀聲譽”的姿態離場。

其次,神龍在今年似乎有了“換新啟航”的決心:在今年2月,神龍正式推出面向用戶知音會員體系;3月10日,在與武漢經開區的合作會議上,神龍公司總經理陳彬聲稱,公司將加快電動化轉型,推出更多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車型。

最后,「探客出行」留意到,在3月19日,湖北衛視的《湖北新聞》電視節目中,神龍汽車公關行政部副部長屈洪宇表示:“從明年起,神龍公司推出的所有車型,全部都是全面電動化的新能源車型”。

(圖 / 湖北衛視《湖北新聞》節目)

至此,這個“半價清貨”的舉動就變得很明顯了——這是神龍為全面轉型新能源前的一次“清倉大處理”。

積壓的存貨是有折舊的,大量的產品存貨不僅會擠壓企業的利潤,還會影響企業的資金流。

政府補貼、車企讓利、庫存折舊,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12萬的C6不僅讓全民知道了這個行將沒落的雪鐵龍品牌,同時還可以讓車企消化掉已經生產出來的庫存車,以及清理掉在車間的零部件存貨,更關鍵的是能讓企業實現資金的回籠。

至于外界所擔心的“未來如何定價問題”,神龍公關部副部長屈洪宇的這句“所有車型全部新能源”似乎已經給出了暗示。即,在當前燃油車的投入上可以放一放了。

月銷幾十臺,年銷一兩千的雪鐵龍C6和C3-XR如果能早日停產對神龍而言似乎更加有利。即便是不停產,也未見得會有什么特別大的市場機會。

因此從整體上看,神龍用兩個即將“被淘汰”的車型,通過廠商讓利和政府補貼的方式,將市場的熱度打出來,至少能讓人想起還有雪鐵龍的“法式浪漫”。

從品牌營銷的角度來看,這場“清倉大甩賣”真的是太值了。

2、被“拋棄”的C6

「探客出行」從神龍汽車官網發現,神龍旗下的雪鐵龍品牌的在售車型僅有4款。

而從懂車帝的銷量數據來看,表現相對較好點的也就是雪鐵龍凡爾賽C5車型,過去的一年里(2022年3月-2023年2月)累計銷量約4.14萬臺,占雪鐵龍單品牌總銷量(四款車)的82.33%,其余三款車型累計銷量不足9000臺。

2023年2月雪鐵龍C6的單月銷量為103臺,而在1月的僅有55臺。最近一年的累計銷量也才2022臺,平均月銷量不到170臺。而另一款因降價被人關注的雪鐵龍C3-XR在2月的銷量低至56臺,而近一年的累計銷量僅1138臺,月銷量不足100臺。

若是從銷量占比來看,2月雪鐵龍C6的銷量占在售車型總銷量的4.46%;雪鐵龍C3-XR的銷量占在售車型總銷量的2.52%。近一年來雪鐵龍C6為雪鐵龍僅貢獻了4.02%的銷量;而雪鐵龍C3-XR僅貢獻2.26%的銷量。

從月銷量表現來看,在過去的一年里,兩款車型月銷量均呈逐步下降走勢,這樣的市場表現和停產還有多大區別?

「探客出行」從東風集團股份產銷數據獲悉,神龍汽車在2022年的累計銷量約12.52萬臺,同比增長25.07%。看似還不錯的同比增速,若是把時間拉長來看,情況就顯得不那么樂觀了。

2014年神龍年銷量首度突破70萬臺,2015年全年銷量達71.07萬臺。然而到了2020年,神龍的年銷量已驟降至5.03萬臺,僅有2015年銷量的7.08%。

縱觀全球汽車工業史,似乎很難找到如神龍這種銷量急速下滑的汽車廠商。雖然自2020年后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復蘇跡象,但是若想靠這種同比增速重新找回昔日的輝煌,只能說是希望渺茫了。

3、斷臂求生,武漢產能被瓜分

隨著產品銷量的變化,神龍在產能上也經歷過“過山車式調整”。

1997年,標致在廣州的合資公司“廣州標致”由于經營不善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并將標致在中國的資產及債務以1美元的價格打包賣給了廣州本田(后更名為廣汽本田)。

