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萬億超充市場,打頭陣的為什么是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萬億超充市場,打頭陣的為什么是它?

充電像加油一樣快?

文|車百智庫 周霜降

編輯|阿峰

3月5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大功率充電發展機制與技術創新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在此期間,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電動業務部副總裁彭鵬與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永東共同發布《中國高壓快充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5)》(以下簡稱《報告》)。

據《報告》顯示,隨著電動汽車行業加速發展,用戶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不斷提高,但充電問題仍是影響用戶購買電動汽車的首要因素。用戶快速補能的需求強烈,需要“5min以內快速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快捷”。但當前電動汽車平均充電時長普遍在1小時以上,且匹配快充需求的直流充電樁數量不足,無法滿足用戶快速補能的需要。

為此,電動汽車及上下游供應鏈、充電網絡、電力系統等全生態企業,正加快發展大功率高壓快充,補電時間向10min以內邁進。各大車企紛紛布局高壓快充車型,廣汽、小鵬、北汽、東風、長安等均已推出基于800V及以上高壓平臺的高端車向4C及以上邁進,快充性能可以達到“充電10min 續航增加200km左右”。

而這場關乎命運走向的補能戰爭愈演愈烈,已經蔓延到城市之間了。

廣州最先聞風而動,毅然投入到這場補能浪潮中。去年9月27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一快一慢、有序充電”的充換電服務體系和“超充之都”基本建成;全市充換電設施服務能力達到約400萬千瓦,建成超級快充站約1000座、“統建統管”小功率慢充小區約1000個、換電站約200座。

除了廣州外,其他地市也都在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例如,上海將按照“先樁后車、適度超前,公用設施快充為主、慢充為輔,專用設施快慢并重”的原則,完善公共充換電設施 (含公用和專用設施)布局;重慶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將建成充電樁超過24萬個,其中建成公共快充樁3萬個;合肥已初步形成市區2公里充電服務圈,且正在打造“十分鐘快速充電網”;珠海直接提出布局“一公里”公共快速充電服務圈,到2025年底建成充電樁4.67萬臺。

目前城市在發展超充上有何阻礙?廣州在布局超充方面有何優勢?廣州應如何整合各方資源發揮協同效應,向超充之都邁進?以上都是本文將要討論的問題。

一、標準、電網和土地

《報告》顯示,目前“千伏”高壓的推廣時機已然成熟,例如“千伏”液冷超充樁核心部件已產業化;高壓設計的絕緣、散熱、安全等技術已突破;SiC、快充電池、PTC、空調等核心部件產業鏈已齊備。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透露:“現在不少車企都在推廣800V快充平臺以及超充站,并優先在B+型的車型進行規劃。”無疑,大功率快充是緩解充電焦慮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之一。不過當大功率快充成為大家爭相追捧的對象時,超充站在城市推進面臨的阻礙,也必須引起重視。

首先是標準問題。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工程部經理鄭長安表示,現在針對超級快充,還沒有相關的定義標準。因為超級快充還是一個新事物,很多時候標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滯后性。雖然針對充電樁,國家已經有相關的標準,但超級快充現在仍是非標。目前主要是按照充電的功率與時間來區分慢充、快充和超級快充。

其次電力容量不足,超充對城市電網沖擊較大。

在《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報》)中,電動汽車百人會課題組測算,碳中和情景下,中國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分別達到3964萬輛和10937萬輛。

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增加,其用電量增長肉眼可見,城市電網的用電負荷必然越來越大。年充電量會由2025年的98.7TWh,增加到2030年的258TWh。其中《研報》特意強調,新能源汽車補能需求對電網側的沖擊在大城市尤為明顯。

盡管國家電網每年也會對線路進行擴容改造,但擴容的速度一般很難跟上充電站對能源的需求,更何況是去鋪設對電網影響力更大的大功率充電樁。再加上審批、新建電纜溝等必要步驟,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

《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圖自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據《研報》分析,城市超快充落地的另一挑戰在于,充電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需盡快補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只有樁和車同步升級,超快充才能真正實現。以小鵬G9為例,車的峰值充電功率為400kW,S4單樁最大功率能達到480kW,兩者匹配才能實現宣傳的“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而現在普通的快充樁最大功率只有120kW左右,即便用滿G9的充電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另外,與會專家提到,快充推廣背后,土地資源緊張是所有大城市都面臨的共性問題。例如,上海已經不太可能用單獨供地的方式去解決超充站的問題,而北京則希望充分利用邊角地塊,形成帶有公共充電設施性質的補能站。

當車百智庫問起汽車各領域人士,覺得推進超充建設推廣的難點是什么時,北京某樁企負責人稱,除土地資源外,前期建設成本、運營成本都是阻礙因素。

二、先天稟賦

廣州作為第一個提出要建設“超充之都”的城市,它為什么提出這個目標?又有什么優勢?

