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今年以來,萬科從南至北開啟了一場人事大換防,這次是在上海區域。
3月23日,接近萬科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萬科上海區域內部于22日傍晚發文,對其下轄的多個城市公司總經理做了一次調整,共涉及5則人事變動。
其中包括:原南京公司總經理王昂調任上海區域擔任商用置業總經理;寧波總經理趙曉磊擔任南京公司總經理;南通總經理丁寧擔任寧波公司總經理;蕪湖總經理寧昭擔任南通公司總經理;南京公司副總經理王大祥擔任蕪湖公司總經理。
此次調動最大的變化是,南京的王大祥從事業部總升任城市公司總經理,屬于明確的升職;而南京公司總經理王昂離開了萬科傳統的住宅板塊,有降職意味。其他幾人雖是平調,但從城市量級上來看,也有升職意味。
對于此次上海區域的人事調整,萬科方面暫無回應。上述接近萬科人士表示,調整的目標應該是提升業績,上海區域是房企的糧倉,但去年南京、寧波、南通的業績都有一定程度下滑。
據克而瑞統計顯示,2022年萬科在寧波的銷售業績約為71.8億元,較2021年約195億元大幅減少123億元,排名也下滑了三個名次;在南通的銷售金額則由2021年的136億元減少至2022年的11.69億元,銷售額減少124.3元,排位由第二名降至第七名。
在南京市場也不例外,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萬科南京2022年實現銷售額約90.63億元,較之2021年的銷售業績減少了158.34億元,銷售排位下降了8名,僅位列第12名,落后于保利、金地、招商蛇口等房企。
“今年1、2月份市場開始回暖,但到3月份市場其實又有了回落,房企的壓力都比較大,希望盡可能抓住窗口期多創造業績,”上述人士表示。
萬科有地總人事換防的傳統,但今年格外頻繁,涉及區域不僅包括大本營所在地南方區域、大糧倉上海區域,還有北京區域、東北區域等,折射出這家龍頭房企的焦慮感和進取心。
今年1月9日,萬科南方區域率先進行了一次重大人事變動,原東莞萬科總經理周嶸出任深圳萬科總經理、原南方區域副總經理李東調任東莞總經理。
到了1月底,南方區域又進行了更大范圍的人事調整,并且還涉及跨區域。原佛山萬科總經理黃運林調任北京區域公司合伙人,原廈門萬科總經理常樂調任佛山萬科總經理,原南方區域產城事業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高駿調任廈門萬科總經理,原惠州萬科總經理劉健華調任東莞公司合伙人,原南方區域合伙人陳致中調任惠州萬科總經理。
緊隨其后,萬科北京區域、東北區域也進行了人事大調整。包括萬科原北京區域副總經理曾巍調任東北區域首席合伙人,原東北區域首席合伙人林曈調任北京萬科總經理等。

城市總調整已是萬科常態,以“業績論英雄”一直是萬科高管任命的標準,職位的升降反映了職業經理人上一年的業績。
2022年,某些萬科城市公司的業績甚至腰斬,為保持銷售規模,集團也開始了一輪城市公司營銷負責人的調整。
當年9月,張建新被免去天津公司首席合伙人、總經理職務,不再擔任北京區域BG經營管理團隊(EMT)成員,調入北京區域BG本部工作,職級由集團GP(核心合伙人)下調一級至SP(骨干合伙人)。
接替張建新天津公司首席合伙人(GP)、總經理職位的是原煙臺萬科總經理王一川。
在營銷條線,萬科2022年底也進行了調整,原萬科成都公司營銷負責人何楊陽離職,隨后由原萬科貴陽公司營銷負責人趙濤接任;原萬科鄭州公司營銷負責人郭帥則接任貴陽公司營銷負責人職位。
到今年1月份,萬科還在繼續更換城市營銷負責人,如原萬科重慶公司營銷負責人徐摯,調任重慶項目合伙人;原萬科重慶營銷公司負責人張鈺,接任重慶公司營銷負責人職位。1個月后,閆冰又接任了張鈺重慶公司營銷總的位置。
就此次上海區域而言,這是吳鏑自2021年12月升任上海區域區首以來,進行的第一次城市總調整動作。
據了解,此次城市總換防,得到了萬科聯席總裁張海的首肯,吳鏑更多的是執行。此前主管營銷的吳鏑,如今還需要分管整個萬科營銷、業績實現等業務,屬于萬科開經EMT成員。
事實上,這也是張海一貫的行事風格。
在吳鏑晉升上海區首時,萬科上海區域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換防,如南京公司總經理耿冰調任上海公司總經理;時任上海公司執行總經理的王昂調任南京公司總經理;無錫公司總經理陳灝調任杭州公司總經理;上海區域合伙人陳江鳴調任無錫公司總經理。
業內人士分析,萬科上海區域此次調整除了城市公司業績不夠理想外,也與萬科上海區域急需擴大土儲有關。
在上海的公開土地市場,萬科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時間內均未參與拿地,這期間同樣未在上海拿地的頭部房企還有中海地產與華潤置地。
但為了在上海補充土儲,萬科曾通過股權騰挪的方式曲線拿地。2022年11月,據萬科公布的銷售簡報,新增開發項目增加了位于上海靜安區的雅賓利四期項目,權益比例為70%,需支付權益地價款為84.42億元。
雅賓利四期的項目地塊,是2022年9月上海靜安國資以總價超120億元拿下的地塊。
在當時土拍的前一周,拿地企業北萬置業的工商信息曾發生變更,上海靜安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增加持股至70%,上海萬科退出。
而在北萬置業拿地之后,上海靜安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在2022年11月宣布擬轉讓北萬置業70%股權。此后,靜安國資完成退出,上海萬科企業和南通萬語企業回到北萬置業的股東名單內。這兩家萬科全資擁有的公司持股合計比例為70%,也就是萬科公布的雅賓利四期項目的權益比例。
今年4月,上海即將開啟2023年首輪集中供地,萬科、中海地產、華潤置地這三家頭部房企可能會重回上海土拍市場,競爭也將更激烈。萬科要想在兵家必爭的上海拿下好地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上海區域的其它城市,萬科也在積極補倉。在今年的第一輪土拍中,萬科在南京以23.95億拿下了G05地塊,但在杭州土拍只算得上是“陪跑”。
不過,眼下房地產市場仍未見明朗,萬科城市總在當前進行集中大調整,最終究竟能不能改善業績現狀,能不能真正解決上海區域的“糧草”短缺問題,仍要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