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號公司 虛淵玄
“吃飯不摜蛋,等于沒吃飯”。聽過這句話的人,多數都打過一種叫摜蛋的撲克牌游戲。
而說起撲克牌,你在牌桌上總見過姚記、金魚、3A、賓王這些牌子吧。
但國內這么多撲克牌廠家,能靠賣54張撲克牌賣上市的,也就姚記科技(002605.SZ)一家。
3月18日,姚記科技發布2022年業績快報,內容顯示,報告期內,姚記科技實現營收39.15億元,同比微增2.83%;歸母凈利潤3.4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9.28%。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43.6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合計27.0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6.6532元。
圖源:姚記科技2022年業績快報
針對公司凈利潤再次下滑的原因,姚記科技給出的解釋是:系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推進游戲產業的研發創新,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此外公司根據商譽減值測試結果,計提了一定比例的減值準備。
這家潮汕本土企業自成立起就瞄準了非常冷門的賽道,經過兩代人的經營,公司也完成了從“姚記撲克”向“姚記科技”的轉型。
但是,看似成功轉型的姚記科技,為何自2021年起就進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A股“牌王”還能摸到“同花順”嗎?
姚記的業績,沒有順子
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除了凈利潤指標,姚記科技2022年的利潤總額、扣非凈利潤均出現了超過三成以上的下滑。
而其凈利潤指標自2021年一季度起就開始一路下坡,當季凈利潤下滑超7成,隨后的每份財報凈利潤增速指標均保持在負50%左右的水平。
根據最新的業績快報,姚記科技給出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對游戲產品研發的投入。
2022年半年報顯示,姚記科技去年半年研發費用為1.15億元,同比增長31.02%,2021年年報顯示的研發費用為,2.19億元,同比增長了58.84%。
然而持續的研發投入并未讓姚記的游戲業績帶來明顯的增長。
財報顯示,2020-2021年,游戲業務兩年間的業績保持在年收入12億元左右的水平,營收增速僅為0.66%。
2022年半年報顯示,游戲業務營收增速甚至出現了下滑。
圖源:姚記科技2022半年報
究其原因,還是與其游戲類型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姚記科技旗下移動游戲分國內游戲事業和海外游戲事業,國內游戲產品主要有《捕魚炸翻天》、《指尖捕魚》、《姚記捕魚3D版》、《大神捕魚》、《小美斗地主》、《齊齊來麻將》、《夢幻恐龍園》等休閑、養成類游戲。
海外游戲產品主要有《Bingo Party》、《Bingo Journey》、《Bingo Wild》等,游戲類型依舊以休閑競技類為主。
再說細一點,姚記旗下的游戲主要就兩大類別,捕魚加撲克。
根據Sensor Tower《2022年棋牌桌游市場洞察》顯示,預計2023年,棋牌休閑類手游下載量將延續以往的增長態勢。
雖然這類游戲仍將受到玩家喜愛,但該類型游戲每年新出的數量也很驚人。
每日經濟新聞做了一項不完全統計:在2018年前三個月的1943款游戲版號中,有896款含有“牌”“撲克”“麻將”“斗地主”等關鍵詞的“牌類游戲”,有112款含有“捕魚”等關鍵詞的“捕魚類”游戲,而在2018年12月版號恢復發放后,上述類型游戲已在版號名單中銷聲匿跡。
而不斷加注同一類型的產品,姚記的游戲看來暫時也不會有新故事。
從撲克牌到游戲,離不開那個出牌人
想要弄清姚記押注棋牌賽道的背后,還是要先認識一下姚記背后的掌權人。
從出身地看,祖籍廣東潮汕的姚記撲克創始人姚文琛也算是潮商的代表之一。
由于潮汕地區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歷來為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自古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
面朝大海,以海上貿易為生的潮州商人,也有著勇立潮頭與更為開放的思想,潮商也與晉商、徽商并稱為我國三大商幫。
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施少斌都是當代潮商的代表。
而同樣有著潮商基因的姚文琛也很早邊扔掉了“鐵飯碗”,下海經商。
1978年,23歲的姚文琛從潮陽汽配廠辭職,開起了日用百貨店。他的百貨店從汕頭開到外市,又從廣東開到了福建,而在此期間,他已經開始了代理進口撲克牌的業務。
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知道了上海有家瀕臨倒閉的國有撲克牌廠,接觸過撲克牌業務的他當即拿著1000萬元,收購了這個廠,并創立了上海宇琛撲克實業有限公司。
這次收購,也成為了姚文琛生意上的第一次大轉型。
姚文琛選擇撲克牌這個賽道,一是當時國內的娛樂方式遠沒有現在這么豐富,撲克牌還是很多人閑暇時光的選擇,二是做過進口撲克牌代銷業務的他覺得,國外能做的我們憑什么不能做?
