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數智前線 趙艷秋 徐鑫
編輯|石兆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批批中國機構和企業開始涌向中東。一個有趣的標志是,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已經不知不覺新開了多家中餐館。
伴隨中東各國從石油經濟向多元化轉型,來自中國的企業,正在加速將在中國本土市場驗證過的成熟商業模式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帶入中東。
中東,一片我們經常聽說但又難言熟悉的地方,正成為中企出海的新焦點。
過去一段時間,很多人認為全球化已死,尤其是一向能平衡各方利益的老手、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也大呼“全球化幾近死亡”,引發關注。但事實上,業界人士發現,“有很多新的東西在萌生”。
作為全球化的一個新動向,中東這一新興市場存在諸多宏觀紅利及行業機遇。來自中國的企業正在加速將在中國本土市場驗證過的成熟商業模式和數字化解決方案帶入中東。相比此前單純的商品和應用出海,新一代中國企業更重視當地運營。他們已經意識到,需要借助在當地運營的產融資本和數字化基礎設施服務商的力量,抱團進取。
01 中東成了風口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批批中國機構和企業開始涌向中東。一個有趣的標志是,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已經不知不覺新開了多家中餐館。“你會發現,中東好像一下子到了風口之上。”一位常駐利雅得的觀察人士告訴數智前線。
去年,沙特當地中國投資機構易達資本接待了超過500家中國來訪企業和機構。但2023年,到訪中東的代表團和企業更為密集。
春節剛過,沙特和阿聯酋就迎來了香港特首李家超帶領的香港代表團,他們不僅拜訪當地政府部門和企業,還與資產總計超過4萬億美元的四家主權基金見面。緊接著,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帶領51家外貿企業到訪。3月初,沙特和阿聯酋又迎來了廣西經貿代表團。最近,廣東、北京等地代表團也紛至沓來。
在中東地區常駐已有10年的華為云中東中亞云業務部總裁戴伯堯,也感受到了這種撲面而來的變化。他告訴數智前線,隨著疫情陰影散去,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與貿易開始迅速升溫,非常多的中國企業到中東來,而中東各國政府也有很強意愿與中國合作。
2月,在沙特舉辦的科技峰會LEAP上,有非常多中國企業參展。在峰會結束當晚的一個聚會上,一批中國企業圍坐在一起。“什么行業的都有,電商、物流、游戲、云計算、SaaS服務.......”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數智前線,“所有人都在談論‘中東熱’,大家在相互打氣,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把事業做起來”。
“現在有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感覺。”一位今年出海中東的人士告訴數智前線,中東各國處于經濟轉型期,每個國家都制定了宏大的規劃,發展非石油經濟,想往上走。但一些國家基礎相對薄弱,期望借鑒成熟市場的經驗。
實際上,中東由20多個國家與地區組成。在這其中,尤以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組成的“海灣六國”最具出海潛力。2022年“海灣六國”GDP增速是全球的兩倍多。其中 ,沙特GDP增速為8.7%,放在全球也是“一枝獨秀”。而相關預測稱,2023年,海灣六國的GDP增速仍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每個到這里的人都無比興奮。我們看到有這么大的市場,處于一個百業待興的狀態,我們又能以一種非常成熟的姿態進入,感覺大有可為。”一位出海考察的人士說,每個人都希望半年之內再來一趟,把相關的事情進一步落地。
02 全球化的新通路
中東為何引發中企出海淘金熱?這背后有著深層原因。
中國的“中東外交年”與中東國家集體“向東看”,讓雙方相向而行。去年12月,三場密集的峰會成為中阿、中海、中沙關系發展的里程碑事件。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撰文稱,中國與中東的政治關系與戰略合作逆勢而上,處于歷史最好階段。
一位在當地的中方人士稱,尤其2022年中阿峰會召開后,他接觸的沙特客戶,本來采購歐美產品,也主動來看中企的方案。中東輿論環境中立,而現在對中企的態度更加友好。
而中國這些年一直是中東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能源與工業、科技產品市場互補。“有這樣一層堅實的經濟基礎,又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可以預見雙方的交流合作會越來越大。”一位國際貿易業人士對數智前線分析說。