廣州作為全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全國每6輛新能源汽車便有一輛是廣東造,每分鐘便有約2.4輛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線。近年來廣州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高達40%的市場滲透率,穩居全國第一,且埃安在廣州累計銷量超7萬,純電市場占有率超23%,擁有廣泛的市場基礎。因此,基礎配套必須要跟上才行。

其次,廣州發展超充有得天獨厚的產業鏈優勢。廣州作為全國三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整車產量全國第一,還聚集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廣州已構建起以整車制造為核心,零部件企業集聚,智能創新企業匯聚的汽車創新產業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擁有近20家整車制造企業,以及包括采埃孚、馬瑞利、高新興、加特可、艾帕克等在內的超過500家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形成東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車產業集群,產值均超千億元。

此外,廣州擁有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開放創新、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

廣州市“十四五”規劃鼓勵大力推廣超充,形成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電網絡體系。廣州市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政策優勢明顯。同時,廣州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經營性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項目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優化了管理流程,希望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

政府的支持重視以及政策的積極引導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表示,廣州政府、電力公司的支持非常重要,確保了土地資源和電力資源的充足供應。

最后,也是至關重要一點,在超充技術方面,廣州正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去年上市的埃安V Plus極速快充版,搭載了巨灣技研所生產的極速電池,充電功率可以達到480kW,電量充到80%的充電時間不到8分鐘。

截止去年年底,廣州市所有的充換電總數是3732座,總的充電樁數量是12.62萬臺,其中公共樁4.4萬臺,充電樁功率總地達到了約400萬KW,每天可以為96萬輛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2022年充電量達到16億度,同比增長42%。為廣州營造了良好的電池汽車充電使用環境。

三、突圍之道

廣州打造“超充之都”,是針對行業痛點與市場空間的前瞻布局。為此,充電站運營企業特來電總結了超充的“廣州模式”,即政府搭臺、行業協會搖旗、企業唱戲,圍繞“一快一慢”充換電服務體系,構建打造廣州“超充之都”。

政府端: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統籌做好安全生產監管,筑牢安全生產底線。今年工信局繼續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全市充電站點進行安全抽查,經過這三年的持續抽查,已做到對全市現有充換電站點安全核查全覆蓋加強安全管理,履行安全主體責任。

行業協會端:廣州成立了廣州市電動車充換電設施行業協會,協會匯聚了全市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運營企業力量,并將通過與市兄弟協會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全市超充設施的建設。

企業端:早去年4月,廣汽埃安攜手廣州城投、廣州交投、南方電網等合作伙伴,舉辦了“全球首個超充之都(廣州)啟動暨埃安超級充換電中心落成”活動。按照規劃,2025年將有1000座超級充換電中心在廣州建成?!暗侥莻€時候,充電站點將實現1.5km半徑覆蓋,找站時間減少到5分鐘以內?!本逓臣佳凶鳛閲鴥茸钤邕M入充電技術,并在極速充電領域深耕的公司,如今已成為全球首個且唯一實現6C倍率極速電池量產的公司,電池補能從0到80%,只需8分鐘。

特來電在超充運營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采取超充站與虛擬電廠應用結合。以“電力聚合能源管理”的目標作為打造平臺和設備的技術架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能聚合平臺,通虛擬電廠的模式接入地方電力交易平臺,實施需求側響應,探索電力交易新模式。

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華也為廣州接下來建設“超充之都”,提出了四點新建議:一是行業需要得到更多規劃指導,兼顧超充設施建設的密度和運營效率;二是政府需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扶持力度;三是設立行業準入管理,加強監管;四是加強媒體宣傳,引導和教育用戶。

【全文參考】

[1]《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2]《中國高壓快充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5)》

[3]《超充站闖入新能源汽車推廣“下半場”》,新能源汽車新聞EV,趙瓊

[4]《大咖對話,剖析超級快充發展現狀與難點》,電子智造業,陳澤香

[5]《電動車呼喚“超充”》,建約車評,張健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萬億超充市場,打頭陣的為什么是它?

充電像加油一樣快?

