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南如珉
編輯|樸芳
后春節檔市場非常慘淡,仿佛購買力被抽空了一般。但總有一些是例外,就像新海誠的《鈴芽之旅》。
說起春節檔之后的寒冷,像《毒舌律師》、《保你平安》這種優質的口碑電影最有發言權,開畫均在2000萬的級別,足以證明市場太過于冷淡。就當行業在苦苦尋覓下一個救市之作時,新海誠的新片《鈴芽之旅》悄無聲息的降臨了,它如此火熱,卻又令人毫無察覺。
《鈴芽之旅》將成為救市之作
不要再說所謂的后春節檔不行了,所謂的冷檔期只是相對的,對于那些具備熱度的影片來說,根本沒有熱檔期、冷檔期的區別,哪怕身處冷檔期的環境下,一些影片依然也能通過自身的熱度把檔期給捂熱。這便是新海誠新作《鈴芽之旅》的力量。
其實新海誠電影在內地的火熱,已經有些時日了,真正形成轉折點的還是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這也是新海誠影片首次登錄內地大銀幕。影片首日開出了7600多萬的票房,位列當時內地市場動畫開畫歷史第二的席位,這足以見得新海誠已經具備了絕對的號召力,而所有的熱度都兌現在了《你的名字。》上面。
按照以往的慣例,每年的3月份都是市場的低谷期,需要一些頂級的好萊塢頭部大片來填平這個低谷,諸如《驚奇隊長》、《哥斯拉大戰金剛》等,都在利用自身10億+的體量來彌補市場的低迷。而今年的3月份,這些所謂的好萊塢大片已經不再奏效,不論是漫威的《蟻人3》,亦或DC的《雷霆沙贊2》,都遠遠無法救市了。
眼看著《保你平安》、《回廊亭》等本土電影自救效果一般,而且今年也沒有好萊塢大片救市,3月份的窟窿鐵定沒有人填了。殊不知新海誠默默的降臨,甚至沒有絲毫的察覺,反倒是起到了好萊塢大片救市的功效。接下來,《鈴芽之旅》將徹底支撐起后續的市場。
截止到目前,《鈴芽之旅》累計預售已經突破7000萬大關,其中首日預售則是達到了近4000萬,這個首日預售成績已經吊打目前《雷霆沙贊2》的總票房。要知道如今幾乎所有類型、風格、區域的影片都在迎來下滑,好萊塢大片早已不再是金字招牌,但新海誠卻逆勢而上,拿到了如此頂級的票房成績。
按照目前的預售趨勢來看,最終影片的首日預售有望突破6000萬大關,這也就意味著首日票房應該是1億+級別,有機會打破他自己保持的日本動畫首日票房紀錄。難能可貴的是,這一次《鈴芽之旅》則是放在了全年最寒冷的時刻。
與此同時,目前《鈴芽之旅》的預售也是打破了一系列的紀錄,包括可以延伸至整個日本動漫的范圍,將那些《哆啦A夢》、《柯南》、《海賊王》等經典IP都斬于馬下,這便是新海誠的強大號召力。放眼整個動畫引進片歷史,也僅次于《神偷奶爸3》而已。
無心插柳柳成蔭,《鈴芽之旅》就這么成為了3月份的救市之作,在市場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了巨大的加持,助力市場的反彈。這些可是好萊塢大片、國產優質黑馬未曾達到的。
新海誠的粉絲經濟
獨特的濾鏡、唯美的畫面、凄美的愛情故事,這是新海誠的三大利器,亦是他走紅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就是稀缺性,搞動畫的多了去了,做愛情片的也不少,但是用動畫來做愛情類型的就很罕見了,新海誠恰恰專注于次十余年,終于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新海誠是什么時候在內地火起來的?其實已經很久了,當年《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已經火得發紫發燙,不過那時候并沒有那么出圈,更多是影迷內部的自嗨。從時間線上來看,《你的名字。》作為新海誠首部登陸內地大銀幕的作品,是新海誠開辟內地市場、挖掘粉絲的利器。
當年《你的名字。》就火得一塌糊涂,里面的臺詞、畫面至今還在短視頻流行,包括當年的濾鏡,也有很多人效仿。影片當時的熱度就已經非常高了,最終拿到了5.75億的票房成績,至今還保持著日本電影在國內的票房紀錄,《你的名字。》徹底開拓了新海誠的內地之旅。
后面的《天氣之子》熱度相對更高,體現在了想看人數的激增,奈何品質層面出現一定下滑,豆瓣評分僅為7分,這也是新海誠豆瓣評分最低的一部,因品質層面的不足,最終導致了內地票房相對一般,僅拿到了2.88億的體量。當然,相對其他日本影片來說,這個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到了這一部《鈴芽之旅》之后,新海誠的熱度算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他的認知度、品牌號召力都有著空前的兌現,也有著很大的機會打破自己的票房紀錄。不過《鈴芽之旅》并未達到當年《你的名字。》那種神級口碑,目前豆瓣為7.9分,對于新海誠來說,這個品質只能說是一般。
歸根結底,新海誠所具備的強大粉絲基礎,其實跟那些流量鮮肉是一個邏輯,不過新海誠完全是憑借自身的實力,且他的粉絲門檻相對較高,更多以大學生群體為主。而且反其道為之的是,他的粉絲占比中,男性的比例很大,這是有別于一些流量明星的。
目前《鈴芽之旅》貓眼想看人數已經達到了80萬級別,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數據,且數字還在繼續高升。而更離譜的是,作為愛情類型影片,其中男性的占比超過了50%,這是極為罕見的,不僅證明了新海誠擁有龐大的粉絲數量,同時也有著很強的均衡性。
由此一來,新海誠成為了為數不多具備粉絲基礎的導演,而且數量巨大,能夠真正支撐起影片的體量。單以此為對比,甚至已經超越了國內的所有導演了。從新海誠來到國內路演的空前盛況就能看出,粉絲對于有才華導演的追捧,真的比粉流量鮮肉還要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