隨后的本田在廣州一路順風順水,并在廣汽集團的保駕護航下迅速北上,成為國內少有的年銷百萬級合資品牌。

2002年,中法合資的東風標致在武漢正式成立,并將其并入神龍旗下。

沒曾想,輾轉20年北上到武漢后的標致在2017年又一次面臨被甩賣的厄運,東風標致背后的神龍公司因產能出現了閑置,神龍汽車第二工廠于2019年正式被轉讓,而接盤者正是東風本田。

此外,據《湖北日報》報道,2019年神龍曾啟動了一個內部代號為“F99”的項目,即將神龍第一工廠的產能向第三工廠集中,并將第一工廠的土地性質調整為商住用地。土地變更后所形成的收益,將由地方政府和神龍公司各拿一半。

(圖 / 高德地圖(武漢神龍第一工廠))

而今回頭來看,神龍在武漢的三座工廠,第一工廠被轉移并出讓,第二工廠被轉讓給東風本田。而僅剩下的神龍第三工廠,也已經被新成立的東風猛士科技“分走”了四分之一面積。

(圖 / 高德地圖(神龍汽車公司、原神龍第三工廠))

神龍作為最早的一批中外合資車企,曾推出的富康車型也一度與捷達(一汽大眾),桑塔納(上汽大眾)并稱為“老三樣”,當年可謂是風頭十足,可如今在武漢的三座工廠卻被分得所剩無幾了。

「探客出行」整理東風集團股份近九年來的業績報告發現:在2016年神龍的產能已經達到了75萬臺,而此時神龍的銷量已經開始出現了下滑。隨即到2019年神龍的產能隨著工廠的變化已下降至不到40萬臺,到2020年時產能已下降至36萬臺。

更要緊的是,神龍的產能利用率從2014和2015年的超過110%,下滑到了2020年的不到14%。

即便是工廠產能被分走,神龍依然有著超80%的廠房、員工、渠道及配套的供應鏈資源都處于“閑置”的狀態。

正所謂,往事不堪回首,「探客出行」從東風集團股份的2014年報獲悉,神龍汽車(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品牌)以絕對優勢超過東風汽車(東風日產)成為東風旗下乘用車銷售渠道的中流砥柱。

(圖 / 東風集團股份的2014年報)

從這個層面來看,12萬的雪鐵龍C6,5萬多的雪鐵龍C3-XR,對于神龍或東風而言也賣得值了。

如果不將其“清理掉”將會出現更大的壞賬,更大的虧損。如此,將更不利于神龍及東風在此后的新能源轉型計劃。

4、結語

「探客出行」在《錯借東風狂打臉,二汽“滴血轉型路”》曾提到,東風汽車集團2023年的銷量目標是350萬臺,其轉型方向是“將由依賴合資轉向合資與自主并重”,在產品的布局方向上“將由以燃油車為主轉向燃油與新能源并重”。

顯然,依靠燃油車“茍活”的雪鐵龍品牌,在東風的大戰略轉型中,將是一個“結構式調整”,在做增量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時,對于存量的合資車品牌和燃油車能舍即舍。

畢竟,若當前肩上的包袱太重,則不利于大動作轉身。尤其在競爭極其激烈的汽車行業中,傳統品牌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奮力拼死一搏,或許還能拼出新的生路。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凉城县| 澜沧| 抚顺县| 邵武市| 太谷县| 丰原市| 大田县| 敦化市| 滕州市| 揭阳市| 容城县| 天台县| 金堂县| 澳门| 无棣县| 泾川县| 兴隆县| 嵊州市| 安庆市| 稻城县| 阿图什市| 焦作市| 荥经县| 安义县| 茶陵县| 清原| 西畴县| 诸暨市| 普格县| 阿图什市| 宝丰县| 曲麻莱县| 丰顺县| 文安县| 潮州市| 固安县| 门源| 本溪市| 渑池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