如果再進一步,長久以來,大眾對于中東資本市場的關注仍然遠比不上它的體量。截至2022年底,中東主權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3.64萬億美元,掌控了全球1/3的主權財富基金。最近這幾年,沙特、阿聯酋的股市也高速發展,規模比肩新加坡。從“富得流油”到全球投資新興產業,阿拉伯人天生的商業基因正在悄然改變市場。
這是中企參與的好機會。之前多年靠VIE架構、接受美元投資、赴美IPO的這條路已經受阻,中東資本市場給他們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他們可以在中東拿美元投資,參與到包括中東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去,再在中東、中國香港等地上市。
“很多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戴伯堯說。某種程度上,科技企業在這里的估值和受認可度更高。
易達資本管理合伙人Jessica Wong告訴數智前線,以中東體量最大、位于沙特的Tadawul交易所為例,他們正在以非常積極的態度推進現代化改革,與國際市場接軌。
“當前來說,上市公司主體,必須是沙特股份制公司,且在沙特有辦公場所。公司市值要達到八千萬美元以上,但無硬性收入和盈利上市測試標準;上市后外國投資人持股比例不得超過49%等等。”Jessica Wong說,易達資本投資的四家企業今年正在籌備上市。
中東的主權基金也瞄準中國市場。有人士估測,之前這些基金對中國的投資占比恐怕不到5%,但如今Mubadala(阿聯酋穆巴達拉投資公司)、ADIA(阿聯酋阿布扎比投資管理局)、ADQ(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都加快成立中國辦公室,著手推動中國投資。
前幾天,戴伯堯接待了一位中東投資人士,對中國能源項目非常感興趣。他誠懇地向戴伯堯表態:“可以讓你的用戶來,我去談合作,大規模合作都行”。
“在我看來,只要有決心走出來,海外市場的機遇是非常豐富的。”一位正在當地創業的人士稱。中東正成為全球化一條新通路。
03 中東的數字化雄心
中企現在出海中東的機會在哪?業界觀察,中東各國正處于急迫的經濟轉型期。
得益于一直處于高位的油價,中東這幾年財政充裕,投資也變得非常激進,各國都推出了非常進取的“國家戰略愿景”,從石油經濟向多元化轉型,最重要的是兩個方向:一是新能源,一是數字經濟。
在這些戰略愿景中,顯示出中東有一顆數字化雄心。比如,過去幾十年最依賴石油的沙特,2016年就發布了“2030愿景”規劃,投資5000億美元建設未來城市Neom。2022年又追加一萬億美元,在Neom基礎上建設The Line。這是一條長達170公里的未來社區帶,建成后將容納100萬居民并實現零汽車、零街道和零碳排放。他們還提出,在2030年前,要讓沙特AI水平進入全球TOP 10。
除了沙特,2022年阿聯酋數字產業占阿聯酋GDP的貢獻率達到10%,他們的目標是10年內實現翻番。其中,迪拜的宏大藍圖是要建成全球最先進的物聯網系統,建成最幸福的城市。阿布扎比的“Masdar City”也是一座智慧城市,他們在談論所有公共交通電動化、智能化,港口要變成無人港。卡塔爾也在斥巨資開展新基建。
而這些國家的決策者也在強調速度。在當地官員中流傳著“瞪羚和獅子”的寓言,這兩類食物鏈上緊鄰的動物,都要跑得比對方快才能生存,這提醒當地政策制定者必須要行動得更快。
“我經常去沙特出差,這個國家變化非常大,有一種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味道。整個國家生氣盎然,到處都在搞建設。”一位人士告訴數智前線,他去了沙特的Neom新城工地,現場已不乏中國公司的logo和身影。實際上,從建筑到智能化,中國公司已全面介入這個項目。
“他們非常想改變,每周都可能會突然宣布一些新項目。比如,前不久沙特王儲公布,要建一個立方大廈Mukaab ,一座充滿AI技術的大樓。”一位出海人士告訴數智前線,“包括對女性的態度,前段時間一家本地銀行提供了一項計劃,扶持女創業者。其實你想想,前幾年女性連開車都不行,現在能扶持她們去創業,這個變化的沖擊對我是挺大的。”
戴伯堯也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華為很多最新技術的海外布局,都從中東開始。“這些國家資金充裕,很愿意嘗試新科技,同時又比較務實,能以長期主義的視角發現新技術對于產業、經濟發展的真正價值。”
而不少人士預期,在接下來的數年間,中東地區的市場開放和現代化轉型還將持續釋放紅利。中國與中東,非石油經濟合作也將快速發展。
04 中企出海新階段
在這一波中資進中東的熱潮中,中企越來越傾向于把國內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在中國豐富場景中打磨出來的技術能力對外輸出。
一位在中東多年的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與早期出海的淘金者不同,這一波到中東的中國企業更加注重扎根中東。這里既有泛互聯網行業企業,也有金融科技企業,還有大型能源央國企和大型車企的車聯網項目、人工智能公司等,這都是中東市場歡迎的合作。