文|車百智庫 周霜降

編輯|阿峰

3月5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大功率充電發展機制與技術創新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在此期間,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電動業務部副總裁彭鵬與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永東共同發布《中國高壓快充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5)》(以下簡稱《報告》)。

據《報告》顯示,隨著電動汽車行業加速發展,用戶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不斷提高,但充電問題仍是影響用戶購買電動汽車的首要因素。用戶快速補能的需求強烈,需要“5min以內快速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快捷”。但當前電動汽車平均充電時長普遍在1小時以上,且匹配快充需求的直流充電樁數量不足,無法滿足用戶快速補能的需要。

為此,電動汽車及上下游供應鏈、充電網絡、電力系統等全生態企業,正加快發展大功率高壓快充,補電時間向10min以內邁進。各大車企紛紛布局高壓快充車型,廣汽、小鵬、北汽、東風、長安等均已推出基于800V及以上高壓平臺的高端車向4C及以上邁進,快充性能可以達到“充電10min 續航增加200km左右”。

而這場關乎命運走向的補能戰爭愈演愈烈,已經蔓延到城市之間了。

廣州最先聞風而動,毅然投入到這場補能浪潮中。去年9月27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一快一慢、有序充電”的充換電服務體系和“超充之都”基本建成;全市充換電設施服務能力達到約400萬千瓦,建成超級快充站約1000座、“統建統管”小功率慢充小區約1000個、換電站約200座。

除了廣州外,其他地市也都在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例如,上海將按照“先樁后車、適度超前,公用設施快充為主、慢充為輔,專用設施快慢并重”的原則,完善公共充換電設施 (含公用和專用設施)布局;重慶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將建成充電樁超過24萬個,其中建成公共快充樁3萬個;合肥已初步形成市區2公里充電服務圈,且正在打造“十分鐘快速充電網”;珠海直接提出布局“一公里”公共快速充電服務圈,到2025年底建成充電樁4.67萬臺。

目前城市在發展超充上有何阻礙?廣州在布局超充方面有何優勢?廣州應如何整合各方資源發揮協同效應,向超充之都邁進?以上都是本文將要討論的問題。

一、標準、電網和土地

《報告》顯示,目前“千伏”高壓的推廣時機已然成熟,例如“千伏”液冷超充樁核心部件已產業化;高壓設計的絕緣、散熱、安全等技術已突破;SiC、快充電池、PTC、空調等核心部件產業鏈已齊備。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透露:“現在不少車企都在推廣800V快充平臺以及超充站,并優先在B+型的車型進行規劃?!睙o疑,大功率快充是緩解充電焦慮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之一。不過當大功率快充成為大家爭相追捧的對象時,超充站在城市推進面臨的阻礙,也必須引起重視。

首先是標準問題。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工程部經理鄭長安表示,現在針對超級快充,還沒有相關的定義標準。因為超級快充還是一個新事物,很多時候標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滯后性。雖然針對充電樁,國家已經有相關的標準,但超級快充現在仍是非標。目前主要是按照充電的功率與時間來區分慢充、快充和超級快充。

其次電力容量不足,超充對城市電網沖擊較大。

在《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報》)中,電動汽車百人會課題組測算,碳中和情景下,中國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分別達到3964萬輛和10937萬輛。

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增加,其用電量增長肉眼可見,城市電網的用電負荷必然越來越大。年充電量會由2025年的98.7TWh,增加到2030年的258TWh。其中《研報》特意強調,新能源汽車補能需求對電網側的沖擊在大城市尤為明顯。

盡管國家電網每年也會對線路進行擴容改造,但擴容的速度一般很難跟上充電站對能源的需求,更何況是去鋪設對電網影響力更大的大功率充電樁。再加上審批、新建電纜溝等必要步驟,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

《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圖自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據《研報》分析,城市超快充落地的另一挑戰在于,充電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需盡快補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只有樁和車同步升級,超快充才能真正實現。以小鵬G9為例,車的峰值充電功率為400kW,S4單樁最大功率能達到480kW,兩者匹配才能實現宣傳的“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而現在普通的快充樁最大功率只有120kW左右,即便用滿G9的充電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另外,與會專家提到,快充推廣背后,土地資源緊張是所有大城市都面臨的共性問題。例如,上海已經不太可能用單獨供地的方式去解決超充站的問題,而北京則希望充分利用邊角地塊,形成帶有公共充電設施性質的補能站。

當車百智庫問起汽車各領域人士,覺得推進超充建設推廣的難點是什么時,北京某樁企負責人稱,除土地資源外,前期建設成本、運營成本都是阻礙因素。

二、先天稟賦

廣州作為第一個提出要建設“超充之都”的城市,它為什么提出這個目標?又有什么優勢?