為了做中國質量最好的撲克牌,姚文琛完成收購后,從德國進口四色印刷機,從美國進口專用紙,不斷打磨產品細節與銷售渠道。
到了2008年,已經成為國內撲克牌領軍企業的宇琛撲克也正式改名為姚記撲克。
2011年,姚文琛敲響深交所二樓的上市鐘,姚記撲克不僅完成了成為A股“撲克第一股”的壯舉,姚記“創一代”的業績也達到了新高峰。
不過,即使完成了上市的重要里程碑,姚文琛的姚記撲克已經面臨來自線上撲克游戲的沖擊,而這種挑戰潛在的風險,也在姚記撲克的招股書中有所展現。
事實證明,姚記也確實受到了影響。
2012年財報顯示,姚記科技營收6.45億元,同比下滑了1.45%。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姚文琛再次“出牌”。
2014年,姚文琛為姚記制定了向“大娛樂、大健康”方向的轉型。
轉型方式簡單直白,就是買。
首先為了強化自身“撲克牌大王”的地位,姚記于2015年斥資2.55億元并購浙江萬盛達撲克有限公司,擴大了產能的姚記該年營收立增8.03%。
轉型層面,姚記先后投資過互聯網彩票、自行車、生物醫療等多個領域,甚至參投過中雜技團,向著藝術演出領域進行跨界,但始終收效勝微。
直到2018年,再次經歷了業績下滑的姚文琛才明白什么叫“我打不過就加入”的簡單道理。
2018年,斥資6.68億元收購成蹊科技53.45%的股權,后者主要從事手機游戲的研發、發行和運營。
收購完成后,姚記的撲克系列手游迅速上架,同樣迅速的,是游戲業務給姚記帶來的業績快速上漲。
財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42%;實現歸母凈利潤1.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83%。
完成了涉足游戲領域的進軍,姚文琛終于將姚記的接力棒交給了長子姚朔斌,姚記也正式走進了創二代時期。
創二代接班,繼續押注數字娛樂
姚朔斌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繼續燒向了游戲領域。
嘗到了甜頭的姚記繼續在2019年出資6.68億元,收購成蹊科技剩余46.55%股權,同時出資1.59億元,收購經營海外市場在線休閑競技游戲的大魚競技26%股權。
游戲業務也在營收與利潤占比上均超過了50%,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
至此,姚記完成了第二次重要轉型。
一號公司認為,姚記完成從實體撲克向虛擬撲克的轉型對企業而言是尤為關鍵的一招,其后的開辟網絡營銷業務只是順水推舟。
在繼續投資游戲領域的同時,姚朔斌通過對上海蘆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增資3000萬元,獲得了后者12%的股權。
而這次“順水推舟”,為姚記的業績再次快速增長提供了新的驅動力,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姚記撲克”正式更名為“姚記科技”。
2020年半年報顯示,互聯網營銷業務為姚記帶來了3849萬元的收入,營收占比僅為3.78%,然而僅半年后,該業務全年營收為4.778億元,營收占比猛增到18.65%。
2022年半年報顯示,互聯網營銷業務已經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大業務,半年收入7.125億元,營收占比超過35%。
現在的姚記科技,主營板塊涇渭分明,互聯網營銷+游戲+撲克牌,三條腿走路。
3月6日收盤,姚記科技股票漲停,有股友復盤發現,姚記當日漲停與生物醫藥板塊有關。
2014年,姚記科技參與上海細胞A輪融資,投資1.3億元;B輪跟投3000萬元;B輪后持有上海細胞治療集團22%的股份;后面經過C1,C2,輪融資,持股比例降至14.21%。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細胞治療為核心的“細胞儲存、卓越細胞藥物研發及精準細胞臨床轉化”三位一體閉環產業鏈的細胞健康綜合體平臺型高新科技公司。
2021年2月姚記公告稱以1.1億元出售了上海細胞2%的股份,之后又經過D1輪融資;目前姚記持有上海細胞11.45%的股份;而上海細胞估值為69.3億元;以目前估值計算,姚記現有上海集團股份,價值7.93億元;當年姚記累計投資1.6億元,7年過去了,賬面浮盈超過7億元。
上文說過,其實姚記在嘗試企業轉型時投資過很多與其原有主業毫不相干的行業和公司,對于上海細胞這筆投資,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
姚記也曾回復投資者問詢時表示過,公司團隊中并沒有生物醫藥相關專業人員,對于上海細胞公司運營,也不會進行過多的干預。
從姚朔斌對姚記未來的規劃上來說,以撲克牌為核心的棋牌休閑類產品和服務仍舊是姚記的核心業務,只不過從形式上,會更符合當下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
比如姚記在2022年1月,宣布戰略投資球星卡公司卡淘。在去年6月完成了6895.83萬元的投資后,姚記在卡淘的持股比例為38.14%。
數據顯示,卡淘2021年的GMV突破6億元,同比增速超過300%;月GMV最高突破5000萬元。
根據姚記的估算,未來球星卡用戶將破億,而目前卡圈核心用戶大概在百萬人左右。
然而,卡淘2022年上半年營收僅為601.26萬元,凈利潤為負。
收購卡淘,姚記看中的無疑是以盲盒為機制的球星卡潛在市場,方向不能說錯,但考慮到這個市場在國內發展還處在很早的階段,而且圈層集中度過高,破圈可能性目前看并沒有姚記想象的那么大。
“一號公司”與一位長期參與球星卡交易的網友溝通發現,目前國內球星卡交易頻率還非常低,這類產品類似刮刮樂,而且交易量主要集中在國外,國內玩卡的主要玩萬智牌,也是以桌游為主參與。
企查查顯示,截止2022年,加上姚文琛的配偶邱金蘭2.23%的股權,截至2022年,姚家總持有姚記科技47.89%的股份。
截止3月22日午間收盤,姚記科技97.63億元,按照姚家持股占比估算,姚家身價接近47億元。
擁有潮商基因的姚氏父子,用敏銳的商業視野和果敢的投資決斷,不僅創造了“撲克第一股”,更為家族贏得了巨大的財富。
但對于“四十不惑”的創二代姚朔斌來說,姚記科技的發展也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經歷過曾經的跨界失敗后,篤定卡牌娛樂的姚記,還能抓到一手同花順嗎?
在“一號公司”看來,很難。
參考資料
姚記科技2022年業績快報、2022年半年報、20221年年報
一副撲克牌,打出28億身家-火星商業
《2022年棋牌桌游市場洞察》-SensorTower
盈利“腰斬”不是撲克賣不動了,姚記科技面臨轉型以來業績首次下滑-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