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電動公會 李大鵬
國內皮卡市場的春天似乎已經到來。
《電動公會》從官方獲悉,公安部去年先后推出了推進行政管理服務改革優化營商環境30項重點措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穩住經濟大盤10項重點措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全國97%的地級以上城市已取消皮卡車進城限制,267個地級以上城市對新能源輕型廂式貨車不限行,10個城市試點賦予部分中型廂式貨車與輕型貨車同等通行權。
政策放開,皮卡的銷量也隨之大增。
我們查了一下,2020年、2021年、2022年狹義皮卡終端銷量分別為397411輛、391218輛、311655輛,同比增長率出現負增長。但進入2023年,皮卡市場明顯回暖,今年2月份皮卡市場銷售4.3萬輛,同比增25.2%,處于近5年的高位水平。
01、即將全面解禁
從目前各方表態來看,皮卡或迎來全面解禁。
去年10月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在第十四條便民服務措施的具體措施中再次提及皮卡。
通知要求延長允許貨車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時間,放寬通行噸位限制,推動取消皮卡車進城限制,對新能源配送貨車擴大通行范圍、延長通行時間,進一步便利貨車在城市道路通行。
今年兩會前夕,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針對皮卡車型給出了很多建議:
年檢政策對齊乘用車:即10年內年檢2次(第6年、第10年),10年后每年年檢1次;
取消15年或60萬公里強制報廢政策,報廢政策與乘用車對齊;
新能源皮卡優先解禁路權:即城市中與乘用車同路權,不限行,不受限牌政策影響;
高速道路最高車速解禁至120公里/小時;重大節假日與乘用車待遇趨同,免收高速通行費。
同時其還建議盡快將皮卡重新進行類別劃分,劃入乘用車管理范疇。
種種跡象表明,國內皮卡市場的限制已經松動,相應的政策措施出爐后,皮卡將成為下一個爆發口。
不過就目前來看,歐美主流車企在皮卡領域仍占主導地位,相比之下,國內皮卡一直未形成氣候。雖說一年的銷量也在40萬輛左右,但與美國幾百萬的皮卡銷量,相差甚遠。
當然,這與國內長期以來對皮卡的政策限制不無關系。
2017年之前,在中國,皮卡還作為小型貨車對待,一半以上的大中城市都對皮卡進城時間做了嚴格的限制,甚至有的不允許進入,在某種程度上,就限制了皮卡作為家用車的用車需求。
2018年之后,國家對于皮卡的政策有了較大的調整:皮卡取消噴字和貼反光條;取消辦理營運證;大力支持各地區為皮卡車型辦理ETC,使皮卡用戶也可以過收費站不用停車。這些政策的調整,可以看出國家也在鼓勵皮卡車型的銷售。
隨著政策不斷放開,國內一部分車企開始熱衷在皮卡領域布局。
長城是絕對的領頭羊,旗下長城炮、風駿7、風駿5等“爆款”連續多年包攬皮卡市場單車型銷量前三名,從而取得了遠優于行業整體水平的市場表現,如果按照長城汽車自己統計的50%市占率,那么則意味著,在中國每賣出兩輛皮卡,就有一輛來自長城。
緊隨長城皮卡之后的“三強”企業——上汽大通、江鈴皮卡、江淮和鄭州日產加起來分走了約30%的市占率,而留給其他皮卡廠商的總體份額只剩下約20%(江西五十鈴、福田皮卡和長安皮卡則表現出了較強的向上之勢),形成了十分明顯的“強者愈強”并不斷擠壓尾部企業生存空間的“馬太效應”。
直到2020年,隨著各地方相繼放寬純電動貨車的進城和限行政策,明確了對新能源物流行業的各項政策扶持,以及皮卡解禁帶來的消費者認知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開始關注皮卡的發展,尤其是電動皮卡。
02、電動皮卡能成為主流嗎?
電動化、新能源一直被認為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盡管相比乘用市場,皮卡電動化的進程還沒有走進快車道,但自2020年開始,國際市場便在電動皮卡領域開啟了“神仙打架”模式,特斯拉、悍馬、Rivian等品牌都是電動皮卡的先行者。
今年初,美國一家機構給出了一項預測,到2023年底,美國消費者的電動皮卡選擇將比目前在售的汽油動力全尺寸皮卡還要多。原因是,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引發的連鎖效應,正在引領皮卡行業向電動化變革。
據說,目前特斯拉這臺車的預訂量已經超過了100多萬單,按照每個訂單100美元計算,這款Cybertruck單訂金就給特斯拉帶來了超過1.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個多億,法拉第未來的賈老板聽了估計都要哭了。
在特斯拉的帶動下,通用、福特、大眾三大巨頭相繼入局,Rivian、博林格等新興車企也已發布實車,皮卡電動化的趨勢似乎無法阻擋。
受限于皮卡多樣化的使用場景以及技術、售價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國產皮卡的電動化之路同樣走得緩慢。
但在國際市場的帶動下,陸續有車企在電動皮卡市場發力,目前,已有多家新晉車企明確表露或已經推出電動皮卡,電動化和承載式成為新品入局的敲門磚。
目前來看,長城、上汽大通、江鈴、江淮、北汽福田、中興等老牌皮卡企業,都已在傳統皮卡的基礎上推出了純電動車型,而吉利旗下的雷達汽車、三一重工等新晉品牌也已殺入電動皮卡領域展開爭奪。
作為皮卡界“一枝獨秀”的頭部廠商,長城汽車在電動皮卡領域自然要爭先布局。
2019年9月,長城皮卡便在成都車展上發布了風駿7 EV,搭載三元鋰電池組,總能量可達60.76kWh,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00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9秒,綜合續航里程300公里。
此后,長城又推出了更加強悍的長城電裝炮,以鞏固其皮卡大王的地位。
在長城皮卡積極搶占市場的同時,許多有實力的友商同樣順勢推出了電動化、越野化的產品,并且開始在長城皮卡之外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標簽。
國內主流皮卡品牌相繼發布新品,如江鈴域虎EV、福田大將軍EV、上汽大通T90電動版以及鄭州日產銳騏6 EV等多款純電皮卡。
看到電動皮卡的未來廣闊前景,吉利汽車也于去年順勢推出純電皮卡品牌——雷達汽車,并推出了首款基于國內首個原生純電皮卡平臺M.A.P打造的皮卡RD6。
據了解,M.A.P平臺歷時3年研發,驗證公里超過百萬,可以適配單電機、雙電機。續航方面,新車采用高能量密度Ni55電芯,最高可實現632公里長續航。
在當前需求還沒有足夠強烈的情況下,國內外車企爭相搶奪電動皮卡市場,這說明在未來某一天,很可能是2024年或是2025年,電動皮卡就會變得像今天的純電SUV熱潮一樣,為消費者們所追捧。
也許那時,電動皮卡將會成為中國車市的最強勁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