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谷趨勢 黃獅虎 寧侃侃
千年商都,何處最“潮”?
三十年前看環市東路,友誼商店是大陸零售百貨店中的第一家開架商場。二十年前,北京路步行街、西湖路燈光夜市最吸引市民游客。十年前呢?天河路商圈盛極一時。
但在亞運會之后,所有人想到廣州的第一個印象,應該是她:
小蠻腰
華光璀璨,五彩繽紛,艷而不俗,媚而不妖。放在全世界,都是頂級的城市封面。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小蠻腰所在的海珠區,也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不斷刷新人們的印象。
這個曾經的工業重鎮,如今卻頻頻出圈,不知不覺,成了廣州的潮流風向標。
海珠,為何越來越“潮”?
01
前一段時間,廣州塔廣場效果圖正式發布,就引起許多人關注,這個即將在2024年亮相的大型文商旅綜合體,真的是“潮”爆了。
就在小蠻腰的腳下,與珠江新城隔江相望,以海心橋步行相連,廣州塔廣場將橫空出世。它的總建筑面積為11.4萬㎡,共有三層商業空間,以“悅目寰宇,潮想生活”為主題,引進高端餐飲、頂級零售、新科技體驗、精品超市等業態。
這個廣場非常值得期待。甚至,它很可能成為新一代文商旅綜合體的標桿項目。
為什么這樣說?
從文化上看,這里本身就有濃郁的珠江文化、花城文化展示,還將落地廣州博物館、廣州美術館、廣州科學館,薈萃一堂。
同時,廣州塔廣場引入的旅游劇場,也將為市民、游客提供豐富的文化大餐,帶來多元的藝術體驗。
從商業上看,廣場首層將設星級餐廳、頂級零售、高端品牌旗艦店,負一層引進知名美妝、網紅餐飲、高端連鎖酒吧,負二層引進高端精品超市。
這些高品質的商業場景、文化元素,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旅游吸引力。更何況,附近還有密布的“網紅打卡”景點。
廣州塔、海心沙、海心橋、琶醍、花海有軌電車……
說它是當下全廣州最受矚目的商業藍圖,一點都不為過。事實上,這里正是海珠區全力打造的“廣州塔-琶洲世界級地標商圈”所在地。
在《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中,提出建設5個世界級地標商圈。廣州塔-琶洲商圈排在第一位,做強做優,隨后才是天河路-珠江新城、長隆-萬博商圈。金融城-黃埔灣、白鵝潭商圈則仍需逐步有序培育。
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圍繞著小蠻腰,一個世界級商圈將快速崛起。
按照規劃,海珠將推動廣州塔創建5A級景區,并圍繞這座地標,建設一批商業綜合體,未來總商業面積可達60萬㎡之多。
在其引領下,整個海珠將遍布五大商圈,江南西—太古倉、廣紙—瀝滘、濱江、中大、海珠濕地等區域特色商圈交相輝映,形成一個文商旅大融合的“活力之島”。
屆時,昔日以“工業重鎮”面貌示人的海珠區,將煥然一新,發揮珠水環繞、濕地綠肺的生態景觀優勢,成為廣州一個新的“中央活力區”。
海珠之“潮”,正是這一歷史進程的反映。
02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會發現海珠的很多布局,正是為了甩開大步,奔向城市活力的“潮頭”。
最近,我參加了海珠區的兩場大型活動,印象深刻。
其一,是2023年海珠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大會,在琶洲的唯品會總部大廈舉行。
這個大會上,海珠宣示了自己的雄心,要打破文商旅三者間的壁壘,打通產業發展的“任督二脈”。
要知道,海珠已是文化產業的重鎮,聚集了大批軟件和動漫游戲、創意設計企業。2021年海珠區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20.31億元,占GDP比重13.32%。各類文化企業逾萬家,規上文化企業400余家。
比如詠聲動漫公司,擁有“豬豬俠”等著名IP,未來可能打造屬于中國動漫文化的樂園。
大會上發布了海珠首批5位數字居民,來自各行各業。有為海珠數字文創產業代言的G仔,也有詠聲動漫數字虛擬人西汐等。
大會還選取了十香園紀念館館藏的嶺南畫派開山祖師居廉的4幅代表畫作,運用現代數字技術制作成海珠區首批“公益數字藏品”,真的太會玩了。
不過,比起這些“潮”元素,我注意到,更重要的是,海珠區搭建了支撐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一平臺兩支撐”。
