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寧德時代(300750.SZ)訴中創新航(03931.HK)不正當競爭案件已于近日判決,中創新航被判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需向寧德時代賠償370萬元。
3月24日晚間,界面新聞記者從寧德時代處證實了上述消息。
法院認為,中創新航通過第三方挖角寧德時代公司技術人員和業務骨干,他們違反已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入職中創新航,掩蓋了與寧德時代公司離職員工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截至發稿前,中創新航尚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寧德時代去年8月對外宣布,其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中創新航。《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2021年,寧德時代也曾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另一家電池生產商蜂巢能源。事件起因同樣為寧德時代的員工違反競業限制協議,加入競爭對手蜂巢能源的關聯公司。
去年7月,寧德時代與蜂巢能源聯合發布消息稱,雙方已就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達成和解,寧德時代收到蜂巢能源的和解款500萬元。
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訴訟不止于前述不正當競爭案。2021年起,寧德時代共計向法院起訴中創新航侵犯其五項電池專利,涉及“正極極片及電池”、“集流構件和電池”等專利。
截至目前,已有三起專利訴訟案一審宣判,寧德時代均告勝訴,總計獲賠6006萬元。
這三起專利案件的判決,均由福州中院作出。中創新航表態稱,將就福州中院的上述判決向最高院提出上訴,目前無需向寧德時代支付賠款。
中創新航也在去年底向寧德時代發起反擊,以濫用專利權惡意維權和肆意詆毀為由,起訴對手不正當競爭,不過雙方均未披露案件的具體細節。
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均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去年,中創新航蟬聯國內動力電池裝機第三位,其全年的市占率達到6.5%,較2021年提升0.6個百分點。位居榜首的寧德時代市占率為48.2%,同比下降了四個百分點。
除了打得火熱的專利訴訟案,兩家公司圍繞客戶的爭奪也早已展開。
真鋰研究院創始人墨柯曾向界面新聞分析稱,中創新航市場開拓的主要策略是以價換量,因此電池售價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通過低價策略和優質服務,中創新航近些年從寧德時代手里搶走了不少客戶。包括廣汽集團、小鵬汽車在內的30家乘用車企業,已陸續成為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客戶。
截至3月24日收盤,寧德時代報393.58元,下跌1.2%,市值9613億元;中創新航報19港元,上漲2.4%,市值336億港元(約合294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