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央視315曝光妝字號美容針,行業亂象如何整治?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央視315曝光妝字號美容針,行業亂象如何整治?

隨著新規出臺,非法企業還能逍遙法外多久?

文|C2CC新傳媒

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批頂著妝字號備案銷售的美容針劑。

據央視記者報道,在各類醫美、化妝品展會上,只能外用涂抹的妝字號產品,卻被不法商家用作美容針劑,注射到消費者的臉上。專業醫師表示,這些美容針劑會引發消費者面部皮膚紅腫、破潰、反復發炎,甚至導致無序生長、變形,美容不成變成毀容。據調查,這些美容針劑有些并無化妝品備案,生產這些美容針劑的工廠很多也沒有生產許可證件。

這只是化妝品行業亂象的一角,從原料備案、產品生產到廣告宣傳的整條鏈條上,非法行為屢禁不止。

近幾年,國家對化妝品質量安全和功效宣稱方面愈加重視,出臺多部化妝品行業條規。從最初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到本月正式實施的《企業落實化妝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隨著新規出臺,非法企業還能逍遙法外多久?

企業千層套路,國家重拳出擊

首先先來盤點一下企業的各類違規行為。

化妝品消費者中,成分黨是大勢所趨,部分企業會從化妝品原料和皮膚功效方面,對消費者設下美麗陷阱。有的企業會在生產端做手腳,添加禁用原料,也有的企業營銷欺詐,對功效宣稱失實,還有的企業使用虛假標簽、虛假價格等手段。

1、添加禁用成分部分企業為了提升產品表面效果,故意在產品中添加禁用原料。

譬如,廣州御清堂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御清堂尚品蝸牛原液清痘霜,抽檢不合格,添加禁用原料西咪替丁。據悉,西咪替丁是可選擇性H2受體阻滯藥,臨床上用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外用軟膏僅見于治療面部單純性皰疹,是化妝品中明確規定不得添加的成分。

還有汕頭市雅蒂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希格祛痘精華液,被檢出抗生素成分克林霉素。專家指出,抗痘護膚品加入克林霉素,是為了增加祛痘療效,但抗生素類的成分不適合每天使用,否則容易造成局部皮膚菌群失調或者產生耐藥性。

違禁添加屢禁不止,歸根到底還是“利”之一字在作祟,但枉顧消費者健康的商家終將被披露。

2、功效宣稱不當某些企業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在產品沒有該功效的前提下宣稱其具備該功效,對商品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近日,武漢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就因發布虛假廣告被行政處罰。其在天貓平臺屈臣氏官方旗艦店從2021年8月開始發布的“屈臣氏韓國自然樂園納益其爾蘆薈舒緩保濕凝膠清爽溫和滋潤300mL”廣告,使用了“92%蘆薈原液成分”、“92%蘆薈膠”的廣告用語,但實際添加量為0.414%,產品的宣傳與商品成分不符。此外,武漢屈臣氏使用“補水戰痘”、“不含防腐劑”、“始祖”等廣告用語時,未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漢陽區市場監管局認為,武漢屈臣氏此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責令其停止發布虛假廣告,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處罰款4263元。

去年,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也因虛假宣傳,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6540元,其所售“悠妮煙酰脘原液”為普通化妝品,卻宣傳其本身并不具有的“防曬黑能力”,并將廣告宣傳牌放置在該化妝品右側,從而誤導消費者。

近年來功效宣稱不當的產品并不少見,而被處罰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在去年,就比如有某品牌寡肽祛痘原液,宣稱該產品有“抗皮膚過敏,刺激,抗炎和祛痘”的藥用功效,但是化妝品和藥品的功效并不可混為一談;

某公司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廣告宣稱普通化妝品“德國某護鼻露”具備“28天告別老鼻炎”的療效,特殊化妝品“某煙酰胺美白精華液”能夠“快速美白淡斑,效果堪比換皮,28天淡化所有色斑”的功效,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宣稱化妝品具備疾病治療功效;

某公司產品廣告宣稱某面膜含有“紫球藻干細胞”和“濱海刺芹干細胞”,具有“直接作用于肌膚細胞組織,激活肌膚細胞新生,促進肌膚自我更新力,從而達到修護受損細胞,撫平皺紋,重塑彈力纖維,恢復肌膚健康活力”等功效。然而,目前在衛生健康部門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中并無干細胞在抗衰、抗癌、美容方面的研究。

3、虛假標簽/折扣套路不斷部分企業不僅僅在成分和功效上做手腳,還通過虛假標簽,虛假折扣的手段欺詐消費者,套路不斷。

比如,廣州莉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產的“FOEO顏值語美白祛斑精華液”產品包裝上,虛假標注“377VC”和“國藥集團天目湖藥業有限公司”等字樣,但該產品成分標識與注冊配方中均不含“苯乙基間苯二酚”(俗稱“377”)和“維生素C”成分,并且該產品的注冊人和實際生產廠家均為“廣州莉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顯示“國藥集團天目湖藥業有限公司出品”為標注虛假標簽。