廣州作為全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全國每6輛新能源汽車便有一輛是廣東造,每分鐘便有約2.4輛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線。近年來廣州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高達40%的市場滲透率,穩居全國第一,且埃安在廣州累計銷量超7萬,純電市場占有率超23%,擁有廣泛的市場基礎。因此,基礎配套必須要跟上才行。

其次,廣州發展超充有得天獨厚的產業鏈優勢。廣州作為全國三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整車產量全國第一,還聚集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廣州已構建起以整車制造為核心,零部件企業集聚,智能創新企業匯聚的汽車創新產業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擁有近20家整車制造企業,以及包括采埃孚、馬瑞利、高新興、加特可、艾帕克等在內的超過500家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形成東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車產業集群,產值均超千億元。

此外,廣州擁有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開放創新、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

廣州市“十四五”規劃鼓勵大力推廣超充,形成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電網絡體系。廣州市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政策優勢明顯。同時,廣州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經營性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項目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優化了管理流程,希望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

政府的支持重視以及政策的積極引導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表示,廣州政府、電力公司的支持非常重要,確保了土地資源和電力資源的充足供應。

最后,也是至關重要一點,在超充技術方面,廣州正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去年上市的埃安V Plus極速快充版,搭載了巨灣技研所生產的極速電池,充電功率可以達到480kW,電量充到80%的充電時間不到8分鐘。

截止去年年底,廣州市所有的充換電總數是3732座,總的充電樁數量是12.62萬臺,其中公共樁4.4萬臺,充電樁功率總地達到了約400萬KW,每天可以為96萬輛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2022年充電量達到16億度,同比增長42%。為廣州營造了良好的電池汽車充電使用環境。

三、突圍之道

廣州打造“超充之都”,是針對行業痛點與市場空間的前瞻布局。為此,充電站運營企業特來電總結了超充的“廣州模式”,即政府搭臺、行業協會搖旗、企業唱戲,圍繞“一快一慢”充換電服務體系,構建打造廣州“超充之都”。

政府端: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統籌做好安全生產監管,筑牢安全生產底線。今年工信局繼續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全市充電站點進行安全抽查,經過這三年的持續抽查,已做到對全市現有充換電站點安全核查全覆蓋加強安全管理,履行安全主體責任。

行業協會端:廣州成立了廣州市電動車充換電設施行業協會,協會匯聚了全市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運營企業力量,并將通過與市兄弟協會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全市超充設施的建設。

企業端:早去年4月,廣汽埃安攜手廣州城投、廣州交投、南方電網等合作伙伴,舉辦了“全球首個超充之都(廣州)啟動暨埃安超級充換電中心落成”活動。按照規劃,2025年將有1000座超級充換電中心在廣州建成。“到那個時候,充電站點將實現1.5km半徑覆蓋,找站時間減少到5分鐘以內?!本逓臣佳凶鳛閲鴥茸钤邕M入充電技術,并在極速充電領域深耕的公司,如今已成為全球首個且唯一實現6C倍率極速電池量產的公司,電池補能從0到80%,只需8分鐘。

特來電在超充運營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采取超充站與虛擬電廠應用結合。以“電力聚合能源管理”的目標作為打造平臺和設備的技術架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能聚合平臺,通虛擬電廠的模式接入地方電力交易平臺,實施需求側響應,探索電力交易新模式。

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華也為廣州接下來建設“超充之都”,提出了四點新建議:一是行業需要得到更多規劃指導,兼顧超充設施建設的密度和運營效率;二是政府需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扶持力度;三是設立行業準入管理,加強監管;四是加強媒體宣傳,引導和教育用戶。

【全文參考】

[1]《新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2]《中國高壓快充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5)》

[3]《超充站闖入新能源汽車推廣“下半場”》,新能源汽車新聞EV,趙瓊

[4]《大咖對話,剖析超級快充發展現狀與難點》,電子智造業,陳澤香

[5]《電動車呼喚“超充”》,建約車評,張健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大新县| 彭泽县| 漠河县| 简阳市| 兰溪市| 绥江县| 繁峙县| 张家界市| 馆陶县| 元江| 依安县| 布拖县| 昌邑市| 安阳市| 周宁县| 滦南县| 合山市| 怀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桓台县| 甘泉县| 太康县| 通海县| 遂平县| 固始县| 东乡县| 金溪县| 湘阴县| 绥化市| 平山县| 甘南县| 山丹县| 合山市| 共和县| 温宿县| 延津县| 教育| 夏河县| 聂拉木县| 红安县|