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支付百科 張浩東 徐不醒
近日,央行數據顯示,銀聯跨行支付系統聯網特約商戶2722萬戶,聯網POS機具3556萬臺,較上季度末分別減少236萬戶、403萬臺。國內全國每萬人擁有聯網POS機具251臺,環比下降10.13%。
隨著移動支付方式的增加,POS機相關產品的應用率已經呈現下降趨勢,本就擁簇的市場規模更加緊縮,對POS機代理商們或許會產生很大的威脅。
包括在POS機費率規則不斷調整的狀態下,會對2023年POS機代理產生什么影響還未可知,接下來「支付百科」就“2023年POS機費率調整對代理商的影響”這件事進行分析。
01、屢試不爽的機遇
業內人士都知道,POS機的費率調整對用戶的養卡成本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代理商的經營。不過「支付百科」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不同品牌、款式的POS機費率也大都不同,資料內一些品牌POS機最低費率低至0.68%+3以下,最高可至3%+3以上。
低費率雖然更加吸引用戶,但市場政策導致POS機費率再次上調,原本的用戶就不得不更換新的刷卡機才能降低養卡成本。
經歷過2022年費率上調對支付市場的影響也可以看出,部分公司的費率由于上調最高到3%+3以上,用戶嚴重流失,導致支付公司交易嚴重下滑,很多代理商也因為利潤持續減少選擇退場。
而支付市場的規模幾乎處于存量階段,一些代理商的退出意味著空出更多可占資源,而費率的再次上調很可能會導致2023年代理商重新洗牌,所以有人認為新代理商也有很大的機會發展壯大也并非不能。
02、重蹈覆轍的危機
不過「支付百科」認為,費率調整是一把雙刃劍,能為代理商帶來新的內部資源的同時,也在時刻加大他們的經營難度,2023年,或許代理商不一定被溫柔對待。
從近年來的市場發展來看,支付收單的競爭會指向不正當的競爭方式和費率私自上調這兩個方面。
不正當競爭是指市場中一些代理商為了讓用戶使用自己代理的品牌,會通過網銷、電銷、短信等方式對用戶切機以及其他行為,甚至由于切機行為的出現,還加劇了電信詐騙事件的發生,而切機也成了支付市場不被認可、不被允許的競爭方式。
央行在POS機管理方法中提到,要嚴查POS機公司交易的具體明細、避免亂跳碼的情況發生,以嚴格的管理維持支付市場的秩序。
不過隨著市場份額重新劃分,很容易激發不正當競爭方式的出現,這也是用戶需要謹防,代理商需要抵觸的。
另外,很多人就POS機公司私自上調費率的行為非常反感,POS機公司為了挽回成本、實現盈利,在后期對POS機的費率進行上調已成為常用手段。
畢竟現階段POS機的辦理幾乎都是免費的,一臺大POS機的成本如果定在300元,費率定在0.68%+3的話就需要刷44000元左右才能回本,但用戶不使用,POS機公司就沒辦法盈利,所以上調費率也不可避免。
在這種背景下,用戶覺得養卡成本增加后就會選擇更換下一部低費率刷卡機,但如此循環往復對代理商的經營依舊是很大的考驗。
總的來看,支付市場內部雖然空出了一部分代理份額,但是本就狼多肉少的背景對新代理商的出現并不算是特別好的機遇,尤其是POS機代理商要應對“變化無常”的用戶和刷卡費率,能否盈利還很難說,所以想要在2023年做POS機代理,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