屈臣氏在2022年兩次因為虛假價格促銷被行政處罰,一次是北京屈臣氏個人用品連鎖商店有限公司延慶第二分店虛標價格,其中某商品的活動價高于日常售價,被罰款5萬元;另一次是北京屈臣氏個人用品連鎖商店有限公司在促銷活動中對其中的兩款面膜的價格明升暗降,使促銷前的價格只比促銷后貴0.1元。

一方面是官方嚴查打假,另一方面,近年來消費者也更積極維權,打假意識不斷提高。另外,小紅書上的護膚品避雷筆記超2萬條,從中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化妝品消費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有防偽意識。可見企業若是偷懶,逃不過現實的考驗。

小紅書

護膚品避雷筆記保護消費者權益,也是在提振消費信心,讓消費者產生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也更能讓消費者愿意消費。建立信任關系是長期的事情,破壞信任卻在一夕之間。

上游監管,從源頭嚴格把控

低處罰成本在巨大的盈利面前似乎微不足道,但是還有很多成本的計算是在產品上架之前。

自2020年以來,國家陸續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企業落實化妝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從原料、配方、功效宣稱到生產全方位嚴控化妝品質量安全,可以看出國家對化妝品質量安全極其重視。

《企業落實化妝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公告

比如,在企業準入方面要求提升,化妝品注冊備案方面要求提交完整配方表;在生產環節要求設立“質量安全負責人”,以此設立追責體系;首創原料報送碼制度,實現一碼溯源,提高了化妝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實行嚴格的功效宣稱制度。

一些企業正忙于解決原料安全信息補交問題,根據要求,自今年起所有新品都需提供配方中每個原料的安全信息,而所有老品都需在5月1日前補交全部原料的安全信息。這意味著,如若無法獲得原料的安全信息,將直接影響產品的注冊備案。

國家嚴查質量安全負責人,已有多個質量安全負責人被罰。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的規定,由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進行行政處罰,“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設質量安全負責人”的,情節嚴重者,責令停產停業、由備案部門取消備案或者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化妝品許可證件,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其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2倍以下罰款,5年內禁止其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2021年廣州騰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質量安全負責人,在企業涉嫌使用化妝品禁用原料生產化妝品時,提供虛假證據材料,被處以罰款2萬元。據悉,這則案例也是新條例實施后首次公開對化妝品企業質量安全負責人進行處罰,首次處罰到人;

再如,今年1月12日,肇慶龍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生產銷售兒童牙膏等3款產品過程中未進行成品留樣等制度,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質量安全負責人各被廣東藥監局分別處罰了2.4萬元,同時,企業也被責令停產停業及罰款4.4萬元。

以上事件在行業引起不小的轟動,對企業無疑起到了較強的警示與震懾意義。

法規落地,洞見行業趨勢

自《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及相關配套法規相繼落地以來,國家對化妝品物料采購、生產、檢驗、貯存、銷售和召回等全過程實施控制和追溯,事無巨細的嚴控有利于規范市場,市場去蕪存菁,蒙混過關的企業終將被淘汰,企業將迎來更公平的游戲規則。

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到行業趨勢和發展機遇:一,原料報送碼制度讓原料端最為受益。原料報送碼制度強化了原料生產商和品牌商的合作關系,品牌方與原料方或將趨向于直接對接,減少中間經銷體系成本,這將導致產業鏈鏈條縮短,頭部原料企業受益。二,對配方的嚴格監管,將助推國產化妝品品牌加速聚焦研發端。一方面是因為,要求國產化妝品注冊備案提供功效評價和完整配方表,使得品牌企業不得不深入詳細研發配方功效成分,減少了偽功效和概念性添加的可能性,提高了對品牌企業的研發要求;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保障化妝品的核心配方權,使得擁有核心配方專利的品牌企業的權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能夠形成更高的“護城河”。總結:隨著化妝品行業監管紅線的全方位布局,想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不法企業無處遁形且被繩之以法,也能遏制更多想要鋌而走險頂風作案的歪心思。那么,對于合法合規的企業、品牌來說,也能建立更多信心,去相信并且也去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和生態,形成更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市場,努力打造科技力、服務力、品牌力,促進化妝品行業的良性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央視315曝光妝字號美容針,行業亂象如何整治?

隨著新規出臺,非法企業還能逍遙法外多久?