一平臺是海珠區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首批就有105家企業入會,大多為來自文化投資等領域的領軍文化企業、領軍人才。
兩個支撐是文化創意產業基金、數字創意產業基地。其中,光是海珠文化創意產業基金目標規模達50億,首期規模5億。該基金將通過“母基金+子基金”的運作模式,為企業提供覆蓋種子輪、VC、PE、Pre-IPO等產業培育的全鏈條支持。
第二場大型活動,則是海珠區元宇宙產業聯盟成立儀式。海珠區多家布局元宇宙賽道的公司和高校,進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三七互娛打造了“全國首個游戲藝術館”,成功納入恒生指數新推出的元宇宙指數,位列A股游戲公司之首。
科大訊飛AI虛擬人交互平臺榮獲“元宇宙·數字應用賦能獎”。
廣州美術學院成立了元宇宙數字藝術研究創新基地,是國內首家以元宇宙數字藝術為方向的產學研合作平臺。
廣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謀劃建設廣州元宇宙技術賦能中心,開展創意設計和技術相融合的專業教學改革。
可見,海珠區的“元宇宙”產業鏈已經有了雛形,元宇宙生態已經初步形成。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設計團隊的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曹雪就在現場分享說,科技是冰冷的,但是要體現出溫度。海珠區可以率先去做到產業動漫化,類似“冰墩墩”這樣,把動漫形象帶進元宇宙的空間。
說實話,元宇宙這新潮的東西,我也不能完全搞懂,但卻大受震撼。
在這樣的前沿產業的布局上,海珠已經遠遠跑在了前頭,成了一個勇敢的“弄潮兒”。
03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場很“潮”的大型活動,海珠區委書記蔡澍都親自出席,體現其重視程度之高。
海珠之“潮”,已經成為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現,是經濟結構轉型的生動體現。
電競產業夠不夠“潮”?
廣州國際電競中心就落地在琶洲,是大灣區首個集電競賽事中心、數字新零售、新文創體驗、國際優質IP會展為一體的大型新文創電競產業綜合體。
項目規劃有專業級電競賽事場館、24小時辦公、游戲動漫IP展會、零售餐飲、電競酒店、戶外超級運動場等業態,擬引入超競集團華南區總部、EDG俱樂部體驗中心、全球電競運動員訓練基地。
個性化定制汽車夠不夠“潮”?
高端個性化汽車品牌、推出現象級產品賽博坦克300的超境汽車,也把自己的全球首店落戶海珠。這將是國內第一個集個性化整車展示、銷售、個性化配件銷售、車主用戶運營為一體的高端汽車零售休閑服務業態。
此外,海珠還將支持品牌設立“直播旗艦店”,培育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
琶洲港澳客運碼頭,將開通直達香港國際機場的港澳航線,并建成離境免稅商店……
這些種種,都是能讓年輕人尖叫的“潮”玩意,也是活力十足的新興業態。
今天在海珠,曾經的工業大道林立的廠房,早已變身為數字經濟、前沿產業蓬勃發展的新平臺,琶洲更是瞄準了建設“世界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區”的目標。
騰訊、阿里、頭條、唯品會等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齊聚于此,掀起時代的滾滾浪潮。
今年,海珠區的經濟預期目標是GDP確保增長7%以上,力爭7.5%,排在各區前列,非同尋常。
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將發揮重要作用,爭取營收超1200億,領潮先行。
04
今年以來,很多廣州市民都注意到,在景色優美的海珠湖畔,一座座嶺南風格的園林館閣,與遠處的小蠻腰、琶洲天際線相互輝映。
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文化館——廣州市文化館新館,成了海珠的城市新風景。
“十里紅云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文化新館的嶺南風情一眼難忘。湖畔的紫荊花,更是開得燦若云霞,明艷無雙,惹得無數游客流連。
恰似越來越“潮”的海珠——既有文化底蘊,又不斷聚攏興旺蓬勃的人氣、前沿奔騰的產業,一步步邁向充滿想象的未來。
這樣的“潮”,令人無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