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3月21日,大華股份(002236.SZ)發布公告,正在上市輔導中的控股子公司浙江華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睿科技”)將首次引入外部投資者。
根據公告,為進一步促進在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領域長期穩定發展,華睿科技擬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宜賓綠能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無錫芯創一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朱江明等共計8位投資者(以下合稱“投資方”)。投資方將向華睿科技貨幣增資2.6億元,合計獲得增資后華睿科技12.58%股權。
連續增資擴股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引入投資者中,包括浙江龍盛(600352.SH)和國軒高科(002074.SZ)兩家A股上市公司,此外,其他五家股權投資基金中,不乏四川宜賓,四川省級、廣西南寧等多地的國資入股。此外,作為大華股份第二大股東,零跑汽車的董事長朱江明也在名單中。
對于本次引入投資者,3月21日,大華股份方面表示,引入投資者中包括了國軒高科以及多家產業投資基金,其背后團隊有著優秀的行業經驗和管理經驗,能為華睿科技管理和發展提供豐富寶貴的建議,有利于華睿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公司與投資者有過前期約定,并不會影響公司對華睿科技的控制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華睿科技已多次增資擴股。
2022年12月22日,大華股份宣布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對華睿科技管理層及核心員工實施股權激勵(以下簡稱“股權激勵”)。通過參與本次股權激勵,激勵對象將直接或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杭州聚睿凌捌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向華睿科技共計增資1632.85 萬元。公司持有華睿科技的股權比例由45.90%變更為42.2280%。
2023年2月17日,大華股份再度公告同意公司部分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向華睿科技合計增資604.92萬元。公司管理層團隊及核心員工通過持股平臺杭州聚睿凌壹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聚睿凌叁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計增資120.9837萬元。本次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華睿科技的股權比例由 42.2280%變更為41.0878%。
本次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華睿科技的股權比例由41.0878%變更為35.9171%,華睿科技仍屬于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的控股子公司。
相關股權投資人士也指出,上市前的增資入股一般都有多方考慮,包括綁定行業上下游,激勵核心團隊等,引入國資或也有未來進一步擴張做鋪墊的考慮。
分拆上市未見進展
2021年9月21日,大華股份宣布,因華睿科技業務發展需要,加快做大、做強、做優機器視覺業務和工業移動機器人業務,進一步提升華睿科技競爭力及盈利能力,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華睿科技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資料顯示,華睿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機器視覺、工業移動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科技公司,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助力客戶構建數字化車間,打造智能工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動各行業人工智能產業化和工業互聯數字化進程。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包括物流、3C制造、光伏、鋰電、紡織等多個行業。官網信息顯示,華睿科技研發人員占比超過60%,專利申請近300件。在嵌入式軟件、圖像優化、識別算法、網絡傳輸、導航定位、調度及運動控制等技術領域,均處于業界領先水平。機器視覺產品包含工業相機、線掃相機、智能相機、智能傳感器、3D工業相機和鏡頭等系列產品。
不過,截至目前,大華股份再未發布華睿科技分拆的后續進展。天眼查數據顯示,華睿科技仍處在上市輔導期。
同樣作為機器視覺、工業移動機器人相關的分拆,海康威視(002415.SZ)旗下海康機器人發布招股說明書,上市進程明顯領先一步。
大華股份方面表示,華睿科技仍處在輔導期,對于上市進程公司也在按照節奏一直在推進。相比海康機器人,大華股份表示華睿科技與其為直接競爭對手,兩家公司產品應用領域等差不多。
財務數據方面,截至2022年9月30日,華睿科技資產總額為7.65億元,負債總額5.8億元,凈資產1.85億元;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6.8億元和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212萬元和470萬元。
另據招股書顯示,同期海康機器人實現營收分別為27.68億元28.1億元,凈利潤為4.82億元和4.28億元。兩家公司業績差距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