文|C2CC新傳媒

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批頂著妝字號備案銷售的美容針劑。

據央視記者報道,在各類醫美、化妝品展會上,只能外用涂抹的妝字號產品,卻被不法商家用作美容針劑,注射到消費者的臉上。專業醫師表示,這些美容針劑會引發消費者面部皮膚紅腫、破潰、反復發炎,甚至導致無序生長、變形,美容不成變成毀容。據調查,這些美容針劑有些并無化妝品備案,生產這些美容針劑的工廠很多也沒有生產許可證件。

這只是化妝品行業亂象的一角,從原料備案、產品生產到廣告宣傳的整條鏈條上,非法行為屢禁不止。

近幾年,國家對化妝品質量安全和功效宣稱方面愈加重視,出臺多部化妝品行業條規。從最初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到本月正式實施的《企業落實化妝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隨著新規出臺,非法企業還能逍遙法外多久?

企業千層套路,國家重拳出擊

首先先來盤點一下企業的各類違規行為。

化妝品消費者中,成分黨是大勢所趨,部分企業會從化妝品原料和皮膚功效方面,對消費者設下美麗陷阱。有的企業會在生產端做手腳,添加禁用原料,也有的企業營銷欺詐,對功效宣稱失實,還有的企業使用虛假標簽、虛假價格等手段。

1、添加禁用成分部分企業為了提升產品表面效果,故意在產品中添加禁用原料。

譬如,廣州御清堂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御清堂尚品蝸牛原液清痘霜,抽檢不合格,添加禁用原料西咪替丁。據悉,西咪替丁是可選擇性H2受體阻滯藥,臨床上用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外用軟膏僅見于治療面部單純性皰疹,是化妝品中明確規定不得添加的成分。

還有汕頭市雅蒂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希格祛痘精華液,被檢出抗生素成分克林霉素。專家指出,抗痘護膚品加入克林霉素,是為了增加祛痘療效,但抗生素類的成分不適合每天使用,否則容易造成局部皮膚菌群失調或者產生耐藥性。

違禁添加屢禁不止,歸根到底還是“利”之一字在作祟,但枉顧消費者健康的商家終將被披露。

2、功效宣稱不當某些企業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在產品沒有該功效的前提下宣稱其具備該功效,對商品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近日,武漢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就因發布虛假廣告被行政處罰。其在天貓平臺屈臣氏官方旗艦店從2021年8月開始發布的“屈臣氏韓國自然樂園納益其爾蘆薈舒緩保濕凝膠清爽溫和滋潤300mL”廣告,使用了“92%蘆薈原液成分”、“92%蘆薈膠”的廣告用語,但實際添加量為0.414%,產品的宣傳與商品成分不符。此外,武漢屈臣氏使用“補水戰痘”、“不含防腐劑”、“始祖”等廣告用語時,未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漢陽區市場監管局認為,武漢屈臣氏此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責令其停止發布虛假廣告,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處罰款4263元。

去年,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也因虛假宣傳,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6540元,其所售“悠妮煙酰脘原液”為普通化妝品,卻宣傳其本身并不具有的“防曬黑能力”,并將廣告宣傳牌放置在該化妝品右側,從而誤導消費者。

近年來功效宣稱不當的產品并不少見,而被處罰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在去年,就比如有某品牌寡肽祛痘原液,宣稱該產品有“抗皮膚過敏,刺激,抗炎和祛痘”的藥用功效,但是化妝品和藥品的功效并不可混為一談;

某公司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廣告宣稱普通化妝品“德國某護鼻露”具備“28天告別老鼻炎”的療效,特殊化妝品“某煙酰胺美白精華液”能夠“快速美白淡斑,效果堪比換皮,28天淡化所有色斑”的功效,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宣稱化妝品具備疾病治療功效;

某公司產品廣告宣稱某面膜含有“紫球藻干細胞”和“濱海刺芹干細胞”,具有“直接作用于肌膚細胞組織,激活肌膚細胞新生,促進肌膚自我更新力,從而達到修護受損細胞,撫平皺紋,重塑彈力纖維,恢復肌膚健康活力”等功效。然而,目前在衛生健康部門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中并無干細胞在抗衰、抗癌、美容方面的研究。

3、虛假標簽/折扣套路不斷部分企業不僅僅在成分和功效上做手腳,還通過虛假標簽,虛假折扣的手段欺詐消費者,套路不斷。

比如,廣州莉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產的“FOEO顏值語美白祛斑精華液”產品包裝上,虛假標注“377VC”和“國藥集團天目湖藥業有限公司”等字樣,但該產品成分標識與注冊配方中均不含“苯乙基間苯二酚”(俗稱“377”)和“維生素C”成分,并且該產品的注冊人和實際生產廠家均為“廣州莉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顯示“國藥集團天目湖藥業有限公司出品”為標注虛假標簽。