以泛互聯網行業為例,中東市場需求大。海灣六國60%~80%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不少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超過90%。中東各國既希望有好的互聯網服務,又不希望僅僅成為WhatsApp、Amazon等國際應用的消費者。“中國公司此時帶著數字技術能力和行業know-how進來,同時還有意愿成立本土公司來做這件事”,一位駐扎中東多年的資深人士頗為看好中國泛互聯網行業在當地的發展。
中東目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電商市場之一,海灣六國電商規模增速甚至在50%以上。同時,阿聯酋和沙特等客單價不遜英美市場。一項調查顯示,沙特女性每年在美妝類產品上的平均花銷是其他地區的幾倍。這使得圍繞電商生態的投融資急劇攀升。SHEIN、Fordeal等中國背景的跨境電商平臺在這里已是重要玩家。
當地物流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極兔快遞去年進入沙特后發展迅猛,很快成為當地頭部物流企業。中東本地的物流基礎設施尚不完善,阿語版和英語版的編碼混亂,快遞配送還談不上體驗。“極兔帶來的變化是,把一些數據指標帶進來了,提升了電商送貨效率。”一位當地人士告訴數智前線記者。
還有更多企業正加快進入中東新能源市場。中國大型能源公司的數字化轉型經驗也被看中,中石油旗下的昆侖數智在去年與沙特簽約,提供油氣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
現在中東討論最熱烈的是人工智能。商湯等在當地進入智慧城市、教育等項目。華為的人工智能也獲得快速應用。在沙特,基于最新的AI技術,華為為智能城市構建了數字孿生。借助智能視覺技術,通過AI構建的城市3D模型,讓政府能實時了解城市里正在發生的事,比如工地的完工率,過去一周種了多少棵樹。在阿聯酋,通過大數據和AI去保護銀行安全,實現金融反欺詐。
另外,中東各國還迫切希望利用后發優勢,在大量資金和投資加注下,在ICT、機器人、生物醫療、健康和基因科學等高科技相關產業進行布局和突破,從而構建起自己在某個領域的門檻。
車企也對中東市場產生了興趣。這個月從廣西到沙特考察的代表團里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已然在列。數智前線獲悉,長城汽車也加快布局中東,由于當地對數據在地運營的要求,長城汽車正與華為云進行技術測試,要在當地落地車聯網項目。
中國企業到中東,已進入了當地復雜細分的場景里。觀察人士稱,“空間更大,挑戰也更大。”
05 中東成為云廠商必爭之地
數字經濟在中東的發展,也讓當地云市場的爭奪變得激烈。“前不久在沙特舉辦的科技峰會LEAP上,就有超過三個國際大廠,宣布在本地建設節點。”一位行業資深人士感嘆。
一位剛從中東回國的基礎設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僅在阿聯酋,微軟Azure與阿聯酋電信合作建了公有云;亞馬遜AWS在2022年啟動了一個新區;華為云和阿里云都與當地企業合作,提供公有云服務。在沙特,2021年,谷歌與阿美合作落地公有云;在3月21日舉辦的華為云中東非峰會上,華為云也宣布沙特節點將在今年啟用。據悉,沙特節點是華為獨立投資建設的,計劃5年投資4億美元,未來通過自有品牌對外提供服務。
數智前線獲悉,當地云市場由石油公司或政府驅動,目前云化比例還很小,處于傳統虛擬化向云化的過渡。“整體而言,公有云在中東的落地仍處于早期階段”,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師盧冠男告訴數智前線,這是一個待開發的市場。
而面對正在大量出海的新一代中企,各家云企業也展開競爭。戴伯堯告訴數智前線,現在數字化項目都往深水區走,比如進入港口、醫療、教育行業里,這些都是牽一發動全身,它的決策、監管、預算來源很復雜,往往需要很深的積累才能理清。華為在中東已23年,對各個國家的洞察和對市場的理解,在中國企業里是獨樹一幟的。最近,他接待了包括國內上市人工智能企業、網絡安全企業、機器人公司等科技企業。“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嫁接的橋梁。”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雖然中東客戶對云的采用要比中國企業晚,但他們對SaaS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以阿聯酋為例,SaaS市場已達60億美元,是IaaS的數倍。像CRM、BI、醫療系統等,大家都愿意接受SaaS模式。所有云廠商都意識到了SaaS的重要性。“我看到所有來到這里的企業,都帶著大量的合作伙伴。”一位行業人士說。
另一位業內人士稱,中國一些軟件,無論是基建工程類的,還是集團協作類的,都積累了大量中國大項目案例,這些是中東市場需要的。戴伯堯也稱,當地云市場在從虛擬化轉向云原生過程中,原先的應用需要改變架構。過去很多年以來,這些應用軟件很少有中國廠商,這恰恰是個機會。“我們可以旗幟鮮明地告訴客戶,這些是云原生架構。”而如果這些軟件企業,利用我們云平臺的云原生、數據庫、AI技術走出去,整個生態才有可能成功。“這是橋梁的含義,這也是我們提出‘一切皆服務’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