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姜菁玲
3月20日,A股三大運營商股價不復連續飆漲態勢,迎來近兩個月來最大日跌幅。截止到收盤,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別收跌9.93%、9.04%、9.59%,分別報6.53元/股、91.96元/股、5.56元/股。其中,中國電信報跌盤中一度跌停。
據統計,今日三大運營商A股市值共蒸發2798.8億元。
此外,電信運營板塊整體大跌,中國衛通跌超7%,金信諾、三維通信、彩訊股份、世嘉科技、中國衛星跌超5%。
整體大盤同樣表現不佳。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報3234.91點,跌0.48%,成交額4802.9億元。深成指收報11247.13點,跌0.27%,成交額5772.2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291.92點,跌0.08%,成交額2466.22億元。
自2023年開年以來,三大運營商股價保持連續大幅上漲趨勢。以今日股價計算,較開年中國移動A股股價已上漲超過20%,中國電信上漲超45%,中國聯通漲幅超25%。其中,中國移動股價一度突破100元,總市值與貴州茅臺的距離只差不到一個漲停板。
界面新聞曾經分析過,運營商此輪行情主要受數字經濟趨勢驅動。國信證券表示,數字經濟時代,云計算、大數據等業務呈現高景氣度,運營商近些年重點布局產業數字化轉型,相關新興業務呈現快速增長。數字中國建設、數據要素等相關政策頻出,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運營商作為數字中國建設主要參與者,其價值亟待重估。三家運營商各具特色,但發展邏輯整體相似,均具有較高配置價值。
對于此輪三大運營商的下跌,目前市場并無明確消息面影響。有觀點認為,此輪回調可能是長期上漲累積的獲利盤較大的情況下,資金選擇盈利兌現。
目前各大券商仍對運營商持看好態度。廣發策略認為,當前“央國企重估”處于第一波行情的中后期。廣發策略認為,實質性漲價(如三大運營商調升2B端資費)的預期啟動和措施落地,將引領“央國企重估”的第二波行情。
西部策略指出,消費復蘇與國企改革是今年的市場主線,市場進入全年主線醞釀期,大小盤分化只是開始。短期來看,隨著美國通脹數據與國內經濟數據的公布,市場對于全球流動性與國內增長的預期逐步反映至資產定價。疊加降準政策落地,央企相關ETF產品加速推進,與宏觀經濟強相關的傳統行業的修復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