屈臣氏在2022年兩次因為虛假價格促銷被行政處罰,一次是北京屈臣氏個人用品連鎖商店有限公司延慶第二分店虛標價格,其中某商品的活動價高于日常售價,被罰款5萬元;另一次是北京屈臣氏個人用品連鎖商店有限公司在促銷活動中對其中的兩款面膜的價格明升暗降,使促銷前的價格只比促銷后貴0.1元。

一方面是官方嚴查打假,另一方面,近年來消費者也更積極維權,打假意識不斷提高。另外,小紅書上的護膚品避雷筆記超2萬條,從中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化妝品消費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有防偽意識。可見企業若是偷懶,逃不過現實的考驗。

小紅書

護膚品避雷筆記保護消費者權益,也是在提振消費信心,讓消費者產生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也更能讓消費者愿意消費。建立信任關系是長期的事情,破壞信任卻在一夕之間。

上游監管,從源頭嚴格把控

低處罰成本在巨大的盈利面前似乎微不足道,但是還有很多成本的計算是在產品上架之前。

自2020年以來,國家陸續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企業落實化妝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從原料、配方、功效宣稱到生產全方位嚴控化妝品質量安全,可以看出國家對化妝品質量安全極其重視。

《企業落實化妝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公告

比如,在企業準入方面要求提升,化妝品注冊備案方面要求提交完整配方表;在生產環節要求設立“質量安全負責人”,以此設立追責體系;首創原料報送碼制度,實現一碼溯源,提高了化妝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實行嚴格的功效宣稱制度。

一些企業正忙于解決原料安全信息補交問題,根據要求,自今年起所有新品都需提供配方中每個原料的安全信息,而所有老品都需在5月1日前補交全部原料的安全信息。這意味著,如若無法獲得原料的安全信息,將直接影響產品的注冊備案。

國家嚴查質量安全負責人,已有多個質量安全負責人被罰。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的規定,由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進行行政處罰,“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設質量安全負責人”的,情節嚴重者,責令停產停業、由備案部門取消備案或者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化妝品許可證件,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其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2倍以下罰款,5年內禁止其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2021年廣州騰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質量安全負責人,在企業涉嫌使用化妝品禁用原料生產化妝品時,提供虛假證據材料,被處以罰款2萬元。據悉,這則案例也是新條例實施后首次公開對化妝品企業質量安全負責人進行處罰,首次處罰到人;

再如,今年1月12日,肇慶龍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生產銷售兒童牙膏等3款產品過程中未進行成品留樣等制度,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質量安全負責人各被廣東藥監局分別處罰了2.4萬元,同時,企業也被責令停產停業及罰款4.4萬元。

以上事件在行業引起不小的轟動,對企業無疑起到了較強的警示與震懾意義。

法規落地,洞見行業趨勢

自《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及相關配套法規相繼落地以來,國家對化妝品物料采購、生產、檢驗、貯存、銷售和召回等全過程實施控制和追溯,事無巨細的嚴控有利于規范市場,市場去蕪存菁,蒙混過關的企業終將被淘汰,企業將迎來更公平的游戲規則。

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到行業趨勢和發展機遇:一,原料報送碼制度讓原料端最為受益。原料報送碼制度強化了原料生產商和品牌商的合作關系,品牌方與原料方或將趨向于直接對接,減少中間經銷體系成本,這將導致產業鏈鏈條縮短,頭部原料企業受益。二,對配方的嚴格監管,將助推國產化妝品品牌加速聚焦研發端。一方面是因為,要求國產化妝品注冊備案提供功效評價和完整配方表,使得品牌企業不得不深入詳細研發配方功效成分,減少了偽功效和概念性添加的可能性,提高了對品牌企業的研發要求;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保障化妝品的核心配方權,使得擁有核心配方專利的品牌企業的權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能夠形成更高的“護城河”。總結:隨著化妝品行業監管紅線的全方位布局,想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不法企業無處遁形且被繩之以法,也能遏制更多想要鋌而走險頂風作案的歪心思。那么,對于合法合規的企業、品牌來說,也能建立更多信心,去相信并且也去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和生態,形成更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市場,努力打造科技力、服務力、品牌力,促進化妝品行業的良性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会昌县| 霍林郭勒市| 绥江县| 南汇区| 南澳县| 玛多县| 精河县| 绥中县| 诸暨市| 昌乐县| 湘阴县| 望谟县| 安西县| 保山市| 清水县| 北流市| 威信县| 崇阳县| 宁陵县| 淅川县| 凤阳县| 绥滨县| 南阳市| 锡林郭勒盟| 胶州市| 盐城市| 尉犁县| 清远市| 宁化县| 凌源市| 罗定市| 永泰县| 和林格尔县| 察哈| 天峨县| 温州市| 双柏县| 昌邑市| 镇巴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